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銷售人員常犯的九項錯誤,轉回去就可以直接培訓你的員工!

1、忘了自己的微笑

2、爭辯

3、離客戶太近, 過於熱情

4、輕易地作出了讓步

5、忽略了客戶正真的需求

6、輕易地給客戶下結論

7、忽略了老客戶

8、過於專業

9、輕易地承諾

1、忘了自己的微笑

銷售人員走南闖北, 有時是颳風下雨、有時天寒地凍、有時烈日炎炎, 還有一些人為的因素, 不可避免地會帶有一些情緒, 與客戶見面的時候, 忘了自己的微笑。 心裡學上講,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前10秒鐘最關鍵, 10秒中決定對方以何種態度跟你接觸, 微笑是上天賜給我們重要的肢體語言, 如果一開始你的肢體語言給對方的印象是:“其實我不想見到你”,

你認為對方同樣會接受你嗎?既然你給對方的感覺是這樣的, 那麼, 大家公對公, 沒什麼感情可言, 你認為接下來的交談會愉快嗎?所以, 不管我們在與客戶見面前發生什麼事, 那是你自己的事, 見了客戶, 首先就要微笑, 這比你的著裝與你的禮儀更重要。 如果你的表情實在是微笑不起來, 見意你到了客戶的門口, 不要進去, 到洗手間先洗個臉, 梳一下你的頭髮, 把臉部肌肉向上方兩側拉20次, 這樣你就會好多了, 然後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客戶的辦公室, 目光注視客戶的目光, 面帶微笑。

2、爭辯

上天給人類設計一個大腦和一張嘴, 嘴巴除了吃飯外, 就是表達自己的感情與想法, 人的經歷與學歷不同, 看法也會有差異,

這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們跟客戶也是一樣, 講個故事, 歷史上有個有名的建築大師給某地設計市政大樓, 有一天市長跑過來告訴他大廳裡沒有柱子, 可能會塌下來, 其實這是杞人憂天的事, 但那個建築大師僅說了聲好, 就加了幾根柱子, 過了若干年後, 那位建築大師已經死了, 人們有一天忽然發現, 那幾根柱子根本沒有接觸天花板。 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如果當時建築大師給那位市長說一大堆建築結構的理論, 你認為那位市長大人能接受嗎?能聽得懂嗎?

所以, 我們在與客戶溝通時, 他們不瞭解產品的情況或對產品有誤解, 這是很正常的事, 我想信客戶說出他們的理由時一定有他們認為正確的道理,

這個時候我們最好的辦法就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上, 用事實證明給他們看, 拿出你的成功的案例, 讓他們去體驗, 而不是去爭辯。 順便說一下, 人都有自尊心, 你當面否定一個人的觀點時, 他會盡力維護自己的想法, 就算你贏得了爭辯, 最後也會失去了定單, 何必呢?

3、離客戶太近, 過於熱情

當你在月臺上等火車的時候, 或當你排隊買東西的時候, 你周邊的陌生人如上前向你問路, 你會本能地向後退一步, 如果空間比較窄, 你會無意地將上身向後傾, 這是因為別人侵犯了你的私人空間, 當人們乘坐一輛擠滿人的公車時, 目光會向著窗外或將目光轉移到某件物品上, 這是因為當我們的私人空間被人侵犯後, 我們會本能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讓自己脫離現實, 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有時也會變得煩燥不安。 同樣, 當我們去超市買某件物品時, 銷售人員如靠得太近, 心裡也會感覺很壓抑, 那麼, 跟客戶應該保持多大的距離比較適合呢?第一次與客戶接觸時最好保持在1.2米以外, 這樣溝通起來會很輕鬆, 不會有壓力, 1.2米以內是人們為自己的家人、親威、朋友預留的, 除非客戶主動靠近你, 否則請保持與客戶一定的距離。

4、輕易地作出了讓步

我以前有一位鄰居, 姓張, 一天, 張大爺跟大媽在一家古董店看到一個清朝時候的鐘, 聽說慈禧太后用過的, 非常漂亮。 他們倆先後來了好幾次, 但都沒敢下手買下, 因為標價是5萬, 張大媽跟大爺說:“要是3萬塊能賣就好了”,

