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絳先生逝世周年祭:生之燦爛與死之遺韻

百餘年的精神遺留, 地地道道的讀書人。 到今天, 楊絳先生走了整整一年, 卻不知仍活在多少人的心裡。

最美妙的發端

先生幸運,

生在開明的知識份子家庭。

“我父母好像老朋友, 我們子女從小到大, 沒聽到他們吵過一次架……無話不談, 他們談的話真多:過去的, 當前的, 有關自己的, 有關親戚朋友的, 可笑的, 可恨的, 可氣的……他們有時嘲笑, 有時感慨, 有時自我檢討, 有時總結經驗。 ”先生回憶父母一生中長河一般的對話, 聽起來好像閱讀拉布呂耶爾的《人性與世態》。

世事與人生就這樣有了最美妙的發端。

絕無僅有的讚美

先生初戀就遇見“一點也不翩翩”“志氣不大, 只想貢獻一生, 做做學問”的錢鍾書, 但不翩翩的錢鍾書卻渾身儒雅, 眉宇間“蔚然而深秀”。

35歲得沉迷書山、吸吮清泉的錢鍾書既浪漫又體己的話:

To C. K. Y.An almost impossible combination of incompatible things:wife,mistress,& friend.

贈予楊季康(楊絳本名):絕無僅有地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天底下還有比這更美妙更智慧的讚美麼?

“飽蠹樓”裡任逍遙

25歲陪錢鍾書去牛津, 在宛若城堡, 透著遙遠時空的滄桑和神秘的“飽蠹樓”(牛津大學總圖書館, 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錢鍾書譯之為“飽蠹樓”)裡讀書, “我生平最輕鬆快樂的一年, 也是我最用功讀書的一年”, “能這樣讀書, 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先生晚年回憶:

“交流很多, 十分相投, 除了我讀不懂的哲學和文藝理論書, 我們總交流彼此的意見。 ”又說:“我們文學上的‘交流’是我們友誼的基礎。 彼此有心得, 交流是樂事、趣事。 鍾書不是大詩人, 但評論詩與文都專長。 他知道我死心眼, 愛先讀原著, 有了自己的看法, 再讀別人的評論或介紹。 他讀到好書,

知道我會喜歡的, 就讓我也讀。 ”

中西精髓融於一身, 就像山泉映月, 清光照人。

平生最好的傑作

26歲做母親。

“我把她肥嫩的小手小腳托在手上細看, 骨骼造型和鍾書的手腳一樣一樣, 覺得很驚奇。 鍾書聞聞她的腳丫丫, 故意做出噁心嘔吐的樣兒, 她就笑出聲來。 她看到鏡子裡的自己, 會認識是自己。 她看到我們看書, 就來搶我們的書。 我們為她買一隻高凳, 買一本大書——丁尼生的全集, 字小書大, 沒人要, 很便宜。 她坐在高凳裡, 前面攤一本大書, 手裡拿一支鉛筆, 學我們的樣, 一面看書一面在書上亂畫。 ”

從此, 女兒錢瑗成了先生平生最好的傑作。

闖禍的邊緣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 日軍開始全面侵華。 此後八年, 古老的中華大地成了偌大的修理場。 錢鍾書的獎學金還能延期一年, 但他們都急著要回國。

淪陷的上海, 每天從法租界到公共租界, 途中總有日本兵檢查。 先生不願鞠躬, 就低頭而過。 一次被一個日本兵發現, 他走到先生面前, 瞧她低頭站著, 就用食指在頷下猛一抬。

“我登時大怒。 他還沒發話,

我倒發話了。 我不會罵人, 只使勁咬著一字字大聲說:‘豈有此理!’……我看見日本兵對我怒目而視。 我們這樣相持不知多久, 一秒鐘比一分鐘還長。 那日本人終於轉過身, 我聽他蹬著笨重的軍靴一步步出去, 瞥見他幾次回頭看我, 我保持原姿態一動都不動。 ”

《圍城》受了先生劇作的啟發而立意

抗戰期間, 先生的《稱心如意》和《弄真成假》兩部喜劇被柯靈稱為“喜劇的雙璧, 中國話劇庫存中有數的好作品”。

某種程度上說,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是受了楊絳先生的劇作啟發而立意的。

一天他們同看先生寫的話劇表演,回家後錢鍾書說:“我也要寫,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先生大為高興,立即說:“好啊,我支持你!”

