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身高1米5卻身價千億的男子,馬雲都服他!

2014年9月19日, 阿裡巴巴在美國上市, 市值超過1500億美金, 創始人馬雲一躍成為頂級富豪, 幾年來一直是亞洲首富的有力競爭者。 同時, 另一個身材矮小的黃皮膚男子也走進國人的視線, 他就是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

在國內, 孫正義憑藉對阿裡的投資而為國人所熟知, 但在國際IT, 金融等領域, 孫正義大名早已如雷貫耳, 軟銀集團也聲名遠播, 馬雲在他面前只是個晚輩。

我眼中的商界精英有兩類, 一類如約伯斯, 如比爾蓋茨, 如馬雲, 還有老一輩的那幫日本企業家, 他們執著於自己的領域, 方向確定就寧死也不回頭, 即使四面楚歌也要堅持, 硬的像塊石頭。 這種人是創業者, 實幹家, 夢想是打造出完美的產品。 另一類則眼光敏銳, 善於變通, 有最好的經濟頭腦, 什麼有前景就做什麼, 目的只有一個:賺錢。 這類人就像是潤滑油, 是成功的商人, 孫正義正是這種類型的代表。

孫正義出生于1957年, 祖父一代由朝鮮遷居日本, 父親經營彈子房生意。 現在對孫正義的傳言有很多神話, 其中一條就是說他早年家境貧寒。 其實他幼年時家境確實一般, 但後來父親彈子房生意彈子房生意越做越好, 擁有幾十家彈子房, 已經算是富豪了。 孫正義16歲就到美國留學, 歸國後能跟親戚借上億日元開公司, 這種情況下, 也算個富二代了。

孫正義留學美國期間就顯示出貨賺錢的天賦, 通過販賣電子遊戲和翻譯器賺取了200萬美元。 1981年孫正義在日本成立軟銀集團, 是一家致力於IT行業的風險投資公司。 正如前文所述, 只有能賺錢, 什麼有前景就做什麼。 雖然在選擇生意上非常靈活, 但是在擔負責任上孫正義堅持原則,

即使自己虧本也要負責到底。 軟銀集團最初在日本從事軟體的批發, 並說服東芝和富士通投資, 但因經營不善虧本, 孫正義退回了投資人的全部自己, 自己一肩承擔了債務。 這件事為孫正義在IT投資領域贏得了信用基礎, 從此聲名鵲起。

之後從此軟銀開始一連串成功的投資, 91年從Borland公司引進C語言編輯器, 92年取得思科系統的日本代理權, 95年投資成立思科日本分公司, 96年注資雅虎, 獲取雅虎33%的股權。 99年完成了傳說中的“6分鐘投資2000萬”, 投資了阿裡巴巴。 2006年收購日本沃達豐, 更名為軟銀移動。 2012年收購美國第三打移動運營商Sprint。 至今, 軟銀獨資或合資的企業有600多家, 其業務包括寬頻網路、固網電話、電子商務、互聯網服務、網路電話、科技服務、控股、金融、媒體與市場銷售等。

2016年9月, 軟銀再次爆出驚人之舉, 斥資320億美元收購ARM。 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只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都採用ARM的處理器架構。 收購了ARM, 等於掌控了智慧手機行業未來的方向, 同時也成為另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物聯網的領導者。

2017年, 軟銀馬不停蹄, 與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合作要建立全球最大的科技基金, 規模將達1000億美元, 該基金已經吸引眾多科技巨頭的投資。 孫正義說“我的目標是成為科技產業的巴菲特, 軟銀要成為科技產業的伯克希爾·哈撒韋”。

作為自己的命中貴人, 馬雲一直對孫正義欽佩異常, 馬雲評價說, 孫正義是個大智若愚的人, 幾乎沒一句多餘的話, 仿佛武俠中的人物:一、決斷迅速;二、想做大事;三、能按自己想法做事。

孫正義這個身高僅1米5的男子, 有著異乎尋常的眼光, 能看到幾十年後的遠景, 能為軟銀制定300年的計畫。 作為一個幕後投資者, 默默掌控未來科技行業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