你試試看能否把價格殺下來, 大爺鼓起勇氣, 雙手搓著走到營業員那說:“小姐, 我看了你那個鐘, 你們也擺在那很久了, 你看這樣吧, 我出2萬5, 就賣給我了吧”, 那個營業員眼睛眨都不眨說:“好的, 賣給你了”, 你猜怎麼著?老倆口會高興嗎?張大爺的臉色大變, 忽然覺得這鐘怎麼輕了很多, 怎麼發現表好像沒有在走?他們倆非常不情願地付了錢, 滿懷疑慮的帶著東西回到了家, 把鐘放在大廳, 看上去很不錯, 但老倆口的心裡非常不爽, 這東西好像不是清朝的, 那傢伙怎麼這麼便宜就賣了, 是不是有問題?大爺得了心臟病, 不久就過逝了。 那個該死的傢伙, 既讓公司少賺了一半的錢, 又間接的害死了人。 其實這種案例經常發生, 當然我說的不是買來東西後害死人的事, 我說的是業務人員輕易地出作讓步,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去買衣服,某天,你到一家店裡去買衣服,看到一件上衣,自己很滿意,標價是580塊,我們中國人都喜歡討價還價的,這個時候殺價已成為自然而然的事,如這時你問那個賣衣服的小妹,說:“小姐,這件上衣,300塊我就買”那個小妹也像上面說的那個營業員一樣,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回答你說:“好,賣給你吧,那邊去交錢”。你會怎麼樣?“上當了,應該多殺點,這衣服也就值150塊”,你就趁著付款的時間逃了。我們換個位置再思考一下,如你是賣衣服的那個小妹,客戶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買下來,你也會想:“喲,真可惜,早知道我就報高點!”

再回到我們自己的公司,如果老總告訴市場部全體人員,我們這套沙發,原價是5000的,如果客戶實在是要少,就可打9折,你猜怎麼著?大家都是9折成交的,你想一下,9折後是4500跟5000有什麼差距嗎?買得起5000塊沙發的還在乎你這500塊錢嗎?我現在不是在講價格分析,但講至這裡,不得不提的是:客戶在選定某家公司具體產品的時候,談價只是一種面子,能少一分就少一分錢,或在老闆與同事面前炫耀自己,顯示自己的專業。這個時候,給對方一個臺階,讓他很有面子,他也就不好意思再去砍這點錢了。想一想,每套沙發多500,那麼100套呢?1000套呢?每個業務員都知道這個道理,你認為一年能給你們公司多帶來多少利潤?

5、 忽略了客戶正真的需求

有一天,一老太太走進一家水果店,問老闆,“這個李子怎麼樣”?老闆說,又大又甜,新鮮的。老太太什麼都沒買,又走到另外一家水果店問了同樣的一句話,老闆還是同樣回答,老太太還是走了,就這樣,老太太看了好幾家水果店,最後還是什麼都沒買,其中一個水果店的老闆很納悶地問,我看你走了好幾家水果店了,您到底想買點什麼呢?老太太回答說:“我兒媳婦懷孕了,想吃酸李子,所以我就出來看看有沒有在賣”。老闆恍然大悟。

我們很多銷售人員非常瞭解自己的產品、市場的情況。這本身是件好事,很多公司招聘銷售人員的時候,對產品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跟客戶溝通的時候,大部份都在談自己的產品如何的好,如何的出色,忽略了客戶真正的需求。有句話講得非常好,幫助別人買東西比推銷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比更容易。我們做業務的是客戶與公司的中間人,很多業務人員只記得自己代表的是公司,卻忘了自己其實也是客戶的顧問,有時候顧客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正如沒有出洗衣機的時候,人們也沒有誰想到要買那洗衣機,就算是同樣的產品,購買的目的也會不一定,如,有的人買太陽鏡是為了耍酷,有的是不想讓人認識自己,有人可能是眼鏡腫了想折一下。所以,我們做業務的,一定要想到自己也是客戶的顧問,我們是滿足客戶需求的,不是單純的推銷產品。