1944年,錢鍾書動筆寫《圍城》,平均每天500字左右。兩年裡他“錙銖積累”地寫,先生“錙銖積累”地讀,“他把寫成的稿子給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樣反應。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時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對大笑,因為笑的不僅是書上的事,還有書外的事。我不用說明笑什麼,反正彼此心照不宣。”

不願離開父母之邦

1949年,他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為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先生晚年回憶:

“我們考慮再三,還是捨不得離開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飯過日子,做事馴順的良民,終歸是可以的。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是不得已。”

從原文翻譯《堂吉訶德》

1958年,先生接受重譯《堂吉訶德》的任務,找了五種最有名望的英法文譯本細細對比,“五種譯本各有所長和不足,很難確定用哪一個更好。”

先生發現許多譯者講同一個故事,說法不同,口氣不同,有時對原文還會有相反的解釋。“誰最可信呢?我要忠於原著,只可以直接從原著翻譯。《堂吉訶德》是我一心想翻譯的書,我得盡心盡力。”“我覺得任何譯本都不能代表原作,要求對原作忠實,只能從原文翻譯。”

47歲,先生下決心偷空自學西班牙語,從原文翻譯《堂吉訶德》。

三裡河的喜悅

1977年2月4日立春節氣那天,錢家告別學部辦公室的蟄居生活,搬進南沙溝寓所。“自從遷居三裡河寓所,我們好像跋涉長途之後終於有了一個家,我們可以安頓下來了。”

傅雷之子、鋼琴家傅聰接受採訪時深情回憶道:

“我常常看到他們之間會心地微笑,有種內心的交流無時無刻不在那兒,兩人在一起,就是有種默契,又有溫柔在,每次看他們我都被感動。我想,看過《幹校六記》的人都能感覺到,他們夫婦能夠活過來靠的就是這種互相之間的交流:他們都是知識份子裡面最高層次的人,所以他們的交流不是普通的,還有思想上的高度交流,上升到哲學的美的高度,讓人羡慕。”而且,“他倆還有一種赤子之純,微笑的後面有一個悲天憫人的精神,給我一種安心的、充滿智慧的、溫暖的感覺。”

披一身“隱身衣”

一次,先生曾問錢鍾書,“給你一件仙家法寶,你要什麼?”兩人都想披一身“隱身衣”,求擺脫羈束、到處閱歷,求隱身書齋、潛心學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先生雍容嫻雅;錢鍾書飄飄淩雲,穆然清風,似遊天地之間。

今日之大患,在於學子不肯深思遠慮,急功近利者甚眾。須知好學不厭之士,乃一代之砥柱,一國之命脈。

錢、楊“融通”之大廈,學界“烏托邦”,常人未可夢及,吾輩對之焉敢不生敬仰之心而蓋自激勵乎!

死亡的大考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身心憔悴,連走路都要扶著牆壁的先生究竟如何在孤寂、病痛、死亡的大考中挺過來,浴火重生,奇跡般成了一家三口的新生命?

極度悲痛中,先生選擇翻譯柏拉圖的《斐多》,討論靈魂不死。

一個人留下來“打掃戰場”

垂暮之年,先生將一家三口的記憶訴諸筆端,感受漫長歲月悉心經營的溫馨,又仿佛在舔舐自己的傷疤,甚至能聽到傷口裂開又開始結痂的聲音。這種溫馨中帶著殘忍,在默然中自我療傷,借沉痛的文字排泄身上的“毒瘤”,將“有毒”的負能量一一清洗,用乾淨悲愴的語調給至親者獻上瓣瓣心祭。

先生一遍又一遍地抄《槐聚詩存》,追憶與錢鍾書一起度過的美妙時光。

此後,先生以老邁之軀發宏願,悉心整理錢鍾書采百花而釀出的蜜——八萬多頁的中外讀書筆記,一個人留下來“打掃戰場”,在敲木魚式的療傷中,讓顛沛流離、傷痕累累的幾麻袋筆記有系統有秩序地變成幾十冊皇皇巨著,為讀書人顯現一代宗師的成長蹤跡。

96歲,先生沉定簡潔的封筆之作——《走到人生邊上》,在人生的邊緣自問自答,勸善說理,和風細雨,像小溪靜靜流淌。所見之遠,所及人心之深,可謂宏廓遼遠,穆然遠上,不可企及,成了讀書人的枕中秘笈。

百歲前後,內心更新的先生懂得什麼是正道,並一以貫之身體力行,勤而不怨,憂而不困,思而不懼,至死維持著一貫的執拗。

美哉,渢渢乎,大而婉,儉而易。

仁心慕義,見微而知清濁,觀止矣!

苦身焦思,終而得道

先生曾譯英國詩人蘭德暮年的《終曲》:

I strove with none.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Nature I loved,and next to nature, Art.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去年的今日,先生安然走了。

105年,先生穿過生命重重關卡,將所有負面因素轉化為珍貴的精神財富,一輩子堅守讀書人的本分,用自己乾淨的言行點亮世人的心靈之燈,成了人類百年的精神容器,精神史上新的標杆。

苦身焦思,終而得道,人生若此,欲毋顯,得乎!


文/楊國良

一天他們同看先生寫的話劇表演,回家後錢鍾書說:“我也要寫,我想寫一部長篇小說!”先生大為高興,立即說:“好啊,我支持你!”

