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褒貶不一說呂雉

文/去水

呂雉:漢高祖劉邦的皇后, 高祖死後, 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 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也是秦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 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 被司馬遷列入帝王政事的本紀, 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臨朝稱制16年。

呂雉, 天資聰慧, 嬌媚婀娜, 不到20歲嫁給了大她15歲的中年亭長劉邦。 初嫁給劉邦時, 生活並不富裕, 劉邦時常與朋友們周旋, 三天兩頭不見人影。 呂雉便親率子女從事農桑針織, 孝順父母及養育兒女, 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 後來, 呂雉為劉邦生下一兒一女, 即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和魯元長公主。 也因劉邦兩次住進監獄, 受盡侮辱欺淩。

西元前205年四月, 項羽攻城不下, 就押解呂雉和他父親到城門, 擺好肉案, 燃起大火, 對城門上的劉邦說要烹煮二人, 劉邦說“霸王, 當年咱們是在拜了把子的, 我父親就是你父親,

你把我父親煮了就是把你父親煮了。 你把他老人家煮了可別忘了分我一杯羹啊!至於我媳婦, 你愛殺就殺, 愛剮就剮!就是大卸八塊喂狼喂狗, 只要你高興, 隨你處置吧”, 呂雉徹底絕望了。 最後虞姬救了劉邦父親和呂雉。 楚漢議和, 回到劉邦身邊的呂雉, 發現劉邦身邊早已有了寵倖的戚夫人。

西元前205年六月, 劉邦想要改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 廢除已立呂雉之子劉盈太子位, 周昌、叔孫通等朝中大臣都堅決反對, 沒能達到目的。 呂雉此時明白要想豐腴自己, 只有在政治上能幫到劉邦, 才能使劉邦對她刮目相看。 於是, 呂雉歸漢後成為漢決策集團重要人物。 呂後性格剛毅, 她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 開始殺人立威。 第一個被她選中的就是已被廢為淮陰侯並監視居住的韓信。 她趁劉邦在外征戰之際, 與蕭何用計殺掉了韓信, 從而成功震懾了其他功臣。 不久, 梁王彭越被劉邦其廢為庶人、削職流放蜀地。 途中遇呂雉, 彭訴說無罪, 呂雉答應為他說情, 將其帶回咸陽。 她對劉邦說:“你把彭越放走,

等於放虎歸山。 ”劉邦遂將其處死, 殺掉並剁成肉醬分賜與其他諸侯王。 劉邦稱帝八年間, 呂後協助劉邦, 鎮壓叛逆、打擊割據勢力, 對鞏固漢朝統一政權起了重要作用, 並為她日後掌權作了充分準備。

劉邦去世後, 劉盈即位為帝, 呂雉開始獨掌大權。 對那些為高祖侍寢而得寵倖的妃子如戚夫人等人, 呂太后就把她們都囚禁起來, 不准出宮。 而薄姬由於極少見高祖的緣故, 得以出宮, 跟隨兒子到代國, 成為代王太后。

呂後做了皇太后。 首先, 下令將戚夫人幽禁在永巷, 剃去頭髮, 頸束鐵圈, 穿上囚徒的紅衣, 讓她舂米做苦役。 戚夫人一邊舂米一邊唱著歌兒:“子為王, 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 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 當誰使告汝?”呂雉因而大怒, 於西元前195年12月, 殺趙王劉如意, 徙淮陽王劉友為趙, 並將戚夫人斬去手腳, 薰聾雙耳, 挖掉雙目, 又以啞藥將她毒啞, 這才拋入茅廁之中, 稱為“人彘”(zhì)。

其次, 重用其寵臣審食其。 然後佈置黨羽, 大封諸呂及所愛後宮美人之子為王侯。 隨後殺掉趙王劉友和梁王劉恢。 右丞相王陵堅決反對封諸呂為王的政策,堅持高祖與大臣的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呂雉不高興,就讓他擔任皇帝的太傅,奪了他的丞相職權。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後又讓審食其為左丞相,居中用事。陳平、周勃雖然不服,也只好順從。審食其不處理左丞相職權範圍內的事情,專門監督管理宮中的事務,像個郎中令,呂雉常與他決斷大事,公卿大臣處理事務都要通過審食其才能決定。呂後這些做法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對。

