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成長中的這些現象你還在大驚小怪嗎?

孩子開始亂塗亂畫了?孩子開始問你一些異想天開的問題了?孩子開始對某種小動物或植物感興趣了?

不要大驚小怪!別以為孩子在浪費時間!也別以為孩子在學壞!這只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某種天賦開始萌發活躍了!

高中音樂老師曾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孩子六七歲的時候, 有天中午回家吃放。 媽媽說, 把你褲袋裡的東西拿出來。 孩子從左邊口袋掏出了一隻金龜子、右邊口袋掏出了一條小四腳蛇。 媽媽一想, 都沒毒啊!也不咬人。 算了!洗洗手吃飯去吧!又一次, 孩子回家吃午飯。 媽媽說, 你口袋裡什麼東西在動?拿出來!孩子掏了掏口袋, 左邊一個金龜子, 右邊一個四腳蛇。 媽媽二話不說就是倆耳光。 孩子趕緊咬著淚回房間寫作業去了。 前面那位媽媽是英國人, 他的兒子提出了革命性的自然界“適者生存”法則。 後面那位媽媽是中國人, 他的兒子考上了北京大學。

成了大家眼中的“北大才子”。 “中國的達爾文就這樣被媽媽一巴掌扇沒了!”, 音樂老師感歎。 同學們一陣大笑......

其實養孩子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工作之一。 很多被教育界的前輩們反復論證的、跟科學掛鉤的教育方式都已被推翻。 因為人是在不斷進化的。

社會環境也是不斷變化的。 封建時代的懸樑刺股、警枕苦讀不見得在今天還能如魚得水。 而且, 就連最近的科學和教育認知可能都存在著以訛傳訛的誤解。

最常見的莫過於所謂“左右腦分工理論”。 說左腦是“學術腦”, 右腦是“藝術腦”。 哪能這麼簡單地定義高度發達的人的大腦。 生理上來說, 人腦確實有左右之分, 但功能上兩者是協同合作。

許多父母聽說孩子3-4歲是學什麼什麼的敏感期, 於是不要命地給孩子買各種兒童讀物。 但所謂敏感期, 只是說孩子在此階段學習某種技能吻合其生理成長規律。 並非是過了這個階段就再也沒希望了。 你三十歲開始學英文難道就沒可能學好了嗎?只是時間長點而已!

對孩子的培養以順應天性和生理成長規律為主, 錯過了也不必大驚小怪。 真正順著自然規律成長的只有動物園的猴子。 父母只要記住儘量減少強行干預, 不要撥正返亂就行了。

星星老師掏心窩: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在小學階段最好培養, 但不是說過了小學就沒希望了。 只要興趣在, 用對方法, 過了小學也有可能。 關鍵在於學習方法和學習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