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賣車不賺錢了,經銷商擼袖子自己造車靠譜嗎?

科技公司要造車, 造空調的也要造車, 賣手機賣電池的造車都不是新聞了, 最新的新聞是, 賣車的擼起袖子要造車了。

>>>>

經銷商造車,

不務正業?

幾年前, 90%的車都掙錢, 這兩年則90%的車都不掙錢——最近這些年, 經銷商賣車不賺錢幾乎已經是常態。 為此, 不少經銷商集團開始劍走偏鋒。 有開博物館的、有養豬的、還有賣直升機的……

實力更雄厚的經銷商, 則玩起了當下流行的“全產業鏈”概念,

乾脆自己造車!

3月7日, A股上市公司國機汽車發佈公告, 擬聯合國機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機械國際合作有限公司、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社會資本, 投資設立新能源汽車公司。

這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的註冊資本為8億元人民幣, 國機擬出資3.2億參股40%。

新公司規劃新能源汽車產能10萬輛, 工廠將設在江西贛州。

又是新能源!新能源大軍又增添了一員。

火車跑得快, 全憑車頭帶。 根據相關資訊顯示, 國機汽車的帶頭人或將是北汽集團原副總經理張欣。 加盟北汽之前, 張欣曾先後擔任南京依維柯總經理, 南汽MG名爵公司總經理, 上汽集團總經理助理等職務。

至於造車的目的, 正如同前面我們提到的, 很明顯是為緩解經營壓力, 提升利潤。 作為以進口車銷售為主的國機汽車, 利潤率連年下滑。 根據國機汽車發佈的業績報表顯示:2015年和2016年, 國機汽車利潤下滑分別達43.79%和21.24%。

作為經銷商, 國機造車似乎有不少優勢。 自己本身是做汽車經貿的, 銷售管道這一塊兒不用愁;合作方又包括上海龍創設計這樣的公司, 設計問題也解決了。

>>>>

“前店後廠”就能掙大錢?

可惜的是, 除了成功借殼秦川汽車的比亞迪, 跨界造車的成功例子, 在中國幾乎一個都沒有。

最近10多年來, 我國共出現過三波造車運動。

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以後, 汽車市場出現多年未見的熱銷行情, 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 許多汽車廠商忙著擴充產能。 而非汽車行業的一些企業投資造車熱情高漲, 紛紛捲入“造車運動”。 這一波的外行企業多是傳統家電、手機製造企業, 奧克斯、新飛、美的、波導、春蘭等品牌, 但最終卻沒有一個能成功存活。

曾經的奧克斯汽車

第二波造車運動起始於2010年。國內車市再次出現井噴行情。許多地方政府看上了汽車產業的高投資、高利稅和高產值,紛紛把汽車產業列為優先發展的支柱產業。騰中收購悍馬、仰融造車等事件屢見報端。但好景依然不長,不但沒有一例成功,騰中也在2014年被傳出經營困難,面臨停產。

時隔多年,第三波外行造車運動又呼嘯而來……

格力“董小姐”希望靠收購珠海銀隆來實現新能源汽車佈局,熱鬧一番後陷入停滯。樂視燒錢無數,現在已經看到了些許曙光,但賈老闆的資金能支撐到何時,仍是一個未知數。

即使是經銷商造車,國機汽車也不是第一家了。

豪華車經銷商和諧汽車,早在2015年就開始造車行動。當年3月,和諧汽車與富士康、騰訊在鄭州簽署了《關“智慧互聯網電動汽車”的戰略框架協定》,進軍汽車製造。

富士康和騰訊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具備雄厚的資本、大量的科技儲備;和諧汽車擁有管道優勢,可謂強強聯合。和諧富騰還挖來了不少汽車界大佬,包括前寶馬高管畢福康、東風英菲尼迪高管戴雷和富豪高管付強,一時兵強馬壯,氣勢洶洶。

但就在前不久,這一專案被媒體報導已經“解體”,“和諧富騰”亦成為歷史。

縱觀先例,要造車,最需要的就是“燒錢”。實力雄厚的國機汽車能否打破宿命,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條路必定坎坷。

曾經的奧克斯汽車

第二波造車運動起始於2010年。國內車市再次出現井噴行情。許多地方政府看上了汽車產業的高投資、高利稅和高產值,紛紛把汽車產業列為優先發展的支柱產業。騰中收購悍馬、仰融造車等事件屢見報端。但好景依然不長,不但沒有一例成功,騰中也在2014年被傳出經營困難,面臨停產。

時隔多年,第三波外行造車運動又呼嘯而來……

格力“董小姐”希望靠收購珠海銀隆來實現新能源汽車佈局,熱鬧一番後陷入停滯。樂視燒錢無數,現在已經看到了些許曙光,但賈老闆的資金能支撐到何時,仍是一個未知數。

即使是經銷商造車,國機汽車也不是第一家了。

豪華車經銷商和諧汽車,早在2015年就開始造車行動。當年3月,和諧汽車與富士康、騰訊在鄭州簽署了《關“智慧互聯網電動汽車”的戰略框架協定》,進軍汽車製造。

富士康和騰訊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企業,具備雄厚的資本、大量的科技儲備;和諧汽車擁有管道優勢,可謂強強聯合。和諧富騰還挖來了不少汽車界大佬,包括前寶馬高管畢福康、東風英菲尼迪高管戴雷和富豪高管付強,一時兵強馬壯,氣勢洶洶。

但就在前不久,這一專案被媒體報導已經“解體”,“和諧富騰”亦成為歷史。

縱觀先例,要造車,最需要的就是“燒錢”。實力雄厚的國機汽車能否打破宿命,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條路必定坎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