1944年,錢鍾書動筆寫《圍城》,平均每天500字左右。兩年裡他“錙銖積累”地寫,先生“錙銖積累”地讀,“他把寫成的稿子給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樣反應。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時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對大笑,因為笑的不僅是書上的事,還有書外的事。我不用說明笑什麼,反正彼此心照不宣。”

不願離開父母之邦

1949年,他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我們如要逃跑,不是無路可走。可是一個人在緊要關頭,決定他何去何從的,也許總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們從來不唱愛國調。非但不唱,還不愛聽。但我們不願逃跑,只是不願去父母之邦,撇不開自家人。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為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先生晚年回憶:

“我們考慮再三,還是捨不得離開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飯過日子,做事馴順的良民,終歸是可以的。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是不得已。”

從原文翻譯《堂吉訶德》

1958年,先生接受重譯《堂吉訶德》的任務,找了五種最有名望的英法文譯本細細對比,“五種譯本各有所長和不足,很難確定用哪一個更好。”

先生發現許多譯者講同一個故事,說法不同,口氣不同,有時對原文還會有相反的解釋。“誰最可信呢?我要忠於原著,只可以直接從原著翻譯。《堂吉訶德》是我一心想翻譯的書,我得盡心盡力。”“我覺得任何譯本都不能代表原作,要求對原作忠實,只能從原文翻譯。”

47歲,先生下決心偷空自學西班牙語,從原文翻譯《堂吉訶德》。

三裡河的喜悅

1977年2月4日立春節氣那天,錢家告別學部辦公室的蟄居生活,搬進南沙溝寓所。“自從遷居三裡河寓所,我們好像跋涉長途之後終於有了一個家,我們可以安頓下來了。”

傅雷之子、鋼琴家傅聰接受採訪時深情回憶道:

“我常常看到他們之間會心地微笑,有種內心的交流無時無刻不在那兒,兩人在一起,就是有種默契,又有溫柔在,每次看他們我都被感動。我想,看過《幹校六記》的人都能感覺到,他們夫婦能夠活過來靠的就是這種互相之間的交流:他們都是知識份子裡面最高層次的人,所以他們的交流不是普通的,還有思想上的高度交流,上升到哲學的美的高度,讓人羡慕。”而且,“他倆還有一種赤子之純,微笑的後面有一個悲天憫人的精神,給我一種安心的、充滿智慧的、溫暖的感覺。”

披一身“隱身衣”

一次,先生曾問錢鍾書,“給你一件仙家法寶,你要什麼?”兩人都想披一身“隱身衣”,求擺脫羈束、到處閱歷,求隱身書齋、潛心學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先生雍容嫻雅;錢鍾書飄飄淩雲,穆然清風,似遊天地之間。

今日之大患,在於學子不肯深思遠慮,急功近利者甚眾。須知好學不厭之士,乃一代之砥柱,一國之命脈。

錢、楊“融通”之大廈,學界“烏托邦”,常人未可夢及,吾輩對之焉敢不生敬仰之心而蓋自激勵乎!

死亡的大考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身心憔悴,連走路都要扶著牆壁的先生究竟如何在孤寂、病痛、死亡的大考中挺過來,浴火重生,奇跡般成了一家三口的新生命?

極度悲痛中,先生選擇翻譯柏拉圖的《斐多》,討論靈魂不死。

一個人留下來“打掃戰場”

垂暮之年,先生將一家三口的記憶訴諸筆端,感受漫長歲月悉心經營的溫馨,又仿佛在舔舐自己的傷疤,甚至能聽到傷口裂開又開始結痂的聲音。這種溫馨中帶著殘忍,在默然中自我療傷,借沉痛的文字排泄身上的“毒瘤”,將“有毒”的負能量一一清洗,用乾淨悲愴的語調給至親者獻上瓣瓣心祭。

先生一遍又一遍地抄《槐聚詩存》,追憶與錢鍾書一起度過的美妙時光。

此後,先生以老邁之軀發宏願,悉心整理錢鍾書采百花而釀出的蜜——八萬多頁的中外讀書筆記,一個人留下來“打掃戰場”,在敲木魚式的療傷中,讓顛沛流離、傷痕累累的幾麻袋筆記有系統有秩序地變成幾十冊皇皇巨著,為讀書人顯現一代宗師的成長蹤跡。

96歲,先生沉定簡潔的封筆之作——《走到人生邊上》,在人生的邊緣自問自答,勸善說理,和風細雨,像小溪靜靜流淌。所見之遠,所及人心之深,可謂宏廓遼遠,穆然遠上,不可企及,成了讀書人的枕中秘笈。

百歲前後,內心更新的先生懂得什麼是正道,並一以貫之身體力行,勤而不怨,憂而不困,思而不懼,至死維持著一貫的執拗。

美哉,渢渢乎,大而婉,儉而易。

仁心慕義,見微而知清濁,觀止矣!

苦身焦思,終而得道

先生曾譯英國詩人蘭德暮年的《終曲》:

I strove with none.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Nature I loved,and next to nature, Art.I warme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去年的今日,先生安然走了。

105年,先生穿過生命重重關卡,將所有負面因素轉化為珍貴的精神財富,一輩子堅守讀書人的本分,用自己乾淨的言行點亮世人的心靈之燈,成了人類百年的精神容器,精神史上新的標杆。

苦身焦思,終而得道,人生若此,欲毋顯,得乎!


文/楊國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