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扇的原型:一代名妓李香君

她是一場十裡桃花悲劇愛情的女主角, 她是一代錚錚烈骨真情愛國的演繹者。

她, 就是一代名妓——李香君。

李香君生於明末清初,

本姓吳。 其父是一員武將, 因身陷東林黨與魏忠賢閹黨之爭被治罪而家道敗落, 導致她不得不自幼漂泊異鄉。 八歲時, 她被秦淮名妓李貞麗收養, 遂改姓李, 名香, 別號李香君。

在養母李貞麗的培養之下, 李香君很快習學技藝, 音律詩詞、絲竹琵琶、吹拉彈唱, 她無一不通。 尤其是她歌喉圓潤, 擅長彈唱《琵琶記》, 卻又輕易不唱與人聽。 當時南京妓女有所謂“秦淮八豔”之稱, 李香君就是其中之一。

本來, 李香君在其中並不是姿色最佳, 只因清初著名戲曲作家孔尚任以她為原型, 創作出一部傳奇劇本《桃花扇》, 傳頌開來, 李香君便成了“秦淮八豔”當中最著名的一個。 以至於, 因她身材小巧玲瓏, 皮膚白皙, 聰慧俊俏, 人們愛稱她為“香扇墜”,

許多士人爭著以能和她見上一面為榮。

濃情蜜意

《桃花扇》寫的是名妓李香君與東林名士侯方域的愛情故事。 但不同於一般專寫男女愛情、悲歡離合俗套的文藝作品, 此以東林黨和魏忠賢閹黨之爭為背景, 實際書寫的, 是南明朝廷腐敗、頹勢已成、無可挽救狀況下,

一心忠於明朝而不甘心受異族統治的人們, 還在做的殊死鬥爭。

按照《桃花扇》中所介紹, 李香君是秦淮名妓, 侯方域是明末複社文人。 兩人在國破家亡之際一見鍾情, 除了男才女貌外, 更多的是民族氣節的相投。 李香君傾慕侯方域的, 不僅是他的才華橫溢, 更因為他是反對閹黨的複社名流。

之所以取名為《桃花扇》, 出自的典故, 是兩人定情時, 侯方域送給香君的一把詩扇。 扇上題詩寫道:

夾道朱樓一徑斜, 王孫初禦富平車。

清溪盡種辛夷樹, 不及東風桃李花。

此詩盛讚了香君的美好韶華與高潔之品。 富平車, 指追求香君的王孫公子眾多;桃李花, 讚美李香君的才貌出眾;“清溪盡種”, 指芬芳馥鬱的辛夷樹, 怎麼也比不上李香君那宛若東風中盛開的“桃李花”。

這種贈詩, 可謂一舉兩得, 一方面展示了自己的才華, 另一方面又讚美了戀人, 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足以讓對方感到快樂。

但歡喜總是短暫的。 故事的後來, 是他二人雖然度過了一段蜜月春宵, 但為時不長就被迫離散, 天各一方。

分歧漸生

彼時的社會風氣是, 名士要獨佔所鍾愛的妓女, 就要出錢辦一種叫“梳攏”的隆重儀式, 既是對所愛妓女的尊重, 也是給妓女養母的一筆酬金。

可是, 李香君身價很高, 而且梳攏時必然要邀請眾多名流雅士, 這也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而當時侯方域是來京趕考的,身上沒有那麼多錢為李香君“梳攏”。雖然李香君認為“窮不妨”,可侯方域為了尊重愛人、也為了順應社會風俗,故向楊龍有借錢,結果當然是事情辦得很順利。

可這一場才子抱得美人歸的故事,竟為日後兩人的悲劇關係,埋下了伏筆。

《桃花扇》第七出《卻奩》寫道,侯方域後來才知,為李香君“梳攏”的錢,不是楊龍有替他出的,而是阮大鉞轉托楊龍有給出的銀兩。這阮大鉞本是魏忠賢閹黨一夥,之所以主動出錢給侯方域,是想讓侯方域替他向當時主政大臣東林黨人陳貞慧說情。

本來侯方域與阮大鉞的政治立場是截然對立的,但自此事件之後,侯方域的態度卻發生了轉變,成了“原來如此,俺看圓海(阮大鉞)情辭迫切,亦覺可憐。就便真是魏黨,悔過來歸,亦不可絕之太甚,況罪有可原乎”。這分明是猶豫之中認為未嘗不可以接受。

可知道真相的李香君,卻與侯方域截然相反。她的態度十分堅決,憤怒地說:“官人是何等說話,阮大鋮趨附權奸,廉恥喪盡;婦人女子,無不唾駡。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處於何等也?”甚至於,她為證清明、不與惡人同流合污,竟賣掉心愛的珠寶首飾,又向姐妹們借來不少,總算是湊夠數還上了錢。

但這一事件,也成了兩人愛情悲劇的開始。

血濺桃花扇

不久,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新朝,阮大鋮做了兵部侍郎。一時得道後,阮大鋮開始清除異己。正因此前“梳攏事件”討好對方不成反被羞辱,侯方域成為了他的清算目標之一。

無奈之下,為了保命,侯方域只得遠走高飛投奔史可法,雖然不舍李香君,兩人也只好暫時分離。

李香君這裡,則是閉門謝客,言詞拒絕了所有趁機惦記她的客人,可僉都禦史田仰想收她為侍妾。為了報復,阮大鋮竟極力促辦將李香君送給田仰為妾,既可討好田仰,又可拆散侯李這對鴛鴦。

