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華為P10究竟栽在了哪裡?

3月24號, 華為p10國行正式發佈。 今年這款手機的提價, 是許多人意料之中的事, 但售價一公佈出來, 還是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我知道你要漲價, 可是沒有想到你一下子漲了那麼多?

售價上, 華為p10有2個不同容量選擇, 分別為:

4GB+64GB, 3788元

4GB+128GB, 4288元

許多人看到價格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去年華為p9的起售價才2988啊。 時隔一年, 華為把p9變得圓潤了一點, 再把指紋識別前置, 然後就直接漲了800!

當然, p10的升級肯定比主觀上的第一印象要給力。 比如麒麟970晶片, 比如三徠卡鏡頭, 比如鑽雕的外殼工藝, 這都是事實上的進步。 只是, 你怎麼說服一個經歷過p9的手機小白, 接受兩代之間800元的提價。

華為p系列、mate系列每一代都在逐步的提價, 這背後有許多的原因。 研發成本、元器件價格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華為手機衝擊高端對標蘋果的戰略, 這一點的直接表現就是, 每一款手機都必需要有充足的利潤。

很早之前任正非就表達過對手機業務的不滿, 賣手機掙賣白菜的錢, 還算什麼高科技?因此這幾年華為的戰略方向其實一直都沒有變過:手機賣高價, 獲取更多的利潤, 用利潤投入更大力度的研發, 拿到更先進的技術優勢, 接著再把手機賣到更高的價格!

向來如此, 那麼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感覺華為p10賣貴了。 而在此之前的華為mate9, 其實最高售價也上探4000+, 其中mate9 pro甚至去到了5000元, 卻沒有華為p10上的這種非議。

我們先來看看華為p9的定價吧。 P9發佈於去年的4月, 國行共有3種價位版本, 分別為:

3GB+32GB 運營商定製版, 2988元

3GB+32GB 全網通版, 3188元

4GB+64GB 全網通版, 3688元

看出問題所在了麼。 為什麼餘承東口口聲聲說p10的定價並不兇猛只是正常提價, 而消費者卻覺得價格漲了好多。 原因在於華為p10取消掉了32GB版本。 如果用同為4GB+64GB版本的華為p9和p10作對比, 就會得出原來p10只是按慣例上漲了100元的結論。

這種變相的提價, 我不知該誇十分高明, 還是該說掩耳盜鈴。 華為自從把榮耀品牌分割出去, 拔高定位就成了主要的戰略和使命。 去年, 華為手機出貨1.3億, 全國第一, 全球第三, 也不難看出目前的順風順水。

在許多國人心中, 華為手機已經和格力、和茅臺一樣, 成為中國貨的代表和象徵。 手機高端市場被蘋果三星佔據, 他們吃肉, 作為全球手機產業最發達的中國, 一眾國產手機大廠也只能算是喝湯。

所有人都希望, 中國能夠有這樣一個品牌, 橫空出世拿出實力和三星蘋果正面抗衡, 在市場上真刀真槍的跟他們搶地盤。 而華為讓許多國人看到了這種希望, 這也就是我認為華為品牌在國內如此堅實的最大依仗。

而且,我們也眼睜睜看著華為取得了許多的成績。例如海思,從K3V2到麒麟960,短短幾年,就做到了對標高通的實力。

然而這一次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我的結論是,p10不該取消32GB。

按照每代提價100的套路,華為p10的3GB+32GB售價3288元,相信無論是媒體,還是消費者,都會心安理得的買單。P10繼續毫無疑問的大賣,步伐穩定。

只是,這一次,華為選擇了冒險一把。其實用冒險這個詞並不合理,華為終端取消32GB版,直接跳到64GB版本。這個決定是誰拍板的,中間又是如何權衡的,前因後果看新聞都能猜出來。

年初,任正非說,華為手機今年的目標是利潤。余承東說,好的老大。

其實相比消費者,華為內部更加清楚,捨棄32GB版直接賣上3788元的風險。但是不要忘了,華為終端今年的最高目標,就是利潤。利潤二字,逼迫手機提價,逼迫餘承東冒險。

有多冒險?後來的p10上的各種風波相信就無需贅言了。疏油塗層的事,原廠膜不要撕就行,我相信是靜電紋的問題,而並非省那幾分錢的成本。畢竟,附送原廠膜的成本不比塗個疏油層低。

我相信,缺貨是最主要原因。元器件缺貨影響手機銷量的事已經屢見不鮮,許多國產廠商想必深有體會。而這一次,華為必定不想讓上半年主打的旗艦p10由於缺貨影響了市場成績。

