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粽香不怕巷子深,穿越人海只為你

早排南北食物甜鹹之爭鬧得風風雨雨,

每當傳統節日來臨,

總免不了一番“吃甜”還是“吃鹹”的爭論。

“粽子”作為端午節傳統食物, 自然也列入爭論名單之中。

端午節來臨, 粽子飄香。

當你穿梭于繁華的北京路時, 不知會留意到似有還無的粽香味?

隱藏於清源巷中, 大南路車站對面的小路拐兩道彎,

聞住那陣清香的粽葉味, 你就會找到到好味的臺山粽。

清源巷泰山粽店

不到5平米的店面, 堆滿了香噴噴的粽子。

一大早就有街坊排隊買粽, 不乏學生哥還有上班一族。

店內的爐子不間斷地在運作著, 煙火嫋嫋,

隨之飄來一陣陣粽香, 讓人食指大動。

作為早餐, 一顆粽子就能飽腹。

小編十一點去到, 粽子已經快賣完了。

店內粽子品種不多, 數來數去也就7種。

但無論是淨梘水粽還是招牌瑤柱雙黃鹹肉粽,

都是用料上乘, 就好像街坊街裡自家包的粽子,

“驚死餡唔夠多”。

出於對標榜「自家制食物」的瘋狂迷戀

小編馬上買了一個招牌蛋黃鹹肉粽

輕輕掰開糯米, 餡料就爆曬出嚟,

爭先行頭的當然是鹹蛋黃, 看著心情就好起來。

裹香皇裹蒸粽

作為“粽粉”的你, 一定吃過裹蒸粽!

這家坐落在十字路口的粽店, 已經開了15年了。

店內常常湧滿挑粽子的公公婆婆,

買回家當三餐或者給兒孫吃, 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裹蒸粽與一般粽子的區別就在於包的葉子以及形狀。

裹蒸粽使用當地特有的冬葉、水草包裹成金字塔狀,

每只重約0.5公斤, 大件夾抵食!

店內賣的裹蒸粽個頭大, 適合兩個人吃。

糯米鬆軟而有韌性, 與其中的綠豆和肥肉混合得剛剛好,

油度和粘度適中, 味道比較清淡, 但粽香味十足,

滲入糯米內, 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裹香皇裹蒸粽

·

地址:越秀區中山七路2號(近西門口舊城牆) (地鐵西門口D出口)

廟前恩平粽

東山,一直是廣州最耐人尋味的老地方。

從培正七中一路往地鐵站走來,一路上商鋪琳琅,吃喝盡有。

只有足夠細心的人,才會留意到這間略破舊的4平米小店。

每日清晨7時,粽香就已經從店內飄出來,迎接過往的街坊。

約莫60年前,店主梁婆婆為了照顧子女來到廣州,

後來靠賣粽子為生,這一賣就是18年。

隨著時代物價的上漲,店內的粽子也漲價了,

但每天來買粽子的人仍絡繹不絕。

我想,大家留念的除了那個讓人難忘的味道,

還有梁婆婆慈祥溫暖的笑容吧。

店內賣的是傳統的恩平粽,用箬葉和朗古帶包裹。

栗子綠豆粽、精品八寶粽、黑糯米粽……

甜鹹口味皆有,可滿足不同口味的客戶。

廟前恩平粽

·

地址:越秀區 廟前直街34號(地鐵東山口E出口)

粽子口感層次豐富,伴著淡淡的荷葉香,讓人頰齒留香。

唯有如此傳統樸實的粽子,

才能讓人吃出記憶中端午節最原始的老味道。

端午節來臨,不知道愛吃粽子的你是否亦有一家私藏店?

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裹香皇裹蒸粽

·

地址:越秀區中山七路2號(近西門口舊城牆) (地鐵西門口D出口)

廟前恩平粽

東山,一直是廣州最耐人尋味的老地方。

從培正七中一路往地鐵站走來,一路上商鋪琳琅,吃喝盡有。

只有足夠細心的人,才會留意到這間略破舊的4平米小店。

每日清晨7時,粽香就已經從店內飄出來,迎接過往的街坊。

約莫60年前,店主梁婆婆為了照顧子女來到廣州,

後來靠賣粽子為生,這一賣就是18年。

隨著時代物價的上漲,店內的粽子也漲價了,

但每天來買粽子的人仍絡繹不絕。

我想,大家留念的除了那個讓人難忘的味道,

還有梁婆婆慈祥溫暖的笑容吧。

店內賣的是傳統的恩平粽,用箬葉和朗古帶包裹。

栗子綠豆粽、精品八寶粽、黑糯米粽……

甜鹹口味皆有,可滿足不同口味的客戶。

廟前恩平粽

·

地址:越秀區 廟前直街34號(地鐵東山口E出口)

粽子口感層次豐富,伴著淡淡的荷葉香,讓人頰齒留香。

唯有如此傳統樸實的粽子,

才能讓人吃出記憶中端午節最原始的老味道。

端午節來臨,不知道愛吃粽子的你是否亦有一家私藏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