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胃炎困擾多,8大傳承中醫妙方全方位治療,總有一方合適你

胃炎指的是胃黏膜炎性疾病, 分急性、慢性兩大類。 通常來說, 急性門炎主要是指因食物中毒、化學品或藥物刺激、腐蝕、嚴重感染等引起的胃教盆膜急性病變。 這種疾病的主要誘因有烈酒、濃茶、咖啡、辛辣食物、藥物物理因素(粗糙食物)、細菌等。 另外, 在夏、秋季節, 起病急, 主要表現為發熱、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脫水、休克、臍周壓痛等, 有時與潰瘍樣似, 所以一定要及時治療。 中醫認為, 本病屬於濕熱下注、脾胃失調所致, 治療時應清熱利濕, 解痙止痛, 調理脾胃。

由於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人們的生活不規律, 因此胃病成了常發病。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到各種致病因數的反復侵襲, 發生持續性慢性炎症性病變。 臨床症狀有中上腹部疼痛或飽悶感、疼痛或牽及胸脅後背、食欲減退、吐酸水、噁心嘔吐、暖氣等。 反復發作, 日久則出現胃部灼熱、隱痛、有饑餓感而不能食、食後飽脹、面色發白、消瘦、貧血等症狀。

嚴重破壞脾胃的消化、吸收、升降、排泄等功能, 還會進一步累及其他臟腑。

麥門冬湯

原料:丹參、太子參、麥門冬各15克, 柴胡、甘草各6克, 制半夏、炒梔子、丹皮各7.5克, 青皮、生白芍各10克。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 水煎, 每日1劑, 分2次口服。

功效:養陰益胃, 清中消癌。 主治淺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病。 症見胃脘痞塞、灼熱似痛、似饑不欲食、口千不欲飲、五心煩熱、納呆食少、大便燥秘、舌紅少津或光剝龜裂、脈細或脈數等。

驗證:治療1例萎縮性胃炎患者, 其3年中西藥治療不能緩解。 後

服此方5劑, 諸症減輕。

蓮子粥

原料:蓮子、糯米各50克, 紅糖1匙。

做法:將蓮子用開水泡脹, 剝皮去心, 人鍋內加水煮30分鐘後加粳米煮沸, 慢火燉至米爛蓮子酥, 加人紅糖, 早餐服食。

功效:溫胃祛寒。 適用於虛寒所致的慢性胃炎。

驗證:用本方治療慢性胃腸炎患者87例, 均獲治癒。 其中, 服藥2~3劑痊癒者32例;4~5劑痊癒者28例;6~7劑痊癒者20例;8~10劑痊癒者7例。

龍膽草蒲公英飲

原料:龍膽草3克, 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5克, 烏梅、甘草各6克, 全當歸、杭白芍各10克。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 水煎服, 每日1劑。

功效:清熱解毒, 斂陰生津。 主治幽門彎麴菌相關性胃炎。

驗證:用此方治療31例患者, 治療三月後, 治癒(胃鏡複查有改善, 活檢標本示幽門彎麴菌陰性, 臨床症狀基本緩解)22例,

好轉7例, 無效2例, 總有效率為93.6%。

二草三七飲

原料:石菖蒲、茯苓、澤瀉、五靈脂、郁金、麥冬各10克, 敗醬草、仙鶴草各15克, 三七粉8克。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 水煎每日1劑, 分3次, 飯前服用。

功效:清熱利濕, 化瘀通絡, 和胃降濁。 主治急性胃炎。

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胃炎5例, 效果明顯。

白芍半夏飲

原圓則桂枝6克,柴胡、清半夏各9克,炒白芍15克,甘草12克,生薑3片。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連服4周為1個療程。

功效:疏肝,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胃炎。

驗證:用此方治療慢性胃炎胃脘痛8例,效果良好。

良姜郁附湯

原料:高良薑15克(酒炒),香附10克(醋炒),青皮9克,郁金18克,砂仁8克。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理氣止痛,溫中散寒。主治急性胃炎。

驗證:應用上方,臨床上已治療因飲食生冷而患急性胃炎的人數百例,均獲良好療效。尤其是對於治療青少年患者,效果尤佳,一般服藥1~3劑即愈。

白芷甘草飲

原料:白芷60克,甘草30克。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溫胃緩中,消炎止痛。主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所致的胃脘痛。

驗證:此方為民間驗方。用治胃脘痛,效果良好。尤其是對十二指腸潰瘍所致的劇烈胃痛療效最佳。方中白芷、甘草用量均較大,但所治40例患者並未見明

顯的不良反應。若白芷用量少於30克,往往影響療效。

馬齒莧蒲公英湯

原料:馬齒莧30克,黃芩15克蒲公英20克,藿香、川連各10克,木香、生甘草各6克。

做法:將上藥加水煎3次後合併藥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急性胃腸炎。

驗證:用本方治療急性胃腸炎患者87例,均獲治癒。其中,服藥2~3劑痊癒者32例;4~5劑痊癒者28例;6~7劑痊癒者20例;8~10劑痊癒者7例。

本文案例出自馬綱 過潤銘著述的《百病驗方 養生治病一本全》。本書內容簡約,樸實,詳細記錄了歷代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和感悟,小扁鵲非常敬佩這些願意公開自己秘密醫術的名老中醫教授,相信大家也會非常喜歡。謝謝!

效果明顯。

白芍半夏飲

原圓則桂枝6克,柴胡、清半夏各9克,炒白芍15克,甘草12克,生薑3片。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連服4周為1個療程。

功效:疏肝,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胃炎。

驗證:用此方治療慢性胃炎胃脘痛8例,效果良好。

良姜郁附湯

原料:高良薑15克(酒炒),香附10克(醋炒),青皮9克,郁金18克,砂仁8克。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理氣止痛,溫中散寒。主治急性胃炎。

驗證:應用上方,臨床上已治療因飲食生冷而患急性胃炎的人數百例,均獲良好療效。尤其是對於治療青少年患者,效果尤佳,一般服藥1~3劑即愈。

白芷甘草飲

原料:白芷60克,甘草30克。

做法:將以上諸藥置於鍋中,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溫胃緩中,消炎止痛。主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所致的胃脘痛。

驗證:此方為民間驗方。用治胃脘痛,效果良好。尤其是對十二指腸潰瘍所致的劇烈胃痛療效最佳。方中白芷、甘草用量均較大,但所治40例患者並未見明

顯的不良反應。若白芷用量少於30克,往往影響療效。

馬齒莧蒲公英湯

原料:馬齒莧30克,黃芩15克蒲公英20克,藿香、川連各10克,木香、生甘草各6克。

做法:將上藥加水煎3次後合併藥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急性胃腸炎。

驗證:用本方治療急性胃腸炎患者87例,均獲治癒。其中,服藥2~3劑痊癒者32例;4~5劑痊癒者28例;6~7劑痊癒者20例;8~10劑痊癒者7例。

本文案例出自馬綱 過潤銘著述的《百病驗方 養生治病一本全》。本書內容簡約,樸實,詳細記錄了歷代中醫藥專家臨床經驗和感悟,小扁鵲非常敬佩這些願意公開自己秘密醫術的名老中醫教授,相信大家也會非常喜歡。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