6、 輕易地給客戶下結論

我一親威在阿聯酋,他的一個客戶準備要2000個鐵的檔櫃,讓我幫她在國內找貨源,要求是:高1320,厚450,寬610,0.8的板,可拆裝的。我一聽很高興,憑我做銷售這麼多年的經驗,沒有問題。但事實上並不是我相像的那麼容易,對櫃子這東西一點都不瞭解,打開阿裡,點開了幾家公司的聯繫方式,打電話過去,大部份是業務人員接的,因貨是出口,要從天津、上海或深圳出發,但我人在成都,所以找的工廠都是上海、深圳、蘇州、天津那一塊的企業,媽的,說來有些氣人,有一半的業務員當聽到我是成都的,都像用異樣的聲音問我問題,好像我是騙子一樣,更有一個傢伙,是個女的,聽到我說是成都的,叭的一聲就把電話掛了,說:“太遠了,我們不做”。你們想一想,這些怎麼能做好銷售。銷售人員不專業讓公司損失的利潤,雖然我沒有計算,但我相信不會少。

業務人員不瞭解真實的情況下,永遠不要給客戶下結論,這一點我發現很多業務員都會犯這個錯誤,跟客戶溝通後,或初次看一眼客戶的表情就下結論:“這傢伙一看就知道沒有錢,多半不會買,只是隨便問問的;這傢伙是不是來打探資訊的?”業務員如有這樣的想法,就算非常想買,也不會買你的,會對你及你所在的公司痛恨一輩子。尤其是新業務人員,經常會這樣,其實,成功的銷售人員,完成一次訂單都會經歷兩個過程,一個是心裡成交,第二個是現實成交。成功的銷售人員在與客戶見面之前,在心裡就認為一定能成交的,與他們見面聊聊,只是想讓他們對我們更瞭解。有句話叫:“老將出馬,一個頂三”,其實“老將”的經歷固然比新手多一些,但其中更重要的是,老將沒出馬之前就知道對方那小子一定不是我對手,打兩回合就把他搞定。

所以,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接到客戶的電話,不管他是否要買你的東西,都把他當作你的客戶。都要認真對待,客戶買你的,固然有買你的道理,沒有買你的也有他沒買的理由,就算現在沒有買,不一定將來就不會買,就算是他買不起,不一定他周圍的朋友買不起。現實中有大量五音不全的人購買鋼琴充門面,從不翻書的一些人購買大量的書裝著有學問,有很多開賓士的人卻穿著布鞋。 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不要隨便地給客戶下結論,認真的聽客戶的問話,分析他的需求。

7、 忽略了老客戶

我在北京華聯卡西歐買了一塊表,戴了三個月,因為一開始買的時候時間都是設置好的,我當時也沒去管其它的,忽然有一天我發現我忘了怎麼設置了,搞了半天都沒弄出來。我抽了一個週末,陪朋友逛街時路過華聯,我就進去,順便想給我的朋友也買一個,我走到櫃檯前對賣表的營業員說:“小姐,三個月前我在你那買了塊手錶,我忘了怎麼設置了,麻煩你告訴我一下”。當時,剛好有兩位客人過來看表,她說了句:“好,你稍等一下”,我就在那等,我是從中午1:45一直等到3:20,她只顧介紹他的表給其它人,沒有時間理我,我終於發火了,當著他們客戶的面,說:“你們卡西歐怎麼這樣,賣了東西就不管人了,而且用了三個月,表面就花了,我問個怎麼樣設置,就等了近2個小時”。其它客戶當聽到我這樣說時,都走了。其實他給我講一下最多也就1分鐘,而且我還可以再買一支,還能夠幫她說幾句好話。我們都知道的,當我們在買某樣東西,剛好有其他人在這買過同樣的產品,他的一句話對我們來說比業務人員講所有的話都管用。

現實當中,我們好多業務人員,幹了很多年,還像新入行那樣,天天都在找客戶,這個不是說他的業務能力有多差,我很負責人地告訴你,大部份原因是你忘記了你的老客戶,世界上有名的銷售大師,吉尼斯世界記錄的保持者,喬吉拉德先生告訴他的老客戶:不管在何時何地,當我再次遇到你,我會放下我手上任何工作向您打招呼,為您提供服務。很多業務人員一聽到服務,就想到是公司的事,或想到又要花錢,其實大家想一想,如果當時那位卡西歐的銷售小姐如停下手中的活,走過來說,您好,您用的手有什麼問題嗎?需要我幫忙嗎?這話讓想要買的人聽到,心裡是不是對這家公司非常信任?認為這是一家非常負責任的公司,產品一定也非常不錯,所以,下次如你的老客戶過來,你一定要隆重向大家介紹,感謝他買了你的東西,逢年過節的時候給你的客戶發一張卡片,或發一條短信問候,相信你的銷售業績會越來越高。