而省錢,也是原因之一。一塊64GB的eMMC5.1可比相同容量的UFS 2.1便宜不少,放到華為p10這種千萬級銷量的手機上,一筆可觀的利潤。

歸根到底,無論是害怕缺貨,還是節省成本,都是圍繞“利潤”這個核心的指標來進行!想來餘承東的壓力太大了:華為手機一定要快速沖高端,華為p10一定要快速拿利潤。只好進行這場心驚膽戰的冒險,只可惜,事情還是捅出來了。

我相信,p10記憶體門事件對華為最終的影響,或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華為也不是沒栽過跟頭,遠的有D2,近的有Mate S。或許有人會說,華為D2和Mate S是屬於賣貴了所以栽了,而這次p10被黑,真的不僅僅是賣貴了的問題。

這樣來回答你:如果p10發佈的時候,照舊p9來一個3GB+32GB版,售價3288。和64GB版本有500元的差價,條件是32GB版的快閃記憶體不是UFS 2.1,而是速度低了一點點的UFS2.0。

然後在32GB版3288元的基礎上,再下探一款3088元的32GB運營商定製版,其他配置都一樣,麒麟970+徠卡三鏡頭全都少不了你的,只是快閃記憶體規格改為eMMC5.1。作為廠商,我快閃記憶體缺貨搞定了。作為消費者,你還想要吐槽什麼。

華為的人沒想到嗎?怎麼可能。但是他們沒有這麼幹,為什麼,你說呢。

華為高端之路,有成功典範,例如Mate7,P9;也有慘澹的,例如Mate S。高端和利潤,相輔相成,但始終要想清楚,誰才是核心價值。其實上,它已經離成功很近了。百里者半九十,最後一段,穩住。

而且,我們也眼睜睜看著華為取得了許多的成績。例如海思,從K3V2到麒麟960,短短幾年,就做到了對標高通的實力。

然而這一次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我的結論是,p10不該取消32GB。

按照每代提價100的套路,華為p10的3GB+32GB售價3288元,相信無論是媒體,還是消費者,都會心安理得的買單。P10繼續毫無疑問的大賣,步伐穩定。

只是,這一次,華為選擇了冒險一把。其實用冒險這個詞並不合理,華為終端取消32GB版,直接跳到64GB版本。這個決定是誰拍板的,中間又是如何權衡的,前因後果看新聞都能猜出來。

年初,任正非說,華為手機今年的目標是利潤。余承東說,好的老大。

其實相比消費者,華為內部更加清楚,捨棄32GB版直接賣上3788元的風險。但是不要忘了,華為終端今年的最高目標,就是利潤。利潤二字,逼迫手機提價,逼迫餘承東冒險。

有多冒險?後來的p10上的各種風波相信就無需贅言了。疏油塗層的事,原廠膜不要撕就行,我相信是靜電紋的問題,而並非省那幾分錢的成本。畢竟,附送原廠膜的成本不比塗個疏油層低。

我相信,缺貨是最主要原因。元器件缺貨影響手機銷量的事已經屢見不鮮,許多國產廠商想必深有體會。而這一次,華為必定不想讓上半年主打的旗艦p10由於缺貨影響了市場成績。

而省錢,也是原因之一。一塊64GB的eMMC5.1可比相同容量的UFS 2.1便宜不少,放到華為p10這種千萬級銷量的手機上,一筆可觀的利潤。

歸根到底,無論是害怕缺貨,還是節省成本,都是圍繞“利潤”這個核心的指標來進行!想來餘承東的壓力太大了:華為手機一定要快速沖高端,華為p10一定要快速拿利潤。只好進行這場心驚膽戰的冒險,只可惜,事情還是捅出來了。

我相信,p10記憶體門事件對華為最終的影響,或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華為也不是沒栽過跟頭,遠的有D2,近的有Mate S。或許有人會說,華為D2和Mate S是屬於賣貴了所以栽了,而這次p10被黑,真的不僅僅是賣貴了的問題。

這樣來回答你:如果p10發佈的時候,照舊p9來一個3GB+32GB版,售價3288。和64GB版本有500元的差價,條件是32GB版的快閃記憶體不是UFS 2.1,而是速度低了一點點的UFS2.0。

然後在32GB版3288元的基礎上,再下探一款3088元的32GB運營商定製版,其他配置都一樣,麒麟970+徠卡三鏡頭全都少不了你的,只是快閃記憶體規格改為eMMC5.1。作為廠商,我快閃記憶體缺貨搞定了。作為消費者,你還想要吐槽什麼。

華為的人沒想到嗎?怎麼可能。但是他們沒有這麼幹,為什麼,你說呢。

華為高端之路,有成功典範,例如Mate7,P9;也有慘澹的,例如Mate S。高端和利潤,相輔相成,但始終要想清楚,誰才是核心價值。其實上,它已經離成功很近了。百里者半九十,最後一段,穩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