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孩子包辦一切的父母,其實最自私

1

最近《變形記》的劉思琦引發熱議, 分分鐘刷新網友三觀。 一個16歲的女孩子生活居然不能自理, 姑姑幫她剪趾甲, 媽媽幫她穿衣服襪子卷褲腳, 就連吃飯都要阿姨喂。

她去錄節目前, 她媽媽一邊喂她, 一邊擔心:去到那邊就沒人喂了!

她可以將20塊錢買進的手機殼, 以2元的價格轉手賣掉, 事後為了慶祝自己做生意賺了幾十塊錢, 輕輕鬆松吃掉一頓數百元的宵夜。

最奇葩的是, 她的父母認為, 這並沒有什麼不妥?女孩不就是應該“富養”嗎?這樣的“富養”, 其實是“廢養”好嗎?

作為一個媽媽, 我無法理解劉思琦的父母。 到了女兒16歲還在給她餵飯, 真的以為自己可以喂孩子到80歲嗎?是不是到了80歲的時候, 還要給她穿褲子, 剪指甲?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我們不能陪著孩子一輩子, 不能事事躬親, 想著如何伺候孩子, 不如教孩子如何照顧好自己。

教會他們生存的基本技能, 即使哪天我們早走了, 也不會因為父母不在而無法自理。

2

說起成才, 就想起現代版“傷仲永”魏永康, 2歲就掌握1000多個漢字,

4歲完成初中課程, 13歲就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 17歲考進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 成為碩博連讀研究生。

魏永康有這樣的成績, 全賴母親二十幾年來的照顧,

每天早上把牙膏擠好, 把要穿的衣服搭配好, 他從小沒有洗過一雙襪子, 即使在17歲考研究所之前,

也是一邊看書, 母親一邊餵飯。

因為魏永康媽媽覺得吃飯浪費時間, 不必自己動手, 好好讀書, 將來才有出息。

在魏永康考上博碩連讀後, 離開母親就生活“失控”了。

完全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熱了不知道脫衣服, 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房間不打掃, 屋子裡臭烘烘的;他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裡看書,忘了還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論文,為此一門功課記零分,而沒寫畢業論文也最終讓他失去了繼續攻讀博士的機會。

在得知孩子被學校勸退,這個望子成龍的母親情緒崩潰,大喊恨不得孩子跳樓死了,被車撞死,沒有這麼沒出息的孩子。

這個媽媽以為,孩子這麼聰明,即使自己離開後,也能很快學習生活技能,照顧好自己。

卻沒有想到原來自己這麼多年來包辦一切,已經讓孩子形成習慣。

天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天冷了不會添衣,忘記參加考試,忘記寫論文。

沒有母親在身邊,魏永康就好像一台失去了指令的電腦。

天才不懼高山,卻被土丘絆倒。而絆倒他的小土丘卻是尋常人都會的基本生活技能。

3

在牛牛一歲半以前,育兒路上最大的“心病”,就是他不會自己抓勺子吃飯,每次看見媽媽群裡的寶寶,一個個地學會自己抓勺子吃飯,就讓我感覺到深深地焦慮。

這個焦慮在牛牛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到達頂點。

外婆喂他的時候,總是不配合,各種要玩具。外婆也溺愛,有求必應,養成了壞習慣,吃飯就要玩玩具,一邊玩一邊吃。到後來,家裡能玩的,都玩過了,玩膩了,就開電視看,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

後來某一天,牛牛把玩具都玩過,電視都看過後,依然不肯吃飯,我的長久以來的焦慮終於爆發了。

在牛牛睡著後,家裡來了一次關於牛牛吃飯問題的嚴肅討論。吃飯的時候不再給任何玩具,也不給看電視,穿上吃飯衣,自己吃,能吃多少吃多少,吃不完或者中途耍賴,外婆繼續喂,原則就是先讓他自己抓勺子吃。

