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晚點不認路 說說網約車的那些鬱悶事兒

今天出門, 你約車了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出門通過手機 APP 軟體約一輛網約車, 成了市民出行的新方式。 然而, 由於網約打車和代駕公司服務屬於新興行業, 且服務人群複雜, 行業缺乏有效監管和法規約束, 服務良莠不齊。 因此廣大消費者在享受服務的同時遇到很多問題, 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僅僅2016年10月到12月期間, 市消協就接到市民關於網約打車及代駕方面投訴和糾紛達十餘起。

半天等不來的車

叫過網約車的人都知道, 打開軟體叫車後, 附近的司機就會開始“搶單”, 搶到單後馬上趕到乘客所在位置接其上車。

然而, 有時候這車卻左等不來, 右等不來, 讓人等也不是, 走也不是, 乘客往往會在取消訂單和繼續等待中糾結。

前幾天, 市民劉靜嫻在親賢街平陽路口附近約車, 結果還不到半分鐘, 就有人接單了。 “當時司機打過來電話, 詢問了我詳細地址, 告訴我馬上就到。 ”然而, 劉靜嫻這一等, 就是七八分鐘, 可還沒有看到車。 她打開定位想看看司機走到哪裡了, 沒想到司機居然還在原來的位置上。

劉靜嫻說:“我又連打了好幾個電話, 對方都說馬上就到。 我就問他, 怎麼你一直也不動呀!他始終支支吾吾, 到了最後一次, 終於說了實話, 原來是被堵在一條小巷子裡了。 ”當時, 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 天特別冷, 劉靜嫻有心想取消了訂單,

但已經凍了十多分鐘, 再重新約車的話, 還不知道需要等多長時間。 無奈之下, 只好一直等著。 又過了好幾分鐘, 這輛車才姍姍來遲。 此時, 距離劉靜嫻約車的時間, 已經過去近20分鐘了。

“只要約了車, 乘客都希望司機能儘快趕到。 ”劉靜嫻對記者說, “我覺得司機應該有一定的自覺性, 要是覺得不能馬上趕來, 就不要接單, 別讓乘客一直等。 這是我沒事兒, 要是去上班, 不就誤事了嗎?”

邊看手機邊開車

“網約車司機的安全意識太差, 那次真的把我嚇壞了。 從那以後, 我就再也沒有坐過網約車。 ”提起一個月前的事情, 王阿姨至今還心有餘悸。 今年春節期間, 王阿姨去一個親戚家拜年。 臨行時, 為了方便, 親戚幫她約了一輛網約車。

“那會兒車少, 好像還很不好約。 ”等王阿姨上了車, 卻發現司機一邊開車, 一邊卻頻頻查看手機。 她好心提醒司機, 注意行車安全, 卻被司機無視了。

“到了後來, 他好像接電話, 又要去接什麼人。 ”王阿姨說, “對方一個勁兒地打電話催他。 ”於是, 這位元司機便開始加速行駛。 當時, 天已經黑了, 路上行人還不少。 司機一邊接著電話, 一邊飛速開車, 其中驚險, 讓王阿姨心跳不已。 “我當時都有心讓他停車, 我自己走回去了。 ”到了一個路口附近, 突然一輛電動車從前方插過, 司機緊急制動, 雖然沒有撞到電動車, 但距離也不遠了。 王阿姨的頭部重重地撞在車門框上, 起了一個大包。 驚嚇之余, 王阿姨趕緊下了車。

“雖然司機也表示願意賠償, 但我沒啥大事,

也就不追究他的責任了。 ”王阿姨說, “但我還是覺得, 司機開車, 就不能看手機, 一邊開車, 一邊打電話, 能安全嗎?”

