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天津一汽進入深度調整期:夏利品牌被“雪藏” 駿派成為自救關鍵

每經記者 趙成 每經編輯 楊翼

近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 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中稱, 由於公司產品結構升級調整的步伐未能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要求, 公司產銷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為此, 有分析指出, 一汽夏利已錯過了太多機會, 與10年前國內汽車市場的“魚龍混雜”相比, 現在已經進入“超通貨”時代了, 市面上各種品牌各種車型著實令人眼花繚亂。 在各細分市場接近“天花板”之時, 一汽夏利憑藉駿派品牌殺出一條血路難度較大。

●“夏利”品牌進入深度調整期

乘聯會資料顯示,

1~4月, 一汽夏利累計銷量為8019輛, 與去年同期1.4萬輛的銷量相比, 同比降幅達42.1%。 其中, 夏利、威系列、駿派累計銷量分別為4004輛、525輛和3490輛, 同比降幅分別為26.1%、79.4%和55.5%。

記者發現, 與銷量大幅下滑相伴的則是產量大幅縮水。

截至今年4月, 一汽夏利累計產量為9028輛, 同比降低29.06%;其中, 駿派A70、威樂、威姿、夏利N3等車型在4月的產量均為0輛, 而一汽夏利旗下唯一一款SUV車型——駿派D60在4月的產量也僅為3輛。

為此, 經過長時間內部平衡, 一汽夏利進行了深度調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 夏利品牌主要供應計程車市場;威系列徹底退出市場;同時, 駿派系列成為一汽夏利的“絕對主力”。

“駿派系列旗下未上市新車現已達到5款, 而到2020年, 企業將向市場累計投放10餘款駿派品牌的新車。

”王志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

《問詢函的回復》顯示, 今年一汽夏利將投入約9.1億元用於技術改造項目和更新改造項目。 其中, GA4GA系列發動機技術升級改造專案、夏利N7轎車項目、夏利一工廠工藝調整及廠區改造項目、駿派D60新車生准項目以及駿派A70新車生准項目均已完工。

對此, 王志平表示, “但我們絕不會丟掉夏利這個品牌, 未來會將夏利品牌雪藏一段時間, 車型也還會有少量生產, 但主要是針對地方的計程車市場。 ”

他進一步表示, “儘管夏利品牌有很高的社會知名度, 但由於長期從事低端車型的生產製造, 給大家造成了低端化的固有印象, 美譽度方面有所欠缺, 同時其產品也已經不符合當下消費升級的大趨勢,

從而對一汽夏利的整體銷量產生了影響。 ”

●駿派品牌盈利能力受質疑

記者在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 一汽夏利整體銷量從2012年便開始出現下滑, 且下滑趨勢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

從2012年至2015年, 一汽夏利的年銷量分別為18.5萬輛、13.5萬輛、7.2萬輛和6.4萬輛, 而2016年的累計銷量則僅為3.7萬輛, 同比降幅為43.3%。

由此直接導致企業利潤大幅跳水。 一汽夏利2013年和2014年分別虧損4.79億元和16.59億元, 2015年其扣非淨利潤則為-11.82億元, 而2016年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6.76億元, 同比下降 41.86%。

由此不難看出, 扭虧為盈是一汽夏利的當務之急。

也正是基於此, 一汽夏利在今年4月舉辦的上海國際車展期間發佈了名為“駿馳計畫”的全新品牌規劃。 根據該計畫, 未來3年內, 駿派品牌將連續投放涵蓋轎車、SUV、旅行車以及新能源車在內的10餘款產品系列,

完善其產品矩陣。

對此, 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田聰明也公開表示, “2017~2020年, 駿派品牌將通過新品驅動、技術升級、品質提升、行銷變革‘四大引擎’引領駿派品牌早日成為主流家用車知名品牌。 ”

在中融創投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鶴看來, 一汽夏利很難憑藉駿派這一品牌實現自救。

“駿派品牌並不是完全獨立的, 仍然是一汽夏利在做, 而該企業連夏利品牌的問題還沒有很好地解決, 因此很難說駿派不會重蹈夏利的覆轍。 ”曹鶴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一般而言, 年銷量達到5萬輛, 企業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 如果駿派賣不到這個程度,

企業很難扭虧為盈。 ”

資料顯示, 去年, 駿派品牌累計銷量為1.7萬輛, 占一汽夏利整體銷量的45.1%;其中駿派A70累計銷量為4333輛, 駿派D60累計銷量為1.2萬輛, 同比下滑78.1%。

除此之外, 記者發現, 主打7萬~15萬元價格區間的駿派品牌, 與同在“一汽大自主”框架下的一汽奔騰品牌有頗高重合度。

對此, 王志平表示, 儘管二者都是在“一汽大自主”框架下誕生的, 但兩個品牌所針對的細分市場還是有所區別。

他進一步表示, “中國市場很大, 對市場的精細化研究是大勢所趨, 而無論是從產品設計還是產品價格, 駿派品牌將更加貼近年輕消費市場, 如何能夠俘獲年輕消費者的心, 則是駿派品牌首要考慮的問題。 ”

對此, 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認為, “即便市場規模再大,機會也不會永遠等著企業。現在主流的國產自主品牌其產品性價比越來越高,足以說明他們的研發能力、製造能力、銷售能力以及行銷手段均達到了很高的水準,這對於規模較小、銷售網路不暢、投資者興趣不大、消費者對品牌不瞭解的車企而言,將會逐漸進入惡性循環當中,市場也不會為其留有過多的發展空間。”

“即便市場規模再大,機會也不會永遠等著企業。現在主流的國產自主品牌其產品性價比越來越高,足以說明他們的研發能力、製造能力、銷售能力以及行銷手段均達到了很高的水準,這對於規模較小、銷售網路不暢、投資者興趣不大、消費者對品牌不瞭解的車企而言,將會逐漸進入惡性循環當中,市場也不會為其留有過多的發展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