結果,阮大鋮先用重金行聘,遭拒絕後,又用花轎逼嫁。走投無路下,李香君被逼欲撞牆自盡,鮮血點點滴滴濺落在侯方域所贈的扇面上。幸好,昏迷不醒的李香君傷重經搶救無礙,強取不成的田仰無奈只得離開南京。而楊龍有就著扇面上的血跡,稍作點染,畫成一幅桃花圖,題名“桃花扇”,交還給李香君。

可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香君以死抗爭逼嫁之後,又值阮大鉞大肆抓捕迫害東林黨人。侯方域被捕入獄,李香君也被迫選送入宮。後來,李香君萬念俱灰,出家為尼,侯方域也出家為僧。

據考證,真實的侯李二人此生再也沒有見過面。明朝國滅後,這一場轟動世人的愛情,也就此悲戚落幕,成為世人傳頌的經典傳說。

抗日戰爭初期,因極其欣賞李香君的民族氣節,林語堂先生曾為李香君題詩一首:

香君一個娘子,血染桃花扇子;

氣義照耀千古,羞殺鬚眉漢子;

香君一個娘子,性格是個蠻子;

懸在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

如今天下男子,誰複是個蠻子;

大家朝秦暮楚,成個什麼樣子;

當今這個天下,都是騙子販子;

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亂子。

同樣,後人也多對李香君有“見識卓異,風骨凜然”的評價。她能夠不貪富貴,敢愛敢恨,對愛情忠貞;她能夠深明大義,不畏權貴,對民族忠勇。

一個青樓女子,能夠怒懟閹黨迫害,誓死抗爭,血濺桃花扇。性格如此剛烈,境界如此崇高,真是愧煞鬚眉。

作者:李澤田

投稿郵箱:kaiwind123@sina.com

一經採用支付豐厚稿酬

而當時侯方域是來京趕考的,身上沒有那麼多錢為李香君“梳攏”。雖然李香君認為“窮不妨”,可侯方域為了尊重愛人、也為了順應社會風俗,故向楊龍有借錢,結果當然是事情辦得很順利。

可這一場才子抱得美人歸的故事,竟為日後兩人的悲劇關係,埋下了伏筆。

《桃花扇》第七出《卻奩》寫道,侯方域後來才知,為李香君“梳攏”的錢,不是楊龍有替他出的,而是阮大鉞轉托楊龍有給出的銀兩。這阮大鉞本是魏忠賢閹黨一夥,之所以主動出錢給侯方域,是想讓侯方域替他向當時主政大臣東林黨人陳貞慧說情。

本來侯方域與阮大鉞的政治立場是截然對立的,但自此事件之後,侯方域的態度卻發生了轉變,成了“原來如此,俺看圓海(阮大鉞)情辭迫切,亦覺可憐。就便真是魏黨,悔過來歸,亦不可絕之太甚,況罪有可原乎”。這分明是猶豫之中認為未嘗不可以接受。

可知道真相的李香君,卻與侯方域截然相反。她的態度十分堅決,憤怒地說:“官人是何等說話,阮大鋮趨附權奸,廉恥喪盡;婦人女子,無不唾駡。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處於何等也?”甚至於,她為證清明、不與惡人同流合污,竟賣掉心愛的珠寶首飾,又向姐妹們借來不少,總算是湊夠數還上了錢。

但這一事件,也成了兩人愛情悲劇的開始。

血濺桃花扇

不久,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吊死煤山,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新朝,阮大鋮做了兵部侍郎。一時得道後,阮大鋮開始清除異己。正因此前“梳攏事件”討好對方不成反被羞辱,侯方域成為了他的清算目標之一。

無奈之下,為了保命,侯方域只得遠走高飛投奔史可法,雖然不舍李香君,兩人也只好暫時分離。

李香君這裡,則是閉門謝客,言詞拒絕了所有趁機惦記她的客人,可僉都禦史田仰想收她為侍妾。為了報復,阮大鋮竟極力促辦將李香君送給田仰為妾,既可討好田仰,又可拆散侯李這對鴛鴦。

結果,阮大鋮先用重金行聘,遭拒絕後,又用花轎逼嫁。走投無路下,李香君被逼欲撞牆自盡,鮮血點點滴滴濺落在侯方域所贈的扇面上。幸好,昏迷不醒的李香君傷重經搶救無礙,強取不成的田仰無奈只得離開南京。而楊龍有就著扇面上的血跡,稍作點染,畫成一幅桃花圖,題名“桃花扇”,交還給李香君。

可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香君以死抗爭逼嫁之後,又值阮大鉞大肆抓捕迫害東林黨人。侯方域被捕入獄,李香君也被迫選送入宮。後來,李香君萬念俱灰,出家為尼,侯方域也出家為僧。

據考證,真實的侯李二人此生再也沒有見過面。明朝國滅後,這一場轟動世人的愛情,也就此悲戚落幕,成為世人傳頌的經典傳說。

抗日戰爭初期,因極其欣賞李香君的民族氣節,林語堂先生曾為李香君題詩一首:

香君一個娘子,血染桃花扇子;

氣義照耀千古,羞殺鬚眉漢子;

香君一個娘子,性格是個蠻子;

懸在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

如今天下男子,誰複是個蠻子;

大家朝秦暮楚,成個什麼樣子;

當今這個天下,都是騙子販子;

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亂子。

同樣,後人也多對李香君有“見識卓異,風骨凜然”的評價。她能夠不貪富貴,敢愛敢恨,對愛情忠貞;她能夠深明大義,不畏權貴,對民族忠勇。

一個青樓女子,能夠怒懟閹黨迫害,誓死抗爭,血濺桃花扇。性格如此剛烈,境界如此崇高,真是愧煞鬚眉。

作者:李澤田

投稿郵箱:kaiwind123@sina.com

一經採用支付豐厚稿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