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牛城尋香記——平凡知真味(邢臺霍師傅刀削麵)

這幾天關注的楠哥的人紛紛打來電話, 指責我身為牛城百姓, 為何不發發自己家鄉的東西, 非要整天在這裡扯天扯地扯犢子。

楠哥痛腚思痛, 決定痛改前非!可我大邢臺文化底蘊深厚, 地大物博物產豐盈(又犯四字成語的病了)一時間不知從何說起, 恰好昨天來了一個外地朋友問楠哥:“你們邢臺有什麼好吃的?”好的!楠哥決定做一個牛城尋香記, 把我大牛城的各色名吃推列出來, 供外地吃貨瞻仰, 本地吃貨品鑒, 當然楠哥于饕餮一道說不上有多精通, 還希望大家集思廣益獻計獻策, 讓本系列具有完整性和權威性。

楠哥記得馮鞏曾經在電影《沒事偷著樂》裡有句經典臺詞:“這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這飯, 飯裡最好吃的就這面。 ”既然說面, 就先從我們牛城人家喻戶曉的霍師傅刀削麵談起吧。

這個霍師傅可不是拳打俄羅斯大力士的霍元甲師傅, 可在邢臺這位霍師傅的名氣卻一點不比那個霍師傅小。 霍師傅刀削麵落戶邢臺二十多年, 美名早就享譽牛城, 但凡與人提及, 無人不知。 小小一碗刀削麵緣何引得大家垂涎而來?且聽楠哥細細道來。

早些年間, 霍師傅的攤子是在十二中裡邊那條街, 那時候的人就烏央烏央的, 有一次楠哥路過這條街, 看到被堵的水泄不通, 還以為出了什麼交通事故, 費盡全力擠進去, 原來是吃面的太多。

後來就轉戰到團結路上, 地方寬敞了, 可由於名氣實在太大, 每天一到飯點還得排隊等面。 這小小一碗刀削麵究竟為何有如此魔力, 楠哥在仔細研究霍師傅刀削麵的秘密後, 最後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就是這面要筋道。 聽說霍師傅每天淩晨開始和麵, 面水比例嚴格, 揉面力道均勻。 如若不然, 不是沾刀斷條就是生硬的無法消化。 且霍師傅和麵絕不添加任何添加劑,

這霍師傅祖籍山西, 早就習得山西勁面王制面工藝, 面是乾乾淨淨吃的就是這份手藝。 所以他家的削麵削麵吃起來, 爽口筋道, 餘口回香。

第二便是鹵要鹹香。 霍師傅家的刀削麵只有一種鹵, 用切碎的新鮮豬肋條加上黃豆、蒜苔、大蔥、麵醬一起炒熟, 然後慢火熬制兩三小時, 那股香味, 你是一進店門便撲鼻而來的, 肉的鮮香, 蒜苔的清香, 黃豆和麵醬的醬香, 三香合一, 加以秘制調料, 是不是感覺有點饑腸轆轆了?

第三也是最有特色的算是這刀削麵裡的削。霍師傅削出的面中間厚兩邊薄,形似柳葉,每每有人來吃,鍋前的削麵師傅一雙靈巧的手上下翻飛,然後一片片面條在鍋中似銀魚戲水如乳燕歸巢,端的是好看極了,面還沒吃到口,人先看醉了。

有了這三點,霍師傅刀削麵自然是名聲大振,每日食客紛至遝來,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販夫走卒,面中或加個鹵蛋添根香腸,食量大些的還可以加個火燒面湊幾個涼菜。吃飽後一碗麵湯下肚原湯化原食,舒坦。

霍師傅刀削麵,面不金貴,金貴的是吃面的滋味。

行文至此,楠哥不禁感覺饑腸轆轆(有些饞了),算了不寫了,先吃碗霍師傅刀削麵去!

本條為楠哥原創,抄襲必究 !

第三也是最有特色的算是這刀削麵裡的削。霍師傅削出的面中間厚兩邊薄,形似柳葉,每每有人來吃,鍋前的削麵師傅一雙靈巧的手上下翻飛,然後一片片面條在鍋中似銀魚戲水如乳燕歸巢,端的是好看極了,面還沒吃到口,人先看醉了。

有了這三點,霍師傅刀削麵自然是名聲大振,每日食客紛至遝來,上至達官貴人下到販夫走卒,面中或加個鹵蛋添根香腸,食量大些的還可以加個火燒面湊幾個涼菜。吃飽後一碗麵湯下肚原湯化原食,舒坦。

霍師傅刀削麵,面不金貴,金貴的是吃面的滋味。

行文至此,楠哥不禁感覺饑腸轆轆(有些饞了),算了不寫了,先吃碗霍師傅刀削麵去!

本條為楠哥原創,抄襲必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