8、 過於專業

我說的是業務人員輕易地出作讓步,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去買衣服,某天,你到一家店裡去買衣服,看到一件上衣,自己很滿意,標價是580塊,我們中國人都喜歡討價還價的,這個時候殺價已成為自然而然的事,如這時你問那個賣衣服的小妹,說:“小姐,這件上衣,300塊我就買”那個小妹也像上面說的那個營業員一樣,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回答你說:“好,賣給你吧,那邊去交錢”。你會怎麼樣?“上當了,應該多殺點,這衣服也就值150塊”,你就趁著付款的時間逃了。我們換個位置再思考一下,如你是賣衣服的那個小妹,客戶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買下來,你也會想:“喲,真可惜,早知道我就報高點!”

再回到我們自己的公司,如果老總告訴市場部全體人員,我們這套沙發,原價是5000的,如果客戶實在是要少,就可打9折,你猜怎麼著?大家都是9折成交的,你想一下,9折後是4500跟5000有什麼差距嗎?買得起5000塊沙發的還在乎你這500塊錢嗎?我現在不是在講價格分析,但講至這裡,不得不提的是:客戶在選定某家公司具體產品的時候,談價只是一種面子,能少一分就少一分錢,或在老闆與同事面前炫耀自己,顯示自己的專業。這個時候,給對方一個臺階,讓他很有面子,他也就不好意思再去砍這點錢了。想一想,每套沙發多500,那麼100套呢?1000套呢?每個業務員都知道這個道理,你認為一年能給你們公司多帶來多少利潤?

5、 忽略了客戶正真的需求

有一天,一老太太走進一家水果店,問老闆,“這個李子怎麼樣”?老闆說,又大又甜,新鮮的。老太太什麼都沒買,又走到另外一家水果店問了同樣的一句話,老闆還是同樣回答,老太太還是走了,就這樣,老太太看了好幾家水果店,最後還是什麼都沒買,其中一個水果店的老闆很納悶地問,我看你走了好幾家水果店了,您到底想買點什麼呢?老太太回答說:“我兒媳婦懷孕了,想吃酸李子,所以我就出來看看有沒有在賣”。老闆恍然大悟。

我們很多銷售人員非常瞭解自己的產品、市場的情況。這本身是件好事,很多公司招聘銷售人員的時候,對產品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跟客戶溝通的時候,大部份都在談自己的產品如何的好,如何的出色,忽略了客戶真正的需求。有句話講得非常好,幫助別人買東西比推銷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比更容易。我們做業務的是客戶與公司的中間人,很多業務人員只記得自己代表的是公司,卻忘了自己其實也是客戶的顧問,有時候顧客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正如沒有出洗衣機的時候,人們也沒有誰想到要買那洗衣機,就算是同樣的產品,購買的目的也會不一定,如,有的人買太陽鏡是為了耍酷,有的是不想讓人認識自己,有人可能是眼鏡腫了想折一下。所以,我們做業務的,一定要想到自己也是客戶的顧問,我們是滿足客戶需求的,不是單純的推銷產品。

6、 輕易地給客戶下結論

我一親威在阿聯酋,他的一個客戶準備要2000個鐵的檔櫃,讓我幫她在國內找貨源,要求是:高1320,厚450,寬610,0.8的板,可拆裝的。我一聽很高興,憑我做銷售這麼多年的經驗,沒有問題。但事實上並不是我相像的那麼容易,對櫃子這東西一點都不瞭解,打開阿裡,點開了幾家公司的聯繫方式,打電話過去,大部份是業務人員接的,因貨是出口,要從天津、上海或深圳出發,但我人在成都,所以找的工廠都是上海、深圳、蘇州、天津那一塊的企業,媽的,說來有些氣人,有一半的業務員當聽到我是成都的,都像用異樣的聲音問我問題,好像我是騙子一樣,更有一個傢伙,是個女的,聽到我說是成都的,叭的一聲就把電話掛了,說:“太遠了,我們不做”。你們想一想,這些怎麼能做好銷售。銷售人員不專業讓公司損失的利潤,雖然我沒有計算,但我相信不會少。

