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人民的名義》裡高育良沒有想通的問題,朱元璋早就想明白了

《人民的名義》裡漢東省政法委書記高育良喜歡明史, 於是, 原漢東省省委書記趙立春的兒子趙瑞龍便給他下套, 找了個漂亮的女服務員,

用“一月時間”將其培訓成“明史專家”, 教材就用《萬曆十五年》。 美女成功勾引高育良。 這位大官就這樣上套了。

高育良號稱酷愛明史, 但從這個情節來看, 他就是個半瓶醋。 因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就告誡過“一生當謹嗜好”。 高育良對朱元璋的告誡完全沒聽進去, 反而因為自己的愛好毀了自己的前程, 也帶壞了一大群幹部, 敗壞了一個地方的官場風氣, 教訓深刻。

朱元璋說:“人君一生當謹嗜好, 嗜好之間, 治亂所由生也。 ”

這是朱元璋的自我警醒, 手握權力的官員, 更應該牢記他的這句話。

清人汪輝祖說過:“近利以利來, 近色以色至, 事事投其性之所近, 陰竊其柄。 後雖悔悟, 已受牽持。 ”

意思就是, 很多居心叵測的人, 充分利用領導的興趣愛好, 鑽頭覓縫討領導喜歡, 然後利用領導手裡的權力來為自己謀私利。 不是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嗎, “不怕領導有原則, 就怕領導無愛好”。

這些人固然可恨, 但更應該警醒的是領導幹部。 因為他們不是普通人, 他們手中握有人民賦予他們的權力, 他們更應該時刻提醒自己, 不要被別人利用, 不要上了別人的套。

高育良作為省部級幹部, 身居高位, 竟然對天上掉下的“餡餅”不加鑒別、不加思考, 反而用“愛情”來自我陶醉、自我欺騙, 真正是“愛”而不當, “好”而無度, 終成大禍。

“禍莫大於不知足, 咎莫大於欲不止”。

“嗜好之間, 治亂所由生也”每個手中握有權力的官員, 都應該用朱元璋的這句話來時刻警醒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