乘車費用逐漸高

市民青睞網約車, 價格實惠是一個重要方面。 然而, 隨著網約車的普及, 市民發現, 網約車的價格越來越高了。 “我家住的地方, 公車不好坐, 基本上每天上班都是網約車。 ”較早使用網約車的賈先生告訴記者, “我從家到單位, 大概十公里左右。 同樣的距離, 這幾年來, 車費卻越來越高。 ”2014年, 賈先生車費大概只需要12元左右就足夠了。 “當時, 各個平臺都有活動, 網約車紅包大戰如火如荼, 所以價格就比較便宜。 ”然而, 到了2015年以後, 賈先生車費就需要十六七元了。 如今, 賈先生每天上班車費則需要23元以上。 “偶爾也會有一兩個小活動,

車費會稍微降一些, 但這樣的活動真是太少了。 ”

記者在與網約車司機的交談中得知, 打車費用的上漲與優惠券折扣力度變小有關, 導致實際支付價格比原來有優惠券時漲了不少。 這位司機稱, 他所在的滴滴 QQ 群裡, 司機們都在抱怨優惠少了, 打車的也少了。 據多地媒體爆出的漲價資訊顯示, 網約車價格上漲幅度普遍在20%至30%之間。

車還沒動就收錢

“我覺得司機首先是需要有誠信, 不能亂收費。 ”談到前一段時間遇到的事兒, 曹先生感慨地說。 那天晚上, 曹先生與幾位遠道而來的朋友聚會, 大家都喝了不少酒。 因為曹先生是開車來赴宴的, 走時他就從網上約了一名代駕。

代駕上車後, 便將手機打開, 開始計費。 此時,曹先生雖然坐到車內,卻還和外邊的朋友話別,車也沒有發動。“和朋友說著話呢,我就突然發現,那名代駕打開的手機正在計費呢。”曹先生說,“而且字走得還挺快,我上車也就是一兩分鐘的時間。已經走了十多元錢。按這架勢,我要是回了家,還不得要我一兩百元錢。更何況,這時候,車還沒有發動,怎麼就能開始計費呢?”

曹先生當即拿出手機進行拍照,並質問司機,為什麼還沒有發動汽車就開始收費了。但他卻沒想到,這位司機不耐煩地回答:“願意坐就坐,不願意坐,就別坐,這是公司的規定。”說完,關了手機,下車揚長而去。無奈之下,曹先生只好將車存放在飯店門前,第二天再來取車。

“我後來與代駕公司取得聯繫,發現多收費和公司沒有關係,應該是司機個人行為。”曹先生說,“一般來說,需要代駕,都是因為喝了酒。你不能因為別人喝多了,神志不清,就隨便亂收費,起碼的誠信還是應該有的!”

外地司機不識路

“約來的車,五花八門,有時候不但司機是外地的,連車都是外地的。”剛剛來太原的趙鵬宇告訴記者,“更讓人鬱悶的是,司機居然不認識路,有的甚至都不開導航,就是拉著你亂轉,不但多出不少車費,還浪費了時間。”

去年年底,趙鵬宇從武漢來太原工作。初來乍到,對太原還十分陌生的趙鵬宇於是出行大多選擇了網約車。“我主要是覺得,網約車不但方便,還能幫助我不會迷路。”可讓他哭笑不得的是,好幾次約來的網約車司機還不如他熟悉太原。

上個月底,趙鵬宇從廟前街去親賢街附近,因為沒有去過親賢街,他為了省事,就在網上約了一輛車。很快,他下的單就被人接了。然而,過了十分鐘,車還沒有來。他打開手機查詢,發現車就在距離他不遠的一條小巷內。趙鵬宇給司機打電話,卻被告知,還得幾分鐘才能來。之後,他就發現這輛車一直在附近打轉,繞了幾個圈後才找到他。

“一看車,我就給氣樂了,這輛車原來掛的是河北的牌照。”趙鵬宇說,“上車後,我跟司機一聊,才知道,他也是剛來太原,本來路就不熟,又趕上我住的附近有幾條路正在維修,不能通行。於是,他繞了半天才趕來。”