業務人員不瞭解真實的情況下,永遠不要給客戶下結論,這一點我發現很多業務員都會犯這個錯誤,跟客戶溝通後,或初次看一眼客戶的表情就下結論:“這傢伙一看就知道沒有錢,多半不會買,只是隨便問問的;這傢伙是不是來打探資訊的?”業務員如有這樣的想法,就算非常想買,也不會買你的,會對你及你所在的公司痛恨一輩子。尤其是新業務人員,經常會這樣,其實,成功的銷售人員,完成一次訂單都會經歷兩個過程,一個是心裡成交,第二個是現實成交。成功的銷售人員在與客戶見面之前,在心裡就認為一定能成交的,與他們見面聊聊,只是想讓他們對我們更瞭解。有句話叫:“老將出馬,一個頂三”,其實“老將”的經歷固然比新手多一些,但其中更重要的是,老將沒出馬之前就知道對方那小子一定不是我對手,打兩回合就把他搞定。

所以,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接到客戶的電話,不管他是否要買你的東西,都把他當作你的客戶。都要認真對待,客戶買你的,固然有買你的道理,沒有買你的也有他沒買的理由,就算現在沒有買,不一定將來就不會買,就算是他買不起,不一定他周圍的朋友買不起。現實中有大量五音不全的人購買鋼琴充門面,從不翻書的一些人購買大量的書裝著有學問,有很多開賓士的人卻穿著布鞋。 所以我們在工作中,不要隨便地給客戶下結論,認真的聽客戶的問話,分析他的需求。

7、 忽略了老客戶

我在北京華聯卡西歐買了一塊表,戴了三個月,因為一開始買的時候時間都是設置好的,我當時也沒去管其它的,忽然有一天我發現我忘了怎麼設置了,搞了半天都沒弄出來。我抽了一個週末,陪朋友逛街時路過華聯,我就進去,順便想給我的朋友也買一個,我走到櫃檯前對賣表的營業員說:“小姐,三個月前我在你那買了塊手錶,我忘了怎麼設置了,麻煩你告訴我一下”。當時,剛好有兩位客人過來看表,她說了句:“好,你稍等一下”,我就在那等,我是從中午1:45一直等到3:20,她只顧介紹他的表給其它人,沒有時間理我,我終於發火了,當著他們客戶的面,說:“你們卡西歐怎麼這樣,賣了東西就不管人了,而且用了三個月,表面就花了,我問個怎麼樣設置,就等了近2個小時”。其它客戶當聽到我這樣說時,都走了。其實他給我講一下最多也就1分鐘,而且我還可以再買一支,還能夠幫她說幾句好話。我們都知道的,當我們在買某樣東西,剛好有其他人在這買過同樣的產品,他的一句話對我們來說比業務人員講所有的話都管用。

現實當中,我們好多業務人員,幹了很多年,還像新入行那樣,天天都在找客戶,這個不是說他的業務能力有多差,我很負責人地告訴你,大部份原因是你忘記了你的老客戶,世界上有名的銷售大師,吉尼斯世界記錄的保持者,喬吉拉德先生告訴他的老客戶:不管在何時何地,當我再次遇到你,我會放下我手上任何工作向您打招呼,為您提供服務。很多業務人員一聽到服務,就想到是公司的事,或想到又要花錢,其實大家想一想,如果當時那位卡西歐的銷售小姐如停下手中的活,走過來說,您好,您用的手有什麼問題嗎?需要我幫忙嗎?這話讓想要買的人聽到,心裡是不是對這家公司非常信任?認為這是一家非常負責任的公司,產品一定也非常不錯,所以,下次如你的老客戶過來,你一定要隆重向大家介紹,感謝他買了你的東西,逢年過節的時候給你的客戶發一張卡片,或發一條短信問候,相信你的銷售業績會越來越高。

8、 過於專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