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高宗不願迎回徽欽二帝的真正原因

宋高宗趙構, 是宋徽宗第九個兒子。 靖康二年, 金兵大舉南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 北宋滅亡, 宋徽宗、宋欽宗被掠。 於是, 趙構南遷臨安建立南宋, 卻偏安一隅, 成為歷史上乞和苟安的投降主義君王。

為什麼宋高宗願意苟且偷安, 卻不願意北伐迎回徽欽二帝呢?其實高宗在位初期, 原是起用抗戰派李綱為相, 以宗澤為東京留守, 發動軍民抗金。 可是不久後, 他罷免了李綱, 啟用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 與金議和, 把宋軍防線由黃河一線南移至淮、漢、長江一線, 從而使抗戰形勢逆轉。

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 歷史學界普遍認為宋高宗趙構與金的議和, 不願北伐迎回徽、欽二帝雪洗靖康之恥, 主要原因是因為宋高宗趙構擔心自己皇位的正統性, 害怕徽、欽二帝回鑾與他爭奪皇位。

對這樣的說法, 有些學者提出了疑問。 其實趙構擔心自己皇位的正統性的確不假,

但是作為一個建立新政權(南宋)的皇帝來說, 保住皇位會很難嗎?在中國歷史上, 遇上這樣的問題, 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禪讓,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最好的例子。 篡位的亂臣賊子都可以搞一個虛偽的禪讓儀式來使得自己的篡位合法化, 宋高宗為什麼不把二帝先迎回來控制在自己手中, 搞一個皇權的禪讓儀式, 這一切不都就完全正統合法了嗎?更何況宋高宗比那些賊子的合法性強多了。 所以趙構不願北伐, 迎回徽欽二帝, 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

南宋政權實際上是在南方士族支持下建立起來的新政權, 在這樣的政權中趙構的皇權權威是有限的, 這與馬上打江山或者坐穩天下官僚系統齊備的皇帝相比較是有本質區別的。

這樣的一個皇帝, 對於地方豪強來說, 更多的只是一個牌位而已, 象徵意義多於實際的權力。 所以趙構雖然是皇帝, 但他的權力與以往的君王是大大不同的。 因此, 對於他的行為, 我們要深刻地體會他實際處於的權力環境。

趙構

趙構之所以能夠在南方建立政權,

除了他在血統上的優勢外, 更主要的是他能維持當時各個豪強之間的平衡。 在此背景下, 二帝如果被迎回, 這樣的權力制約關係一定會被打破。 二帝如是回到朝廷, 趙構定能夠控制他們。 但是若二帝到了某些居心叵測的軍閥或豪強手中, 進而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問題就麻煩了, 國內的政治平衡就會被徹底打破, 內亂則不可避免。

在這樣的情況下, 二帝的回歸已不再是趙構當不當皇帝的問題, 而是妄想控制二帝的集團與其他擁立趙構的集團之間的內部矛盾了。 即使是趙構自己不想當皇帝, 那些擁護他的集團也是不允許的。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明代宗、英宗時的於謙就是最好的例子。

宋高宗趙構到底是怎麼想的?不論後世之人如何猜測, 這最終的原因或許只有他自己心裡明白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