上車後,趙鵬宇建議司機打開導航,不料司機卻表示熟悉親賢街,用不著開導航。然而,趙鵬宇的目的地並不在親賢街大街上,而是在附近的一條小巷內。“具體地點,我不清楚,讓人鬱悶的是司機也不清楚,他還不肯開導航。於是,他就拉著我來回繞圈,正趕上親賢街堵車,費了好大勁兒,才找到我要去的地方。”

雖然最後找到了地方,但趙鵬宇還是遲到了不少時間,事情也沒有辦成。“網約車也是一種出租交通工具,司機認路,應該是最起碼的業務能力。我建議,要想當網約車司機,起碼要培訓一下認路的能力!”

安全駕駛是焦點

“從2017年2月至3月,我們開展了對網約車行業服務品質消費者調查活動。”市消協負責人告訴記者,調查顯示,乘客比較滿意的方面有:接單後,司機能第一時間主動致電被訪者,持肯定人數占到84.00%;致電時,網約車司機使用文明用語,對此滿意的受訪者為73.50%;網約車司機能夠按規定駕駛車輛的滿意度最高,占比為91.50%。

然而,等車時間長、未能按規定時間內到達等則受到大多數受訪者非議。其中,接單時間普遍在10分鐘以上,占比為67.50%;網約車司機未能按規定時間內到達指定地點,並致電消費者告知位置的占比65.50%。此外,網約車司機不按線路行駛、繞行行為占到60.50%,實際調查中發現,有一部分網約車司機以怕提示路線堵車等說辭為藉口,繞行環路等快速路。在發票方面,網約車司機告訴乘客如何取得發票的僅占13.00%。

最不安全的是,網約車司機未提示前排乘客系安全帶的占75.50%。原因有兩點:我們市民系安全帶的交通安全意識不高,不習慣系安全帶;網約車司機為了討好乘客,也不強烈要求乘客系安全帶。

“有關部門應加強約束網約車司機實名認證。”市消協負責人表示,“目前市場上有一部分網約車的註冊駕駛司機與實際駕駛司機不符,實際駕駛司機或存在駕齡時間短、未夠三年駕齡,甚至無駕駛證、年齡不符等情況,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他建議,網約車營運平臺應設置司機駕駛安全時間,如根據交規通過 APP 設定駕駛員駕駛車輛4小時必須休息20分鐘。目前市場上有大量網約車駕駛員存在疲勞駕駛的情況,尤其是在通行需求量大的節假日,網約車駕駛員為了多接單,多賺錢,不採取自我調節、自我休息,而網約車營運平臺為了多獲利,還設置了以接單量多給予現金獎勵的制度,這些都加大了駕駛員疲勞程度,給消費者乘坐網約車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此時,曹先生雖然坐到車內,卻還和外邊的朋友話別,車也沒有發動。“和朋友說著話呢,我就突然發現,那名代駕打開的手機正在計費呢。”曹先生說,“而且字走得還挺快,我上車也就是一兩分鐘的時間。已經走了十多元錢。按這架勢,我要是回了家,還不得要我一兩百元錢。更何況,這時候,車還沒有發動,怎麼就能開始計費呢?”

曹先生當即拿出手機進行拍照,並質問司機,為什麼還沒有發動汽車就開始收費了。但他卻沒想到,這位司機不耐煩地回答:“願意坐就坐,不願意坐,就別坐,這是公司的規定。”說完,關了手機,下車揚長而去。無奈之下,曹先生只好將車存放在飯店門前,第二天再來取車。

“我後來與代駕公司取得聯繫,發現多收費和公司沒有關係,應該是司機個人行為。”曹先生說,“一般來說,需要代駕,都是因為喝了酒。你不能因為別人喝多了,神志不清,就隨便亂收費,起碼的誠信還是應該有的!”

