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與“粽”不同,這些粽子你都吃過算我輸

農曆五月初五, 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吃粽子, 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 粽子, 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來已久, 花樣繁多。 晉代, 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現在, 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添加越來越多材料, 下面我

來看看這些與“粽”不同的粽子。

黃米粽子是一種山東小吃。 黃米還叫黃黏米, 除了血糖指數低, 大黃米的營養價值更高於糯米, 並與小米相當。

蘇州粽子是江蘇蘇州傳統的地方名點, 端午節食俗。 呈長而細的四角形, 有鮮肉、棗泥、豆沙、豬油夾沙等品種, 具有配料講究、製作精細等特色。 如豬油夾沙粽子, 選用上等紅小豆, 煮熟後去皮濾沙, 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適量的油脂製成餡, 裹紮時餡裡還夾有一塊肥肉, 煮熟後晶亮甜美, 油潤清香。

海南粽子是一道傳統的小吃, 屬於端午節食俗。 與大陸的粽子不同, 它由柊葉包成方錐形, 重約半公斤左右, 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紅燒雞翅等, 熱粽剝開, 先有柊葉和糯米的清香, 後有肉、蛋的濃香。 香濃淡兼有, 味葷素俱備, 令食者胃口大開。 海南粽子又以定安黑豬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邁瑞溪粽子最為馳名。

此外, 海南粽子還有將草木灰泡水後取上層清液浸泡糯米後, 製作的堿水粽。 海南黎族也有三色粽和用椰子葉包制的粽子

堿水粽是粽子的一種。 因食材中有堿水而得名。 需將糯米用堿水浸泡一個晚上, 泡後的糯米略黃, 瀝幹水後包粽子。

臺灣粽子帶有濃厚的閩南風味, 品種甚多, 有白米粽、綠豆粽、叉燒粽、八寶粽、燒肉粽。 燒肉粽最為流行, 它的“內容”豐富多彩, 包括有豬肉、干貝、芋頭、蛤幹、鴨蛋等

蜂蜜涼粽始于唐代, 是由唐代“燒尾宴”上的“賜緋含香粽”演化而來的。 你想像一下, 在那個“環肥”為美的年代, 這“賜緋含香粽”一定風靡了長安的街頭小巷。

四川粽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傳統名點小吃之一,屬於端午節食俗。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煮熟後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八寶粽子,特色傳統名點,端午節節日食俗,用糯米淘淨,夾棗、栗、柿幹、銀杏、紅豆,花生,綠豆以茭葉或箬葉裹之。

四川粽子為四川千古流傳的傳統名點小吃之一,屬於端午節食俗。四川人嗜辣,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粽,因製作講究,工藝複雜,其口味當然獨特。其制法是先把糯米、紅豆浸泡5至6小時,將水倒出,放入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粽子葉包成約60克一個的四角粽。煮熟後食之,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八寶粽子,特色傳統名點,端午節節日食俗,用糯米淘淨,夾棗、栗、柿幹、銀杏、紅豆,花生,綠豆以茭葉或箬葉裹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