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皇帝被史學家公認昏君,為何滅國被擒後,百姓幾百里哭送

天府之國四川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 而擁有這樣的美名, 必然會令這裡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有一句話叫做“得蜀而望天下”, 就是因為戰略資源配備充足, 讓打仗沒有後顧之憂。

宋朝有兩大糧倉, 一是江南, 二就是四川。 這一點, 開國皇帝趙匡胤看得非常清楚, 所以當年在打天下的時候, 南邊沒有蕩平, 北邊也還存在巨大的威脅, 可是, 他卻一定要把兵鋒指向四川, 就是因為四川能給他帶來充足的戰略物資準備。

(孟昶)

四川當時的皇帝是孟昶。 在史學家眼裡, 在我們所有人的印象中, 孟昶是一個很負面的角色。 負面的原因, 有這麼幾條資訊:一是當宋軍佔領成都, 趙匡胤清理戰利品的時候, 發現了一個七彩寶石鑲嵌的桶, 他對左右說:“你們看這個孟昶真是會享受, 盛個飯居然用這麼奢侈的桶。 ”直到後來他才知道, 原來這個桶並不是盛飯的, 居然是專供孟昶使用的“馬桶”。

這讓趙匡胤震驚不已, 大為感歎:“拉個屎都用這種桶, 那他吃飯該用什麼?這種國家不滅亡才怪!”

二是宋軍發兵攻打後蜀, 從開拔到後蜀投降, 前後只用了66天。 這說明後蜀的軍隊戰鬥力非常之差。 擁有“蜀道難”的天然優勢, 劍門關的“一夫當關”, 居然被趙匡胤用66天就滅了國, 後蜀軍是什麼路道, 不說大家都很清楚了。

後蜀軍隊的戰鬥力差, 還有一個資訊可以證明, 就是花蕊夫人那一句“十四萬人齊解甲, 寧無一個是男兒。 ”這句詩很有名, 它有名在於, 不僅表明孟昶的軍隊打仗不行, 還表明孟昶是個好色鬼。

(花蕊夫人)

不過, 當我們深入研究歷史的時候, 會發現, 孟昶其實並沒有那麼慫, 多多稍稍有點冤枉他。 也有幾個事件可以證明。

後蜀高祖孟知祥去世以後, 孟昶登基稱帝, 那年他才十五歲。 要知道, 在那個“皇帝輪流做, 明日到我家”的五代十國時期, 孟昶這個十五歲的皇帝, 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就比如說, 英明的後周世宗柴榮, 為了讓太子柴宗訓能夠坐穩江山,

搞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證, 但仍然被人造反了。 這個十五歲的小皇帝, 要坐穩皇位, 顯然也是很艱難的。

果然, 孟知祥屍體還沒有冷透, 下面的這些大將重臣就開始藐視皇權了。 其中跳得最歡的就是後蜀大將李仁罕, 他完全不把孟昶這個十五歲的小屁孩兒放在眼裡, 欺男霸女、搶人土地, 還挖別人祖墳, 完全無視國家的法律。 甚至還老愛逼宮孟昶, 想讓皇帝把兵權交給他。

孟昶可不是個善主, 他做了周密的安排後, 召李仁罕入宮議事, 李仁罕還以為孟昶真要把兵權交給他呢。 結果他剛進大殿, 就被當場誅殺, 並且孟昶還滅殺了他全族。

這種“殺一儆百”的效果非常顯著。 當時還有個大臣叫李肇, 仗著自己是前朝老臣, 面見孟昶的時候稱身體不好,

拒不下跪。 後來李仁罕被殺, 這個李肇馬上“啪”把拐杖扔了, 稱自己已經痊癒。

可以說, 十五歲的孟昶, 憑藉自己的雷霆手段, 折服了整個後蜀朝堂, 從此穩固了自己的統治。

除了穩固統治外, 孟昶還開疆拓土。 上臺沒幾年, 他便揮師翻越秦嶺, 殺奔長安城, 攻打北漢。 雖然最終由於將領不爭氣, 長安沒攻下來。 不過他因此獲得了秦、鳳、成、階四州。

(宋軍打後蜀)

所以說,孟昶其實是一個殺伐果斷,也有志統一天下的雄主。除此以外,他在位的三十多年裡,整個後蜀也是一派“國家富庶,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堪稱盛世。

至於說孟昶腐敗奢靡,這得看整個社會的經濟狀況。如果整個社會經濟狀況很差,老百姓缺衣少食,而當皇帝的奢侈腐化,那自然是不行的。如果整個社會的經濟狀況都比較好,皇帝也跟著上浮生活水準,其實也並不是壞事。

再說戰鬥力。後蜀的戰鬥力差,這是事實。孟昶在培養大將方面,確實沒什麼能力,後來幫他帶兵打仗的王昭遠,就是個自比諸葛武侯,吹牛說大話,卻打仗能力很差的人。這確實是孟昶偏安蜀地後的失招。但是,不修武備,不好大喜功,而使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這樣的皇帝,對於老百姓來說,其實是應該滿歡迎的。

歷史可以證明,後蜀投降後,孟昶從成都出發去汴京,後蜀數萬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哭著給他送行,哭聲震天,一直從成都送到犍為縣,足足幾百里路。這是一個“昏庸”的帝王應該得到的待遇嗎?能得到這樣的待遇起碼說明了一點,孟昶在位期間,百姓是真的吃穿不愁,他們是真心感謝這位皇帝所創造的“盛世”。(張一粟、張生全)

(宋軍打後蜀)

所以說,孟昶其實是一個殺伐果斷,也有志統一天下的雄主。除此以外,他在位的三十多年裡,整個後蜀也是一派“國家富庶,百姓安居樂業”的景象,堪稱盛世。

至於說孟昶腐敗奢靡,這得看整個社會的經濟狀況。如果整個社會經濟狀況很差,老百姓缺衣少食,而當皇帝的奢侈腐化,那自然是不行的。如果整個社會的經濟狀況都比較好,皇帝也跟著上浮生活水準,其實也並不是壞事。

再說戰鬥力。後蜀的戰鬥力差,這是事實。孟昶在培養大將方面,確實沒什麼能力,後來幫他帶兵打仗的王昭遠,就是個自比諸葛武侯,吹牛說大話,卻打仗能力很差的人。這確實是孟昶偏安蜀地後的失招。但是,不修武備,不好大喜功,而使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這樣的皇帝,對於老百姓來說,其實是應該滿歡迎的。

歷史可以證明,後蜀投降後,孟昶從成都出發去汴京,後蜀數萬百姓冒著生命危險哭著給他送行,哭聲震天,一直從成都送到犍為縣,足足幾百里路。這是一個“昏庸”的帝王應該得到的待遇嗎?能得到這樣的待遇起碼說明了一點,孟昶在位期間,百姓是真的吃穿不愁,他們是真心感謝這位皇帝所創造的“盛世”。(張一粟、張生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