外地司機不識路

“約來的車,五花八門,有時候不但司機是外地的,連車都是外地的。”剛剛來太原的趙鵬宇告訴記者,“更讓人鬱悶的是,司機居然不認識路,有的甚至都不開導航,就是拉著你亂轉,不但多出不少車費,還浪費了時間。”

去年年底,趙鵬宇從武漢來太原工作。初來乍到,對太原還十分陌生的趙鵬宇於是出行大多選擇了網約車。“我主要是覺得,網約車不但方便,還能幫助我不會迷路。”可讓他哭笑不得的是,好幾次約來的網約車司機還不如他熟悉太原。

上個月底,趙鵬宇從廟前街去親賢街附近,因為沒有去過親賢街,他為了省事,就在網上約了一輛車。很快,他下的單就被人接了。然而,過了十分鐘,車還沒有來。他打開手機查詢,發現車就在距離他不遠的一條小巷內。趙鵬宇給司機打電話,卻被告知,還得幾分鐘才能來。之後,他就發現這輛車一直在附近打轉,繞了幾個圈後才找到他。

“一看車,我就給氣樂了,這輛車原來掛的是河北的牌照。”趙鵬宇說,“上車後,我跟司機一聊,才知道,他也是剛來太原,本來路就不熟,又趕上我住的附近有幾條路正在維修,不能通行。於是,他繞了半天才趕來。”

上車後,趙鵬宇建議司機打開導航,不料司機卻表示熟悉親賢街,用不著開導航。然而,趙鵬宇的目的地並不在親賢街大街上,而是在附近的一條小巷內。“具體地點,我不清楚,讓人鬱悶的是司機也不清楚,他還不肯開導航。於是,他就拉著我來回繞圈,正趕上親賢街堵車,費了好大勁兒,才找到我要去的地方。”

雖然最後找到了地方,但趙鵬宇還是遲到了不少時間,事情也沒有辦成。“網約車也是一種出租交通工具,司機認路,應該是最起碼的業務能力。我建議,要想當網約車司機,起碼要培訓一下認路的能力!”

安全駕駛是焦點

“從2017年2月至3月,我們開展了對網約車行業服務品質消費者調查活動。”市消協負責人告訴記者,調查顯示,乘客比較滿意的方面有:接單後,司機能第一時間主動致電被訪者,持肯定人數占到84.00%;致電時,網約車司機使用文明用語,對此滿意的受訪者為73.50%;網約車司機能夠按規定駕駛車輛的滿意度最高,占比為91.50%。

然而,等車時間長、未能按規定時間內到達等則受到大多數受訪者非議。其中,接單時間普遍在10分鐘以上,占比為67.50%;網約車司機未能按規定時間內到達指定地點,並致電消費者告知位置的占比65.50%。此外,網約車司機不按線路行駛、繞行行為占到60.50%,實際調查中發現,有一部分網約車司機以怕提示路線堵車等說辭為藉口,繞行環路等快速路。在發票方面,網約車司機告訴乘客如何取得發票的僅占13.00%。

最不安全的是,網約車司機未提示前排乘客系安全帶的占75.50%。原因有兩點:我們市民系安全帶的交通安全意識不高,不習慣系安全帶;網約車司機為了討好乘客,也不強烈要求乘客系安全帶。

“有關部門應加強約束網約車司機實名認證。”市消協負責人表示,“目前市場上有一部分網約車的註冊駕駛司機與實際駕駛司機不符,實際駕駛司機或存在駕齡時間短、未夠三年駕齡,甚至無駕駛證、年齡不符等情況,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他建議,網約車營運平臺應設置司機駕駛安全時間,如根據交規通過 APP 設定駕駛員駕駛車輛4小時必須休息20分鐘。目前市場上有大量網約車駕駛員存在疲勞駕駛的情況,尤其是在通行需求量大的節假日,網約車駕駛員為了多接單,多賺錢,不採取自我調節、自我休息,而網約車營運平臺為了多獲利,還設置了以接單量多給予現金獎勵的制度,這些都加大了駕駛員疲勞程度,給消費者乘坐網約車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