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世民手下第一諫臣,做過瓦崗寨文書,淩煙閣功臣中諡號級別最高

諫臣, 簡單的說就是直言規勸的人, 諫臣一般都是敢於直言的大臣, 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諫臣就是魏征了。 魏征這個人生前很受皇帝禮遇, 只是去世之後還獲得了最高級別的諡號文貞, 只是沒多久就被推倒了墓碑, 這還沒完, 原本唐太宗打算把自己女兒嫁給魏征兒子, 魏征去世後, 又一手悔婚了, 這一切都是怎麼回事呢, 看看就知道了。

魏征

魏征, 也寫作魏徵。 魏征是今天河北邢臺巨鹿縣人, 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和史學家, 這些名頭不是續的, 都是實打實的, 但是他的名氣主要來自敢於進諫。

家境貧寒 出家做道士

和其他淩煙閣功臣相比, 魏征的出身就差太多了, 別人起碼衣食無憂, 但是魏征不是, 因為父親在魏征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家裡沒了頂樑柱, 所以生活很清貧, 但是人窮志不窮, 也不知道魏征大人怎麼想的, 雖然家裡窮, 但是從沒想著改變生活,

反而出家做了道士, 這點我也搞不懂。

道士張三豐

雖然出家了, 但是窗外事一點也沒遺漏, 他看天下越來越亂, 開始研究先秦時期縱橫家的學說, 希望能得到用武之地。

瓦崗寨文書

雖然農民起義之後, 當時武陽郡的郡丞(相當於副市長),

回應瓦崗寨的李密起兵造反, 把魏征招了過來, 讓他做文書, 你說魏征如果真是道士他還管這些事麼, 從此魏征就成了瓦崗寨的一員。 瓦崗軍真是可惜, 文有魏征, 武有李勣、秦瓊、程咬金人才濟濟, 最後居然輸給了王世充。

招攬李勣

招攬李勣

魏征曾經給李密建議,

還找個根據地, 李密不聽, 最後被王世充和宇文化及聯合擊敗, 投降了唐朝, 魏征也跟了過去。 魏征投靠唐朝之後,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招攬徐茂公, 就是後來的李勣。

當時李勣人多。 地盤大, 但是他沒有做山大王的打算, 自己的老大李密投靠了唐朝, 自己的兄弟單雄信程咬金投靠了王世充, 他不知道應該投靠誰。

這個時候魏征自告奮勇前往李勣領地, 去招攬李勣, 讓他認清形勢跟隨唐朝。 魏征對李勣說, 選擇是未來安危的關鍵, 瓦崗軍大勢已去, 如果遲疑不決恐遭大難, 李勣欣然聽從, 上表歸附唐朝。

李建成下屬

太子洗馬

真不知道古代怎麼有這個官名, 雖然號稱洗馬, 但是人家真不是洗馬的, 太子洗馬, 是太子的侍從官, 主要是輔佐太子的。

當時李建成久聞魏征的大名, 早早的就把魏徵召入了太子府, 擔任太子洗馬, 而且對他非常恭敬。 從記載看, 魏征對李建成主要做了兩件事, 一是奉勸他除掉李世民, 另外就是讓他帶兵增加他的威望。 帶兵的事李建成聽從了, 另外一件就都知道結果了。

魏征和李世民

歷史上第一諫臣

李世民和魏征真是互相成全,李世民成就了魏征進諫的進諫的名頭,魏征為李世民的千古一帝添磚加瓦。

從628年開始,魏征開始參與朝政,以前畢竟不是自己人麼 ,一直到去世,魏征前前後後向李世民進諫的事達200多項,比較大的事就是,不允許西域使臣來訪,畢竟管吃管住還要送東西,給政府增加麻煩,不建議皇帝泰山封禪,理由還是百姓太窮。

史學家

魏征除了一名出色的政治家,還是史學家,我們今天看的二十四史中隋史的序、論都是魏征寫的,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也是魏征寫的。

太宗親自弔孝

貞觀17年,643年,魏征因病去世,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傷心,親自前往魏征府邸為其弔孝,並且廢朝五日,廢朝一般是針對對國有功大臣的,一般是三天,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降半旗或者鳴笛之類的國葬禮儀,但是魏征是五日。並且陪葬昭陵,還為魏征的喪事送了很多布匹、糧食。唐太宗親自為他寫了碑文。

