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下西洋,比鄭和還早600多年,為了報效祖國,他揮刀自宮!

每當談起遠洋外交, 人們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鄭和, 鄭和下西洋編進中學歷史教科書, 功德家喻戶曉。 事實上, 在編撰歷史教科書時, 一塊石碑引起了相關學者的注意力。

1984年, 在陝西涇陽縣發現“唐故楊府君神道之碑”, 該碑文記載了楊良瑤一生的主要功業, 講述了他報效祖國勤勞奮鬥不凡經歷。 而楊良瑤的一生也確實頗具傳奇色彩, 他出使外域, 內平禍亂, 外撫異邦, 他是活躍在中唐時期的一代宦官。

楊良瑤早年家庭幸福美滿, 有田有地, 娶妻後又育有二子。 可是, 在他二十一歲時, 楊良瑤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揮刀自宮, 入宮為宦。 放棄一切, 決心成為一名宦官, 對於楊良瑤的初衷, 我們不得而知, 借著“自宮”的由頭, 他得以成功接近皇帝, 因此獲得人生逆襲的一張入場券。

入宮後, 楊良瑤從一名低級宦官做起, 腳踏實地勤勤懇懇, 除了服侍皇帝, 別無二心。

代宗時期, 楊良瑤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嶄露頭角的機會。 永泰元年, 慈、隰等州狼山部落首領聚眾叛亂, 逼脅州縣,

恣行剽殺, 京師震驚。 由於國庫空虛, 沒有能力剿殺叛賊, 於是派遣楊良瑤與另一名官員前去招撫。 奈何另一名官員畏懼不前, 楊良瑤只好奮發獨往。

楊良瑤最終振振有詞地以恩德之口吻說服群盜坐下從長計議。 此次平定狼山之亂, 楊良瑤不費一兵一卒,

不費一錢一糧, 隻身一人單槍匹馬馬到功成, 他的膽識和計謀得到後人的讚賞和認可。 皇帝龍顏大悅, 少不了加官進爵, 就此楊良瑤成為皇帝身旁的大紅人。

楊良瑤仕途一路高歌猛進, 步步高升。 德宗繼位後, 遇涇原兵變, 各地節度使紛紛叛變, 朝廷有心無力,德宗亦然焦頭爛額,大唐帝國面臨四分五裂之危。

此時,楊良瑤不辭勞苦,主動請纓平定內亂,他一出馬,事情立刻得到解決。救朝廷危亡之際,楊良瑤功不可沒。

鄭和寶船船模 ¥95 購買

後有吐蕃對大唐虎視眈眈,德宗派遣楊良瑤出使黑衣大食,促進兩國友好往來。楊良瑤再次不負眾望。此次遠航出使,比鄭和下西洋早了600多年,堪稱史上遠洋外交第一人。

平定內憂外患,楊良瑤功不可沒。可若非楊良瑤早期狠下心來自宮,也不會有今日的流芳千古,人人歌頌。

朝廷有心無力,德宗亦然焦頭爛額,大唐帝國面臨四分五裂之危。

此時,楊良瑤不辭勞苦,主動請纓平定內亂,他一出馬,事情立刻得到解決。救朝廷危亡之際,楊良瑤功不可沒。

鄭和寶船船模 ¥95 購買

後有吐蕃對大唐虎視眈眈,德宗派遣楊良瑤出使黑衣大食,促進兩國友好往來。楊良瑤再次不負眾望。此次遠航出使,比鄭和下西洋早了600多年,堪稱史上遠洋外交第一人。

平定內憂外患,楊良瑤功不可沒。可若非楊良瑤早期狠下心來自宮,也不會有今日的流芳千古,人人歌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