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道光皇帝認定是福建廣東漢奸太多鴉☆禁☆片戰爭才敗了?|劉三解

本文是《劉三解·課本沒說的歷史》系列之第十一講。

這個系列, 我會帶你們重溫人教版高中歷史課本。

逐一剖析課本裡說了什麼, 為什麼這麼說。

盡力給大家提供一些新的史料和角度。

音訊為整節課完整內容

點擊收聽

☟☟☟☟

一、清朝皇帝重臣解釋戰敗:漢奸可惡

浙江巡撫劉韻珂奏報:

論者本謂該逆不長陸戰, 而兩年之中, 該逆之略地攻城, 皆在陸路, 且能爬越山嶺, 又有漢奸為之導引, 各處路徑, 較我兵反為熟悉。

翻譯:一般人覺得英國人不擅長陸戰, 沒想到這兩年來人家淨是在陸路攻城掠地, 而且能穿越山嶺, 在漢奸的嚮導之下, 各處的道路比清軍反倒熟悉。

《清實錄·宣宗實錄》:

江蘇巡撫程矞采奏、省城民情靜謐。 現於吳江震澤一帶。 擇要防守。 得旨, 小心防堵, 無漢奸, 英逆不敢輕入。 是以嚴拏漢奸為第一要著。 懍之勉之。

至逆夷全恃漢奸為引導, 不除漢奸, 無以克敵。

據稱乍浦接仗時。 有現充鄉勇之福建同安縣人。 勾引逆夷扒城放火。 此等悖逆凶頑。 殊堪髮指。

翻譯:江蘇巡撫駐蘇州, 英軍未到, 所以報平安, 皇帝囑咐, 嚴防死守, 沒有漢奸引導, 英國人不敢輕易進入內陸, 所以, 第一要務就是, 抓漢奸!

要打贏英國人,就得把自己國家的漢奸都處理乾淨, 說是乍浦之戰時, 有福建同安縣的鄉勇勾結英國人爬城放火, 造成乍浦失守。 這種缺德事兒, 令人髮指。

《鴉片戰爭》(四):

為患者, 外夷止十之二三, 內奸則十之六七。

吳嘉賓《海疆善後疏》:

外患易驅, 內患難弭, 頃沿海奸民, 以亂為利者甚眾, 皆有樂禍輕法之意。 ……以靖內為主, 則外患自息。

兩江總督牛鑒:

攘外必先安內。

二、清政府眼裡哪兒的漢奸最多?

奕經奏報:

曹江以東(浙江東部), 到處漢奸充斥, 商民十有七八。 孰奸孰良, 竟莫能辨。

《清實錄·宣宗實錄》:

即尋常販賣洋貨之人。 其有來自閩粵(福建廣東)。 或非土著者。 均應加倍查察。 設法防維。 勿墮內外交通奸計。

惟廣東漢奸最多。 務須密為佈置。

每年夏秋之交, 閩廣(福建廣東)商船到津,

尤須嚴切稽查等語。 著賽尚阿、訥爾經額、設法嚴查, 以杜漢奸溷跡。

林則徐奏報:

(粵民)貪利亡命, 無不遠赴外洋……而冒險犯法以趨之者, 聞已環集。

琦善奏報:

粵省(廣東)民風, 澆薄而貪, 除業為漢奸者更無庸意外, 其餘亦華夷雜處, 習見為常, 且率多與夷浹洽……若該夷詐行小惠, 妄施機巧, 正恐鹹被誘惑……其勢尤為可慮。 此民情之不堅也……大兵經過, 勢不能無風聲, 漢奸即早為走漏消息, 該夷必先肆倡狂。

奕山奏報:

密查粵省(廣東)情形, 患不在外而在內。 各商因夷以致富, 細民籍夷以滋生。 近海商民, 多能熟悉夷語, 其中狡者布為奸細

防民甚於防寇, 此所謂患不在外而在內者此也。

三、清廷的抓漢奸:只拍蒼蠅不打老虎

乾隆二十二年發佈的《防範外夷規條》又稱《防夷五事》, 主要內容是:

一、禁止外國商人在廣州過冬;

二、外國商人到廣州, 應令寓居洋行, 由行商負責稽查管束;

三、禁止中國人借外商資本及受雇于外商;

四、割除外商雇人傳遞資訊之弊;

五、外國商船進泊黃埔, 酌撥營員彈壓稽查。

到道光年間全部成為具文,因為本來就很難實施,貿易是沿海中國人的生命線,所以戰爭一邊進行,買賣一樣照做。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但他們並未缺乏食物,行商、漢語教習和從前的僕役經常偷偷送來麵包、家禽、羊肉、雞蛋、食油和食糖。(廣州林則徐圍困商館斷絕供應之後)

《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

出重價買豬羊牛只,圖利奸民及貧苦之人,亦肩挑瓜果蔬筍等,向鼓浪嶼岸邊昂價售賣。(廈門被佔領之後)

《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

奉調之初,沿途劫掠……抵粵之後,券駑紛擾,兵將不相見,遇避難百姓,指為漢奸,攘奪財務,校場中互為格鬥,日有積屍。(清軍調來的客軍如此抓漢奸)

梁廷楠《夷氛聞記》:

散佈旗兵,滿城捉路人作漢奸,付邑宰監拷掠,不容置辯。”(鎮江駐防八旗如此抓漢奸)

《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

在城上開炮開槍,擊殺貧民,指為漢奸。(鎮江的青州八旗如此殺漢奸)

中國史學會:《鴉片戰爭》(一):

我們在這裡要提及的是所有有關那些可憐的夷人的重要國家文件都是很細心地傳到了內閣成員的手裡,但是由誰傳遞的我們不能說出來。這些先生們給我們的情報是如此之準確,後來我們與廣州獲得的各種檔相比較,竟發現沒有一絲一毫的出入。(英國人讚歎他們收買的高層間諜的情報準確性)

真正能夠影響戰爭進程的漢奸們,真的得到懲治了嗎?

到道光年間全部成為具文,因為本來就很難實施,貿易是沿海中國人的生命線,所以戰爭一邊進行,買賣一樣照做。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但他們並未缺乏食物,行商、漢語教習和從前的僕役經常偷偷送來麵包、家禽、羊肉、雞蛋、食油和食糖。(廣州林則徐圍困商館斷絕供應之後)

《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

出重價買豬羊牛只,圖利奸民及貧苦之人,亦肩挑瓜果蔬筍等,向鼓浪嶼岸邊昂價售賣。(廈門被佔領之後)

《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

奉調之初,沿途劫掠……抵粵之後,券駑紛擾,兵將不相見,遇避難百姓,指為漢奸,攘奪財務,校場中互為格鬥,日有積屍。(清軍調來的客軍如此抓漢奸)

梁廷楠《夷氛聞記》:

散佈旗兵,滿城捉路人作漢奸,付邑宰監拷掠,不容置辯。”(鎮江駐防八旗如此抓漢奸)

《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

在城上開炮開槍,擊殺貧民,指為漢奸。(鎮江的青州八旗如此殺漢奸)

中國史學會:《鴉片戰爭》(一):

我們在這裡要提及的是所有有關那些可憐的夷人的重要國家文件都是很細心地傳到了內閣成員的手裡,但是由誰傳遞的我們不能說出來。這些先生們給我們的情報是如此之準確,後來我們與廣州獲得的各種檔相比較,竟發現沒有一絲一毫的出入。(英國人讚歎他們收買的高層間諜的情報準確性)

真正能夠影響戰爭進程的漢奸們,真的得到懲治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