賜諡號文貞

賜最高級別諡號

而且李世民給魏征賜的諡號是文貞,是當時的最高級別的諡號,而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的文正,文正做為級別最高的諡號是北宋,宋仁宗時期,因為宋仁宗名字叫趙禎,為了避諱就把文貞這個諡號取消了,從此之後文正成了北宋之後,級別最高等級的大臣諡號。在北宋仁宗之前,傳統大臣諡號最高的是文貞。

這個諡號是跟隨李世民打天下的房玄齡杜如晦都沒得到的,而且整個唐朝前期得到諡號文貞的只有魏征。

魏征墓

墓碑被推,婚禮取消

魏征剛去世沒多久,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李承乾和侯君集謀反的事,恰恰魏征很欣賞侯君集,還推薦他做宰相,侯君集謀反之後,有人說魏征也是同謀,又有人說,魏征每次給皇帝上奏摺之後,都把內容給史官看,他這是想名垂青史,這下李世民真生氣了。

直接下令取消了公主和魏征兒子的婚禮,還把魏征的墓碑給推倒了。一直等到,李世民征高麗失敗之後,唐太宗覺得如果魏征還活著,自己一定不會這麼慘,又想起了魏征的好,下令重新把墓碑立起,只是上面的字沒有了,應該是當時磨掉了吧,還賞賜了魏征的妻兒。魏征總共有四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在武則天時期被酷吏所殺。

另外一件就都知道結果了。

魏征和李世民

歷史上第一諫臣

李世民和魏征真是互相成全,李世民成就了魏征進諫的進諫的名頭,魏征為李世民的千古一帝添磚加瓦。

從628年開始,魏征開始參與朝政,以前畢竟不是自己人麼 ,一直到去世,魏征前前後後向李世民進諫的事達200多項,比較大的事就是,不允許西域使臣來訪,畢竟管吃管住還要送東西,給政府增加麻煩,不建議皇帝泰山封禪,理由還是百姓太窮。

史學家

魏征除了一名出色的政治家,還是史學家,我們今天看的二十四史中隋史的序、論都是魏征寫的,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也是魏征寫的。

太宗親自弔孝

貞觀17年,643年,魏征因病去世,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傷心,親自前往魏征府邸為其弔孝,並且廢朝五日,廢朝一般是針對對國有功大臣的,一般是三天,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降半旗或者鳴笛之類的國葬禮儀,但是魏征是五日。並且陪葬昭陵,還為魏征的喪事送了很多布匹、糧食。唐太宗親自為他寫了碑文。

賜諡號文貞

賜最高級別諡號

而且李世民給魏征賜的諡號是文貞,是當時的最高級別的諡號,而不是我們傳統認為的文正,文正做為級別最高的諡號是北宋,宋仁宗時期,因為宋仁宗名字叫趙禎,為了避諱就把文貞這個諡號取消了,從此之後文正成了北宋之後,級別最高等級的大臣諡號。在北宋仁宗之前,傳統大臣諡號最高的是文貞。

這個諡號是跟隨李世民打天下的房玄齡杜如晦都沒得到的,而且整個唐朝前期得到諡號文貞的只有魏征。

魏征墓

墓碑被推,婚禮取消

魏征剛去世沒多久,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李承乾和侯君集謀反的事,恰恰魏征很欣賞侯君集,還推薦他做宰相,侯君集謀反之後,有人說魏征也是同謀,又有人說,魏征每次給皇帝上奏摺之後,都把內容給史官看,他這是想名垂青史,這下李世民真生氣了。

直接下令取消了公主和魏征兒子的婚禮,還把魏征的墓碑給推倒了。一直等到,李世民征高麗失敗之後,唐太宗覺得如果魏征還活著,自己一定不會這麼慘,又想起了魏征的好,下令重新把墓碑立起,只是上面的字沒有了,應該是當時磨掉了吧,還賞賜了魏征的妻兒。魏征總共有四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在武則天時期被酷吏所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