第三,呂雉追封他已故的兩個哥哥,大哥呂侯為悼武王,呂釋之為趙昭王,以此作封立諸呂為王的開端。

西元前187年(呂後元年),封侄呂台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追尊父呂文為呂宣王,封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封劉章為朱虛侯,封呂釋之的兒子呂種為沛侯,封外甥呂平扶柳侯。西元前186年(呂後二年),呂台去世,諡號肅王,封其子呂嘉代呂台為呂王。西元前184年(呂後四年),又封其妹呂媭為臨光侯,侄子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侯。呂後先後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

呂雉治理國家方面。政治上沿襲了“與民休息”之國策,行“無為而治”,鼓勵生產。如西元前191年,詔令郡國“舉民孝悌、力田者複其身”,以免除徭役為優惠措施,來鼓勵農民從事生產,又“減田租,複十五稅一”。修改漢法。西元前187年,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她還“減刑,頒佈贖罪法”;制定“戍卒歲更”的制度;除挾書律。提倡勤儉治國、嚴厲治理鋪張浪費的風氣等等。

經濟上繼續重農之國策,有步驟地放寬經商政策。劉邦統治後期,下達抑商法令,懲治不法商人,“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但打擊面過大,挫傷了商人的經商積極性,亦激化了社會矛盾。在惠帝、高後時期,雖亦有“市井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的詔令,但朝廷還是“為天下初定,複弛商賈之律”,解除了商人在經濟上的重負及對商人的社會性歧視。惠帝六年(西元前189年),朝廷還“起長安西市”,使長安成為漢朝經濟活動的中心,亦為長安後來成為當時的世界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礎。在高後二年(西元前186年)和六年(西元前182年),朝廷又分別採取“行八銖錢”和“行五分錢”的措施,運用國家權力對貨幣經濟進行管理調控,對穩定幣值、平衡物價和促進商品流通起到了積極作用。

呂後在稱制的這16年間,用人得當,為政平穩,與民休息,社會安定,保持了社會的穩定,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

右丞相王陵堅決反對封諸呂為王的政策,堅持高祖與大臣的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呂雉不高興,就讓他擔任皇帝的太傅,奪了他的丞相職權。王陵只得告病回家。然後又讓審食其為左丞相,居中用事。陳平、周勃雖然不服,也只好順從。審食其不處理左丞相職權範圍內的事情,專門監督管理宮中的事務,像個郎中令,呂雉常與他決斷大事,公卿大臣處理事務都要通過審食其才能決定。呂後這些做法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激烈反對。

第三,呂雉追封他已故的兩個哥哥,大哥呂侯為悼武王,呂釋之為趙昭王,以此作封立諸呂為王的開端。

西元前187年(呂後元年),封侄呂台為呂王,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侄孫呂通為燕王,追尊父呂文為呂宣王,封女兒魯元公主的兒子張偃為魯王,將呂祿的女兒嫁給劉章,封劉章為朱虛侯,封呂釋之的兒子呂種為沛侯,封外甥呂平扶柳侯。西元前186年(呂後二年),呂台去世,諡號肅王,封其子呂嘉代呂台為呂王。西元前184年(呂後四年),又封其妹呂媭為臨光侯,侄子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侯。呂後先後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為王為侯。

呂雉治理國家方面。政治上沿襲了“與民休息”之國策,行“無為而治”,鼓勵生產。如西元前191年,詔令郡國“舉民孝悌、力田者複其身”,以免除徭役為優惠措施,來鼓勵農民從事生產,又“減田租,複十五稅一”。修改漢法。西元前187年,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她還“減刑,頒佈贖罪法”;制定“戍卒歲更”的制度;除挾書律。提倡勤儉治國、嚴厲治理鋪張浪費的風氣等等。

經濟上繼續重農之國策,有步驟地放寬經商政策。劉邦統治後期,下達抑商法令,懲治不法商人,“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但打擊面過大,挫傷了商人的經商積極性,亦激化了社會矛盾。在惠帝、高後時期,雖亦有“市井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的詔令,但朝廷還是“為天下初定,複弛商賈之律”,解除了商人在經濟上的重負及對商人的社會性歧視。惠帝六年(西元前189年),朝廷還“起長安西市”,使長安成為漢朝經濟活動的中心,亦為長安後來成為當時的世界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礎。在高後二年(西元前186年)和六年(西元前182年),朝廷又分別採取“行八銖錢”和“行五分錢”的措施,運用國家權力對貨幣經濟進行管理調控,對穩定幣值、平衡物價和促進商品流通起到了積極作用。

呂後在稱制的這16年間,用人得當,為政平穩,與民休息,社會安定,保持了社會的穩定,為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