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則天對付老臣,將褚遂良外貶,君臣之間如何鬥法?

武則天對付老臣, 將褚遂良外貶, 君臣之間如何鬥法?

到此時, 褚遂良外貶已有一年多, 侍中韓瑗上奏, 想說服皇帝把褚遂良召回, 以恢復關隴一派的元氣。 他奏道:“朝廷貶謫賢良之臣, 向為風氣敗壞之兆。 遂良體國忘家, 乃國之老臣, 無聞罪狀, 即遭貶謫, 內外、百姓無不歎惋。 遂良雖有迕君之罪, 然顛沛經年, 陛下何不憐而赦之乎?”

高宗此時情緒還好, 平靜地說:“遂良之情, 朕亦知之。 然其悖戾好犯上, 故而責之。 卿何必言重?”

韓瑗、來濟見高宗的話有所鬆動, 便慨然力爭:“遂良乃社稷忠臣, 為讒諛之人詆毀。 陛下無辜棄逐舊臣, 恐非國家之福。 ”

高宗聽這話說得無禮, 臉色就有些不好。

韓瑗卻不察言觀色, 一時失口, 竟然說:“赫赫宗周, 褒姒滅之。 臣不願見唐室之衰亡也!”

高宗聞言, 勃然變色, 吼道:“你下去!”

朝議時, 武則天也在簾後, 但始終未作一聲。 她觀察得很細, 心中已然有數。

韓瑗退下後, 立刻上本辭官, 但高宗不准。

顯慶二年(657年)閏正月, 高宗帶著武后行幸洛陽宮, 在這裡住了下來, 並於當年底宣佈將洛陽定為東都。 後世有史家說, 因武則天在長安宮中常見王皇后、蕭淑妃的鬼魂作祟, 故有此避祟之舉。 而實際上, 是因為唐疆土已比前朝有所擴大, 政治中心南移, 是為便於統治。

到了三月, 不知出於什麼原因, 關隴一派建議高宗, 把褚遂良從潭州(今長沙)調到更遠的桂州(今廣西桂林)任都督, 這也可能是為了讓他再遠離政治中心一些以避禍。

關隴一派恢復聲勢基本是無望了, 與此相對, 擁武一派卻在一路猛進。 九天后, 李義府被提升為中書令。 中書省是國家的政務中樞, 在唐代也一度有西台、鳳閣、紫薇省之稱。

中書令則是中書省的主官, 正二品, 是輔佐皇帝執大政的國家重臣。

這個安排, 預示著終局一擊就要來臨!

果然, 到了當年七月, 許敬宗、李義府秉承武后意旨, 突然誣奏:“韓瑗、來濟潛謀不軌, 與褚遂良朋黨為奸, 密謀叛亂。 因桂州為用武之地, 故改授遂良為桂州都督, 意在引為外援。 ”

幾個宰相要謀反?荒唐, 但也有可能啊!

高宗是經不起嚇的, 聞奏大驚, 也不管有沒有證據, 立刻貶韓瑗為振州(今天海南三亞市)刺史, 來濟貶為台州(今浙江臨海市)刺史, 並終身不許入朝。

褚遂良更是問題的核心, 一傢伙被再貶到愛州(今越南清化)為刺史。 王皇后的舅舅雖然已是死老虎, 早就貶到榮州(今四川榮縣)了, 這次也受牽連, 再貶到象州(今廣西)為刺史。

至此, 關隴集團一朝瓦解。

大唐南疆的化外荒僻地, 忽然多了一批國家領導人級別的刺史。

褚遂良這一貶, 給貶到如今的外國地面去了, 心情惡劣可想而知。 他左思右想, 再無扳回局面的可能, 當初的倔強勁兒早已消失, 只有上表乞憐。

他說:自己當初是有功于陛下的, 曾反對李泰為太子, 與無忌等四人定策, 要立陛下。 先帝臨終時, 臣獨與無忌二人受遺詔, 陛下當時哀慟, 臣曾加以寬慰, 陛下手抱臣頸。 臣與無忌立刻奉陛下還京, 處理大事, 致使內外安寧。 臣力小任重, 動輒得罪, 今成螻蟻微賤之軀, 乞陛下哀憐!(見《新唐書》)

表上去之後,高宗不理。

表上去之後,高宗不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