爸爸媽媽對這次的吃飯調整不抱一點希望,他們覺得哪家孩子不是喂到四、五歲的,長大自然會自己吃,小時候怎麼可能會抓勺子。因為我在這點上態度強硬,只能由著我了。

好在牛牛也爭氣,給他自己抓勺子的第一天,就能吃自己喜歡吃的腸粉了。雖然自己吃的三口裡,掉了兩口,但至少願意抓勺子往嘴裡送。

看到老爸給我拍的牛牛吃飯的視頻,我都要激動哭了。

做飯是大人的事情,吃飯是孩子的事情,做好你該做的,然後把勺子還給孩子。

即使一開始吃得各種亂七八糟,大不了就多擦點地板和餐椅,多洗幾次圍兜。

糟糕三個月,幸福一輩子。

4

在我眼裡,真正負責任的父母,是在孩子嗷嗷待哺的時候,盡心地照顧,在孩子長大成人,得體地退出。

那些以為自己很偉大,為孩子做這做那,連牙膏都擠好的父母,其實最自私。

他們內心深處害怕孩子長大,害怕孩子會離開,所以把孩子一切都包辦好,就是為了讓孩子能一輩子和自己在一起。

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這樣的想法,卻用行動把孩子和自己捆綁在一起。

如果你不能一輩子都陪在孩子身邊,時刻伺候著他,就不要包辦一切。

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飛翔,但不是要成為他的翅膀,他有自己的翅膀。

在合適的時候放開手,就是對他人生最大的負責。

屋子裡臭烘烘的;他經常一個人窩在寢室裡看書,忘了還要參加考試和撰寫畢業論文,為此一門功課記零分,而沒寫畢業論文也最終讓他失去了繼續攻讀博士的機會。

在得知孩子被學校勸退,這個望子成龍的母親情緒崩潰,大喊恨不得孩子跳樓死了,被車撞死,沒有這麼沒出息的孩子。

這個媽媽以為,孩子這麼聰明,即使自己離開後,也能很快學習生活技能,照顧好自己。

卻沒有想到原來自己這麼多年來包辦一切,已經讓孩子形成習慣。

天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天冷了不會添衣,忘記參加考試,忘記寫論文。

沒有母親在身邊,魏永康就好像一台失去了指令的電腦。

天才不懼高山,卻被土丘絆倒。而絆倒他的小土丘卻是尋常人都會的基本生活技能。

3

在牛牛一歲半以前,育兒路上最大的“心病”,就是他不會自己抓勺子吃飯,每次看見媽媽群裡的寶寶,一個個地學會自己抓勺子吃飯,就讓我感覺到深深地焦慮。

這個焦慮在牛牛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到達頂點。

外婆喂他的時候,總是不配合,各種要玩具。外婆也溺愛,有求必應,養成了壞習慣,吃飯就要玩玩具,一邊玩一邊吃。到後來,家裡能玩的,都玩過了,玩膩了,就開電視看,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

後來某一天,牛牛把玩具都玩過,電視都看過後,依然不肯吃飯,我的長久以來的焦慮終於爆發了。

在牛牛睡著後,家裡來了一次關於牛牛吃飯問題的嚴肅討論。吃飯的時候不再給任何玩具,也不給看電視,穿上吃飯衣,自己吃,能吃多少吃多少,吃不完或者中途耍賴,外婆繼續喂,原則就是先讓他自己抓勺子吃。

爸爸媽媽對這次的吃飯調整不抱一點希望,他們覺得哪家孩子不是喂到四、五歲的,長大自然會自己吃,小時候怎麼可能會抓勺子。因為我在這點上態度強硬,只能由著我了。

好在牛牛也爭氣,給他自己抓勺子的第一天,就能吃自己喜歡吃的腸粉了。雖然自己吃的三口裡,掉了兩口,但至少願意抓勺子往嘴裡送。

看到老爸給我拍的牛牛吃飯的視頻,我都要激動哭了。

做飯是大人的事情,吃飯是孩子的事情,做好你該做的,然後把勺子還給孩子。

即使一開始吃得各種亂七八糟,大不了就多擦點地板和餐椅,多洗幾次圍兜。

糟糕三個月,幸福一輩子。

4

在我眼裡,真正負責任的父母,是在孩子嗷嗷待哺的時候,盡心地照顧,在孩子長大成人,得體地退出。

那些以為自己很偉大,為孩子做這做那,連牙膏都擠好的父母,其實最自私。

他們內心深處害怕孩子長大,害怕孩子會離開,所以把孩子一切都包辦好,就是為了讓孩子能一輩子和自己在一起。

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這樣的想法,卻用行動把孩子和自己捆綁在一起。

如果你不能一輩子都陪在孩子身邊,時刻伺候著他,就不要包辦一切。

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飛翔,但不是要成為他的翅膀,他有自己的翅膀。

在合適的時候放開手,就是對他人生最大的負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