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5月是手足口病、腮腺炎高發期,要注意防治,發現症狀應及早就醫

當前是手足口病、腮腺炎高發期, 專家提醒幼兒發熱起疹要留意, 及早就醫檢查。 章帝 攝

圖為一名幼兒在長沙市第八醫院接受檢查。 章帝 攝

星沙時報記者 林暢 通訊員 粟青梅

下周就是兒童節。 孩子們天真爛漫, 是家長們精心呵護的“花朵”。 5月以來, 隨著氣溫上升, 長沙縣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呈現上升趨勢, 幼兒健康讓家長操心不已。

據悉, 從5月1日至5月24日,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就接診手足口病患兒141例,

流行性腮腺炎患兒43例, 水痘患兒37例, 另外還有患麻疹、感染性腹瀉等疾患者數十例。 專家提醒:5月是手足口病、腮腺炎高發期, 要積極防治夏季流行病, 及早就醫。

剛進幼稚園, 老師就讓送醫院

5月22日, 家住時代星城的5歲小朋友小冉, 一大早由媽媽送進幼稚園。 就在老師對其進行手足口病的例行檢查後, 小冉媽媽就被告知要將小冉趕緊送醫院檢查。 原來, 小冉口中有水皰, 疑似手足口病。 小冉媽媽立即帶著她前往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檢查, 結果被診斷為手足口病。

在另一間兒科診室, 和小冉住同一社區的5歲小朋友萌萌也來看病, 兩個好朋友一見面, 就親熱地玩在一起, 她倆雖然不在同一幼稚園入學,

但放學後、節假日經常在一起玩。

“她早上說口裡有皰, 吃東西也沒多大問題, 也沒發燒, 我還以為是口腔潰瘍。 ”萌萌媽媽說。 經檢查, 萌萌除了嘴裡有水皰疹, 手臂上也有幾粒分散的紅色小皰, 確診為手足口病。

“最近兒科收治最多的就是手足口病患兒, 一天有好幾個, 甚至十幾個, 以5歲以下小兒多見。 ”接診的兒科醫師馮丹瑛介紹。

醫院兒科主任鮑非提醒,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病, 主要症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水皰疹、斑丘疹、皰疹以及發熱等。 潛伏期為2-10天, 每年4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流行期。 她強調, 手足口病傳染性極強, 噴嚏的飛沫, 被污染的玩具、遊樂器具等物品都可成為傳染源。

家長帶孩子到公共場所遊玩時, 應注意個人衛生, 減少在密閉人多環境中的活動。

姐弟倆相繼患上流行性腮腺炎

“除了手足口病, 患流行性腮腺炎的也不少, 幾乎每天都會接診1-2個。 ”馮丹英介紹, 最近, 有一對姐弟都出現了雙側腮腺腫脹, 伴有發燒現象, 診斷為流行性腮腺炎。

“當時早上起來說是耳朵痛, 下午老師打電話過來說是發燒了。 ”家住長沙縣春華鎮的小豪媽媽回憶, 上週五兒子出現這些症狀, 姐姐小琪隨後也中招。

鮑非介紹,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 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主要通過飛沫傳播, 易發于兒童和青少年。 主要表現為一側或雙側腮腺腫脹, 並伴有疼痛及發熱、渾身無力、食欲減退等症狀。

她提醒, 感染腮腺炎病毒後可獲得終身免疫。 未感染腮腺炎病毒的小兒, 建議及時接種疫苗。 由於腮腺炎常易併發腦膜炎、睾丸炎(是男孩最常見的併發症)、卵巢炎、胰腺炎、耳聾、心肌炎等, 家長切勿忽視此病, 應及早就醫, 並做好隔離措施。

端午、六一將近, 鮑非提醒家長帶小朋友出遊時, 如出現突然發熱、渾身無力或起水皰等情況, 要及時就醫。 此外, 隨著夏季到來, 氣溫高升, 要警惕冷飲、空調傷及幼兒。 建議家中空調溫度不要開太低, 室外和室內的溫差不要太大, 平時經常開窗通風。 此外還應注意食物的新鮮, 飯菜、瓜果當天吃完, 盡可能不要食用過夜食物, 從冰箱拿出來的食物一定要熱透再給孩子吃, 儘量少給孩子喝冷飲。

儘量少給孩子喝冷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