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首家一站式聽力言語診療康復中心在滬成立

釩釩剛滿2歲, 小嘴咿咿呀呀地往外蹦詞———“媽媽”“阿姨”“爸爸”……釩釩媽聽著很感慨, 這是一個雙側耳聾的寶寶。 出生不久, 釩釩就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並找到新華醫院開始接受言語康復訓練。

戴上人工耳蝸並不是治療的終點, 只有言語康復, 才能讓“耳蝸寶寶”和日益增加的“耳蝸老人”真正回歸正常生活。 昨天, 新華醫院宣佈與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醫學院合作成立新華—渥太華聽力言語診療康復中心。 這個全國首家一站式聽力言語診療康復中心, 希望能夠填補耳蝸植入後的“最後一公里”。

戴上耳蝸不是終點,

言語康復不可或缺

釩釩出生後不久就被確診為雙側耳聾。 在一家三甲醫院, 他接受了雙側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去年10月, 在度過手術後最初的疼痛期後, 戴上兩個耳蝸的釩釩回到這家醫院, 醫生給他打開耳蝸, 調試音量。 釩釩第一次聽見世界的聲音。

“接著怎麼辦, 我們有些茫然。 ”釩釩媽說, 孩子戴上耳蝸並不適應, “也許是突然有聲音了, 他並不習慣, 會去拉拽, 甚至會感覺有點吵。 ”

戴上耳蝸不是治療的終點, 醫生告訴記者, 人類產生言語分三環節, 第一環節是聲音的傳入, 第二環節是大腦處理聽覺信號整合成語言符號, 第三環節是言語產生, 由此可見, 言語康復不可或缺。 “理想的狀態是, 醫院在植入耳蝸前就告訴這些家庭,

如何訓練孩子發音, 在植入耳蝸後, 馬上跟進言語康復訓練。 ”新華醫院康復科主任杜青告訴記者。

我國0至6歲聽力殘疾兒童約13.7萬人。 2002年起, 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專案, 統計顯示, 全國篩查率約為77.4%, 上海已達98%。 新生兒聽力篩查普及、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技術的進步, 讓很多先天性聽力障礙的孩子有了“聽得到、能夠說”的機會, 他們得以回歸普通教育體系。 2012年前, 上海聾校每年新生人數約在五六十人, 如今, 年入學人數降到5人以內。

這些有聽障的孩子在普通教育體系內過得好不好, 有沒有真正融入社會?這一直是國際上聽力言語診療康復工作者的一大核心任務。 上海新華醫院的一群醫務人員也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希望像釩釩媽這樣的家長在尋找言語康復訓練時不再“求醫無門”。

據介紹, 新華—渥太華聽力言語診療康復中心, 由新華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與康復醫學科合作, 將聽障診療目標從原來的“能聽會講”提升至“能說會道”, 把術前康復指導、術後康復關口前移和家庭康復指導的理念, 一站式融合在聽障患者的治療中, 讓更多聽障孩子儘早恢復言語功能。

中國言語康復師缺口達25萬人, 制約耳蝸功效

根據國外實踐經驗, “耳蝸寶寶”回歸正常學校, 不只是醫生的工作。 在渥太華, 醫生、家庭和教育者會組成一個團隊, 一旦有患兒被確診有聽力障礙後, 孩子會進入一個多學科評估平臺, 除耳鼻喉科醫生, 還有康復醫生、心理學家、言語病理學家等共同參與早期治療。

專家介紹, 在加拿大, 完成人工耳蝸手術後, 患兒至少需要進行一年的規範化康復治療和言語訓練。 在康復治療和言語訓練中, 除了訓練患兒, 治療師更重要的任務是引導家庭長期訓練。 當患兒回歸普通學校後, 教育者與治療團隊適時溝通, 患兒依然會持續獲得針對性治療。

新華—渥太華聽力言語診療康復中心借鑒了渥太華大學醫學院的模式, 將提倡以家庭為中心的診療康復模式, 搭建集“家庭—醫院—社會(教育)”協作的支持體系, 共同幫助聽障人士回歸社會。

這一中心也將承擔“培訓言語康復訓練師”的工作, 打造比肩國際前沿水準的言語康復師培訓中心和實習實訓基地。

按國際標準要求, 每10萬人口應配備20名言語治療師, 而我國目前從事言語治療的專業人員不足1萬人, 按國際標準, 我國言語治療師缺口達25萬人。

“另外, 美國310所大學設有語言病理專業, 我國僅有6所高校開設言語治療學相關專業, 2012年我國聽力學本科及以上畢業生不到400人。 ”新華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楊軍告訴記者, 言語治療師隊伍缺口巨大, 言語康復“缺位”, 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人工耳蝸發揮更大的效力。

探索聽障康復的上海模式, 引領全國發展

楊軍稱, 這個聽力言語診療康復中心是基於新華醫院過去數十年聽力障礙診治中心工作的多學科參與的“升級版”中心, 這種升級能將醫生日趨精細的手術效果更好地發揮出來。

“聽力言語康復的最終目標是通過長期、系統、全面的治療與康復手段,使患者盡可能地重建聽力言語技能,完全回歸社會。”新華醫院院長孫錕談到,由於語言及文化的差異,言語訓練必須具備極強的當地語系化特色,漢語言本身又非常複雜,新華—渥太華聽力言語診療康復中心還將通過資料整合和分析,形成並確立適合中國聽障人士聽力、言語、語言訓練的評估、治療、康復及效果評估的方案及臨床指南。

在加拿大渥太華醫學院院長雅克?布拉德溫看來,希望此次合作促成探索中國化的聽障康復示範專案,探索出上海模式,引領全國發展,造福更多人群。

“聽力言語康復的最終目標是通過長期、系統、全面的治療與康復手段,使患者盡可能地重建聽力言語技能,完全回歸社會。”新華醫院院長孫錕談到,由於語言及文化的差異,言語訓練必須具備極強的當地語系化特色,漢語言本身又非常複雜,新華—渥太華聽力言語診療康復中心還將通過資料整合和分析,形成並確立適合中國聽障人士聽力、言語、語言訓練的評估、治療、康復及效果評估的方案及臨床指南。

在加拿大渥太華醫學院院長雅克?布拉德溫看來,希望此次合作促成探索中國化的聽障康復示範專案,探索出上海模式,引領全國發展,造福更多人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