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全民網路直播時代來了 注意,這樣直播可能犯法!

近日, 一家網路直播平臺現場直播了某中學的上課和課間活動, 一瞬間同學們成了“網紅”。 但大多數網友認為此舉不妥, 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隱私權。

網路直播作為一種新型傳播方式, 近幾年得到了迅猛發展, 尤其到2016年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 但與此同時也伴隨著許多亂象。 下面小編就帶您盤點下一2016年互聯網直播的一些典型案例。 2016年發生的藏身故宮直播事件:“女主播藏身故宮直播慈禧床榻”事件中,涉事女主播回應稱“當晚和朋友到了懷柔一家影視基地,假裝在故宮裡做了直播”。 3名涉事的違法行為人已被先後抓獲, 分處行政拘留5日、10日。 2016年10月31日曝光的一段視頻顯示, 兩名男子在網路直播平臺上直播做慈善, 給四川涼山州某村村民發錢, 直播結束後又從村民手中把錢拿回。 2016年3月, 某手機直播平臺的熱門女主播“雪梨槍”錄製的淫穢視頻在網上瘋傳,

視頻中有4人聚眾淫亂的表演。 11月23日, 當地法院對這起案件進行了公開宣判, 該女主播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 並處罰金10萬元。 2016年8月, 在某直播秀場上, 一團隊打著戶外直播的名號, 進山裡捕殺野生動物, 且手段極其殘忍, 以此來博得關注, 並索要禮物。 接到網友報警以後, 警方對該團夥違法狩獵、捕殺國家保護動物的行為展開了調查。

2016年10月, 遼寧大連一對夫妻在自家院子裡直播燒車, 後來火勢難以控制, 他們撥打119求助消防員。 後經調查瞭解得知, 這對夫妻純屬為了吸粉博眼球才故意將自家車輛點燃, 當地派出所隨後介入調查。

2016年11月, 某網路直播平臺上, 一名男主播直播“吸毒”, 警方迅速展開調查, 發現他並不是吸毒人員, 其直播“吸毒”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增加人氣。 最終這名主播被行政拘留5天。

......

據國家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6年, 被稱為“網路直播元年”, “無直播不傳播”成為常態, 娛樂互動、新聞報導等領域中網路直播被廣泛應用。 “據不完全統計, 2016年在國內提供互聯網直播平臺服務的企業超過300家, 且數量還在增長。 針對網路直播亂象,國家都出臺了哪些相關規定予以約束呢?2016年7月, 文化部印發《關於加強網路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 2016年9月,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加強網路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

其中明確指出, 開展網路視聽節目直播服務應具有相應資質, 不符合相關條件的機構和個人不能從事直播服務。 2016年11月4日, 國家網信辦發佈了《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 要求對直播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建立互聯網直播發佈者信用等級管理體系, 實行“主播實名制登記”“黑名單制度”等措施, 對於直播資質、內容管理、信用體系等提出了具體要求,給規範互聯網直播服務劃定了底線。 2016年12月12日, 文化部印發《網路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 規定網路直播平臺要有許可證, 網路主播也要進行身份證實名註冊。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稱, 這些新規定出臺後直播行業雖有所好轉, 但不良直播仍然沒有杜絕。 他說:“有人通過花錢來購買存在感,滿足虛榮心;有人則借此成名,為自己牟利創造條件;更有一些直播平臺、經紀公司、主播三方合謀,從普通線民觀眾身上‘套利’,究其原因,還是監管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亞太網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劉德良說:“直播平臺涉及的監管部門較多,比如,內容違規屬於版權局的管理範圍;傳播過程中的違規由文化部門管理;如果運用電影和電視的審查機制,監管方面則屬於廣電總局,還包括公安、工信等部門。如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了各種不同的商業模式,商家在追逐利益的同時也要保持一定的道德底線。小編在此呼籲每一位元參與網路直播的使用者在上傳視頻的同時,一定要更多地考慮其社會影響,切記不要做違法違規的行為。

他說:“有人通過花錢來購買存在感,滿足虛榮心;有人則借此成名,為自己牟利創造條件;更有一些直播平臺、經紀公司、主播三方合謀,從普通線民觀眾身上‘套利’,究其原因,還是監管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亞太網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劉德良說:“直播平臺涉及的監管部門較多,比如,內容違規屬於版權局的管理範圍;傳播過程中的違規由文化部門管理;如果運用電影和電視的審查機制,監管方面則屬於廣電總局,還包括公安、工信等部門。如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了各種不同的商業模式,商家在追逐利益的同時也要保持一定的道德底線。小編在此呼籲每一位元參與網路直播的使用者在上傳視頻的同時,一定要更多地考慮其社會影響,切記不要做違法違規的行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