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本是教書先生 為了權力竟然自閹!

官宦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特殊的存在, 他們雖然是專門負責宮廷雜事的奴僕, 不得參與國家政務, 但因為宦官與皇室朝夕相處,

難免會有可乘之機, 逐漸掌握國家政務大權。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明朝第一個專權的太監——王振。

“曲線救國”

王振是明初蔚州, 今河北蔚縣人, 略通經書, 後來又做了教官, 但是中舉人、考進士這條道路對他來說實在有點難, 於是他便通過自閹的方式入宮。

史稱王振“狡黠”、善於伺察人意, 其實這也是一切奸佞宦官取得昏庸帝王信任的先決條件。 王振入宮後, 宣宗皇帝很喜歡他, 於是任命他為東宮局郎, 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英宗皇帝。 大抵昏君與奸佞之間都有一種很難言說的“緣分”, 並不單純是手段的問題。

逐漸掌權

宣德十年, 明英宗繼承皇位, 改元正統, 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 她雖掌管權勢, 卻並不處理朝政, 那時的政務都是交給內閣大臣共同商議處理。

等到明英宗掌權後, 王振作為明英宗的貼身宦官, 出任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太監。 他是最受器重的一個, 也是替皇上掌管內外一切事宜的人, 王振長時間跟在明英宗身邊, 善於察言觀色的他漸漸和朝中官員接觸,

他深知討好明英宗的重要性, 便投其所好, 日復一日明英宗變得離不開王振了。

正統七年, 太皇太后病逝, 王振覺得時機成熟, 明英宗又非常信任他。 朝政逐漸被王振抓在了手中。

土木堡之變

明正統十四年二月, 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領也先遣使2000余人貢馬,

向明朝政府邀賞, 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 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也先就製造釁端, 遂於這年七月, 統率各部, 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 東路, 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 派別將進攻甘州(今甘肅張掖);中路, 為進攻重點, 又分為兩支, 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 直攻宣府圍赤城, 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

面對這種情形, 宦官王振倉促發兵50萬, 挾持明英宗親征, 然而兵至大同未交鋒就撤退。 王振又想炫耀自己, 想讓英宗“臨幸”他的家鄉蔚州, 致使軍隊疲於奔命, 勞累不堪, 在土木堡被也先率軍圍住, 明軍大潰, 王振及各大臣死于亂軍, 英宗被俘, 瓦剌軍進逼北京。

(全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