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親人逝世,我們該如何向孩子解釋?

帶著對親人的思念與愛, 繼續前行!

作者:Daisy

提筆的此時此刻, 我依然沒有確定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 今天是爺爺離開我整整五個月的日子,

我還是不敢回憶爺爺在病榻前費力撐開眼睛看我的最後一眼。 一想到這些, 我就會止不住地淌淚。 抗拒、掙扎、難以承受。 春節回家, 沒有了爺爺的家空蕩冷清, 他的氣息和感覺還是那麼熟悉地圍繞在我周身。 不滿三歲的兒子忽閃著疑惑的大眼睛, 指著爺爺的遺像問我:“太爺到哪裡去了?”我不由得潸然淚下, 我從沒想過怎麼回答他, 告訴他太爺去了天堂?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亦或是睡著了?

這不禁讓我回憶起七歲那年, 外婆意外去世, 懵懂的我跟著大人跪在地上、跟著流眼淚, 我卻不知道外婆的離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看見媽媽每天以淚洗面, 誰都不能在她面前提起外婆。

"死亡"在我心裡成了一個諱莫如深的字眼,

不能提、更不能想。 但又常常忍不住一個人的時候偷偷想, 爸爸媽媽會不會老, 會不會有一天離開我?我會不會有一天也會死?每當想到這裡, 我突然一個激靈從胡思亂想中回過神來, 使勁掐自己胳膊一下, 然後呵斥自己別瞎想!

長大以後, 我仍然不太能正確面對這個問題, 因為在我的成長和受教育的經歷中, 從來沒有誰教過我該如何認識和面對“死亡”。 當了媽媽以後, 直到這次痛徹心扉地感受到爺爺的離開對我的打擊時, 我才開始思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該怎麼引導才能讓他正確地面對別離、生死的問題, 而不是像自己一樣逃避、抵觸。

回來北京以後的一天, 兒子偶然從書架上翻出一本買了很久但從未翻看過的繪本, 叫做《獾的禮物》。

看到這本書時, 我心頭微微有些顫動, 摟他在懷輕輕地念完了整個故事。 這裡面講述的是一隻很老很老的獾是動物們非常依靠和信賴的朋友, 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他很擔心他離去之後朋友們會很悲傷, 就提前告訴他們,

不久的某一天, 他會去下面的長隧道。 當這一天真的來臨時, 所有的動物都非常傷心。 渡過了寒冷的冬天, 動物們還是止不住會想念老獾。

到了春天, 動物們開始互相串門, 常常說起獾還活著的那些日子。 鼴鼠說起了獾教他怎樣用一張折紙, 剪出一長串鼴鼠的事;青蛙回想起他怎樣在獾的幫助下, 在冰上邁出打滑的第一步;狐狸想起他小時候總是系不好領帶, 是獾教會了他;獾還把自己烤薑餅的獨家秘方, 教給了兔子太太……所有的動物對獾都有一段特殊的回憶——他教過他們的一些事情, 他們現在都做得好極了。 獾給每個朋友都留下了離別禮物, 是他們可以永遠珍藏下去的。 每當回憶起獾, 他們會感覺到安寧和溫暖。

在這個動人的故事裡, 獾的朋友們學會了接受它的死亡。

故事講完, 我認真地問兒子:“寶貝, 你還記得太爺送給你的禮物嗎?”

“《媽媽教我讀唐詩》是太爺送給我的禮物!”

“你要好好保管好這本書。 太爺生前最喜歡唐詩宋詞, 他謄寫了很多很多本詩詞集, 他希望你長大可以成為一個腹有詩書的少年, 不要丟了咱們的文化和傳統。 ”

兒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以這樣的方式跟幼小的孩子解釋這個事情。 或許他還小還理解不了, 或許這是我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療愈的第一個起點, 只有我學會直面, 他才能汲取到成長的力量。

曾經聽一位海外旅居的朋友講給我一個真實的故事,她的女兒在上小學的時候,班級裡飼養一隻寵物貓咪KIKI因為急性腹瀉未愈而死亡了,在當天的課程結束後,老師帶領孩子們為KIKI舉行了一個簡短的葬禮,然後讓小朋友們在一張大白紙上寫出和畫出他們對KIKI的思念,鄭重地留存起來。

其實在歐美的教育中,孩子們都有機會接受到生命課程的教育,面對“死亡”如何表示出敬重和敬畏,如何去表達感受和情緒,怎樣認識“死”去感受“生”的寶貴和價值,從“死”體會“生”的意義,這都是因為“死”才是真正感悟“生”最好的導師。而在我們的教育中關於此卻是一片空白,然後就有很多年輕的生命因為小的挫折和誤會,草率地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對生命的不負責才是不會正確面對“死亡”的觀念中最可怕的地方。

另一方面,死亡並不是離開了就消失得乾乾淨淨,沒有任何痕跡,它依然會給活著的人帶來溫暖和力量。生與死就好比一場劇的開頭和結尾,我們無法選擇在哪裡開始和在哪裡結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拓展生命的廣度和寬度,活出精彩的劇情。面對死亡,我們可以憂傷和緬懷,可以讓感情盡情地流淌,準備好了之後,蓄滿愛的能量,繼續帶著希望踏上人生的旅程。

作者簡介:Daisy,家有可愛男寶一枚,是一個在育兒道路上努力學習和汲取的媽媽,親力親為實踐親子溝通,希望未來能盡一己之力影響身邊更多的爸爸媽媽。

曾經聽一位海外旅居的朋友講給我一個真實的故事,她的女兒在上小學的時候,班級裡飼養一隻寵物貓咪KIKI因為急性腹瀉未愈而死亡了,在當天的課程結束後,老師帶領孩子們為KIKI舉行了一個簡短的葬禮,然後讓小朋友們在一張大白紙上寫出和畫出他們對KIKI的思念,鄭重地留存起來。

其實在歐美的教育中,孩子們都有機會接受到生命課程的教育,面對“死亡”如何表示出敬重和敬畏,如何去表達感受和情緒,怎樣認識“死”去感受“生”的寶貴和價值,從“死”體會“生”的意義,這都是因為“死”才是真正感悟“生”最好的導師。而在我們的教育中關於此卻是一片空白,然後就有很多年輕的生命因為小的挫折和誤會,草率地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對生命的不負責才是不會正確面對“死亡”的觀念中最可怕的地方。

另一方面,死亡並不是離開了就消失得乾乾淨淨,沒有任何痕跡,它依然會給活著的人帶來溫暖和力量。生與死就好比一場劇的開頭和結尾,我們無法選擇在哪裡開始和在哪裡結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拓展生命的廣度和寬度,活出精彩的劇情。面對死亡,我們可以憂傷和緬懷,可以讓感情盡情地流淌,準備好了之後,蓄滿愛的能量,繼續帶著希望踏上人生的旅程。

作者簡介:Daisy,家有可愛男寶一枚,是一個在育兒道路上努力學習和汲取的媽媽,親力親為實踐親子溝通,希望未來能盡一己之力影響身邊更多的爸爸媽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