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補鈣這件事必須“看人下菜碟”

鈣是中國人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缺鈣, 不僅導致骨質疏鬆, 還能引發心血管疾病。 但是, 不同人群分別應該怎麼補鈣?都需要注意什麼?這其中大有學問。

不能單補“鈣元素”

補鈣關鍵在於吸收, 要讓鈣沉積在骨骼中才能促進其代謝, 光補鈣沒吸收也白搭。 補鈣不僅是補鈣元素, 要打組合拳才能事半功倍。

1.要養成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鈣的攝入量為800毫克, 一般每天喝1-2杯牛奶, 吃些豆製品等, 基本可滿足日常所需, 如需額外補鈣, 也要在均衡飲食的基礎上補。

2.補鈣同時注意補維生素D。 維生素D有助於促進鈣吸收, 但要諮詢醫生, 因為每個人需要補充鈣和維生素D的劑量不同。

3.堅持鍛煉和常曬太陽也是補鈣的好幫手。 運動對維持骨密度十分重要, 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可延緩骨量流失, 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建議每天曬太陽,

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 促進鈣吸收。

老人選用液體鈣

老年人對鈣需求量較高。 骨質疏鬆患者;絕經5年以上, 特別是母親和姐妹有骨折史的老年女性;長期過量運動或運動嚴重不足的老人, 建議到醫院進行骨密度等檢查,

確定是否需要補鈣。

老人補鈣最好以食補為主, 應慎用鈣劑。 老年人由於生理衰退, 服用鈣劑易導致便秘等問題。 老年人常患有慢性病, 會同服多種藥, 有些會與鈣劑相互作用, 可能降低藥效或產生不利影響。

老人補鈣一定要把握好量, 一般飲食攝入400毫克鈣, 再額外補充400毫克即可。 老年人由於胃腸功能較弱, 胃酸分泌較少, 最好選擇液態有機鈣, 並在餐後服用。

孩子同時補維D

嬰幼兒飲食以喝奶為主, 只要每天喝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 就可以滿足鈣的需要, 不需再額外補。 而且母乳中鈣和磷的比例為2:1, 最適合鈣的吸收。

不過, 有些情況可能需要額外補充鈣劑, 如早產兒等。 若孩子出現多汗、枕禿、夜啼等現象, 可能是缺鈣的表現, 要經醫生診斷決定是否需要補鈣。

嬰兒出生15天后可在醫生指導下適量補充維生素D, 促進鈣吸收。 需要提醒的是, 家長一定不要將成人服用的魚肝油給寶寶吃, 它的維生素A含量過高, 易攝入過量發生中毒, 且不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

3-11歲兒童每日需鈣600-800毫克,

11-18歲的青少年每天需要鈣1000毫克。 他們處在成長的最關鍵時期, 對鈣的需求量增加, 可通過每天攝入250-500克乳製品、戶外活動不少於1小時等獲取鈣。

女性早晚一杯奶

補鈣是需要女性格外重視的一門功課。 除生長期外, 女性在懷孕中後期、哺乳期、更年期等階段都應注意補鈣。

懷孕女性對鈣的需求量會顯著增加,因為胎兒骨骼形成所需的鈣都來自母體,如果不及時補充,很容易造成缺鈣。若孕婦出現牙齒鬆動、四肢無力等症狀,最好去醫院檢查是否缺鈣,並遵醫囑及時補充。

懷孕初期可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補鈣,但懷孕中期胎兒生長發育迅速,鈣需要量增加,每天需1200-1500毫克,多數孕婦都有食欲下降等現象,單純食補無法滿足需求。可在醫生指導下補鈣。

哺乳期女性對鈣需求也較大,每天要保證1200毫克。

更年期女性也是補鈣的重點人群,絕經後體內雌激素急劇下降,易導致骨質疏鬆。所以,女性40歲後就要開始格外注意補鈣,最好早晚1杯奶,積極預防骨質疏鬆。

病人多種方式組合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缺鈣,需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補充。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鈣排出量多,易發生骨質疏鬆,要注意補鈣。

癲癇患者:長期服抗癲癇藥,易缺鈣或骨折,可每天喝1-2杯牛奶,不但補鈣,也是最好的營養來源。

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患者: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患者常常因血鈣低而導致手足抽筋、麻木,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鈣和維生素D來進行治療,建議患者在服用3-5天鈣製劑和維生素D後,檢查血鈣和血磷是否達到治療控制目標。

骨折康復患者:很多人以為喝骨頭湯可以補鈣,其實它會阻礙骨頭早期癒合。患者可適量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和維生素C,既能防止便秘,又可促進鈣吸收。

懷孕女性對鈣的需求量會顯著增加,因為胎兒骨骼形成所需的鈣都來自母體,如果不及時補充,很容易造成缺鈣。若孕婦出現牙齒鬆動、四肢無力等症狀,最好去醫院檢查是否缺鈣,並遵醫囑及時補充。

懷孕初期可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補鈣,但懷孕中期胎兒生長發育迅速,鈣需要量增加,每天需1200-1500毫克,多數孕婦都有食欲下降等現象,單純食補無法滿足需求。可在醫生指導下補鈣。

哺乳期女性對鈣需求也較大,每天要保證1200毫克。

更年期女性也是補鈣的重點人群,絕經後體內雌激素急劇下降,易導致骨質疏鬆。所以,女性40歲後就要開始格外注意補鈣,最好早晚1杯奶,積極預防骨質疏鬆。

病人多種方式組合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缺鈣,需在醫生指導下及時補充。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鈣排出量多,易發生骨質疏鬆,要注意補鈣。

癲癇患者:長期服抗癲癇藥,易缺鈣或骨折,可每天喝1-2杯牛奶,不但補鈣,也是最好的營養來源。

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患者: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的患者常常因血鈣低而導致手足抽筋、麻木,應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鈣和維生素D來進行治療,建議患者在服用3-5天鈣製劑和維生素D後,檢查血鈣和血磷是否達到治療控制目標。

骨折康復患者:很多人以為喝骨頭湯可以補鈣,其實它會阻礙骨頭早期癒合。患者可適量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和維生素C,既能防止便秘,又可促進鈣吸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