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產後“初乳”比金子還珍貴

初乳的定義

產後, 母親的體內激素水準發生變化, 乳房開始分泌乳汁。 但泌乳有一個逐漸的質與量的變化, 一般把生後4-5天以內的乳汁稱作初乳,

生後6-10天的乳汁稱作過渡乳, 產後11天到9個月的乳汁稱成熟乳, 10月以後的乳汁叫晚乳。 母乳的這種質與量的變化, 正好是適應了新生兒的消化吸收以及身體需要。 初乳, 除了含有由於吞噬作用所攝取的脂肪淋巴細胞(初乳小體colostrumbody)外, 還含有乳腺細胞和來自導管的細胞斷片以及核等。 因初乳中磷酸鈣、氯化鈣等鹽類的含量較多, 所以有輕瀉作用, 初乳比成乳的熱量也高。

初乳的特點

初乳中的蛋白質含量遠遠高出常乳。 特別乳清蛋白質含量高。 初乳內含比正常奶汁多5倍的蛋白質, 尤其是其中含有比常乳更豐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生長因數、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 這些物質都有防止感染和增強免疫的功能。

初乳中的維生素含量也顯著高於常乳。 維生素B2在初乳中有時較常乳中含量高出3~4倍,尼克酸在初乳中含量也比常乳高。

初乳中乳糖含量低,灰分高,特別是鈉和氯含量高。 微量元素銅、鐵、鋅等礦物質的含量顯著高於常乳, 口感微鹹。 初乳中含鐵量約為常乳的3~5倍,銅含量約為常乳的6倍。

另外, 初乳中還含大量的生長因數, 尤其是上皮生長因數, 可以促進新生兒胃腸道上皮細胞生長, 促進肝臟及其他組織的上皮細胞迅速發育, 還參與調節胃液的酸鹼度。

初乳由於其感觀不佳, 口感微鹹, 以及熱穩定性差等特點, 不適用於加工成日常飲用乳。 目前市面上也出現了不少初乳產品, 主要保留的活性物質是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

乳內各種成分的含量與常乳相差懸殊。 幹物質含量很高, 含有豐富的球蛋白、清蛋白、酶、維生素、溶菌素等, 但乳糖的量較少, 酪蛋白的相對比例較少。 其中蛋白質能直接被吸收, 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 初乳中的維生素A和C比常乳中高10倍, 維生素D比常乳中高3倍。 初乳中含有較高的無機質, 特別富含鎂鹽, 能促進消化管蠕動, 有利於消化活動。

在分娩後的一到兩天內, 初乳的成分接近於母畜的血漿。 以後初乳的成分幾乎逐日都有明顯變化, 蛋白質和無機質的含量逐漸減少, 乳糖含量逐日增加, 酪蛋白比例逐日上升, 經過六至十五日的時間轉變為常乳。

初乳和成熟乳的區別

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母乳是嬰兒最好的營養食品。

”醫學界始終未停止對母乳成分和含量的深入研究, 為調整母嬰膳食結構、優化母嬰營養環境提供理論依據。

初乳與普通乳汁的主要區別在於其富含免疫因數、生長因數及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是大自然提供給新生命最珍貴的初始食物, 其中具有抗病能力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比成熟乳高20~40倍。 新生兒攝入後可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抵禦外界病原侵襲而健康成長。 世界公認它可以影響初生生命甚至其一生的健康, 因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大力提倡母乳餵養。

一、初乳含乳鐵蛋白最高

乳鐵蛋白是一種具備多種生理功能的蛋白質, 對於嬰幼兒而言不可或缺。 研究發現, 母乳中初乳含乳鐵蛋白最高, 過渡乳和成熟乳依次降低。 乳鐵蛋白與產婦的營養狀況有關, 營養狀況好的產婦, 母乳乳鐵蛋白含量較高。 含乳鐵蛋白的配方奶粉可促進嬰兒鐵離子轉運, 從而有利於血紅蛋白合成, 對預防嬰兒貧血的發生具有良好的作用。

二、免疫活性細胞

新發現儘管越來越多的成分被不斷發現,但是人們對於初乳中各種免疫活性細胞的確切作用還不很清楚。研究通過測定上海地區人乳中免疫活性細胞的分佈,分析其免疫學特徵後發現,初乳中含有免疫細胞CD4+T,它是一種活化狀態的記憶性T細胞,對新生兒本就並不成熟的免疫系統是非常有利的。這項研究是針對母乳餵養對新生兒的免疫保護作用的有益探索。

三、提高母乳安全性

任何食物都應達到一定的安全性,母乳也不例外。中國八城市母乳污染調查報告稱,中國母乳中存在鉛、汞、銅等重金屬成分,但總體母乳重金屬含量水準處於可接受範圍。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來源和主要營養來源,也是潛在的有毒化學物質暴露源。一定程度上,母乳的安全性由母親的飲食左右。孕產婦吸煙或被動吸煙是母乳中鉛含量高的高危因素,而經常食用海魚、河魚、貝類、螃蟹等水產品,與母乳重金屬元素含量升高有關。此外,母乳中重金屬含量水準與夫妻文化水準、產婦職業、產婦孕期是否化妝和染髮、抽油煙機使用狀況及開窗通風換氣等密切相關。

四、初乳含溶菌酶最高

溶菌酶是嬰兒成長必不可少的蛋白質,它在抗菌、避免病毒感染以及維持腸道內菌群正常化,促進雙歧桿菌增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母乳中初乳含溶菌酶最高,過渡乳和成熟乳依次降低。測定並研究我國產婦母乳溶菌酶含量狀況,對指導未來在配方奶粉中添加適宜于我國嬰兒的溶菌酶配方十分必要。

初乳對寶寶的好處

嬰兒出生後,媽媽最初幾天分泌的乳汁稱為初乳。初乳量很少,較黏稠,顏色發黃。與成熟乳(滿月後的乳)相比,初乳的脂肪和糖的含量較低,適於生後10天內新生兒的消化和吸收。黃色的初乳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A,有助於減輕嬰兒感染的程度。換言之,可增強抗感染的能力。初乳中的生長因數能促進嬰兒未成熟的腸道發育,為吸收成熟乳做好準備,並有助於預防變態反應和對某些食物的不耐受性,即減少過敏。初乳還有輕微的通便作用,能利於胎便排出,減少膽紅素含量,減輕新生兒黃疸。初乳量少,就必然需要新生兒勤吸吮。這種刺激越頻繁,母乳產生得越快。有人怕初乳髒,將之棄去不喂;有人怕孩子餓,先喂糖水或其他奶。這樣做均不對。先喂糖水會減少新生兒對母乳的需求,減慢下奶;喂其他奶有可能種下過敏的禍根。

據日本育兒之神--內藤壽七郎博士所言,開奶前哪怕只喂30毫升牛奶,作為過敏原,也足以讓孩子對牛奶過敏。母親初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質,可吸附在病源微生物或毒素上,防止侵入呼吸道及腸道粘膜,避免患呼吸道及腸道疾病。其中的乳鐵蛋白,可結合嬰兒體內的鐵,"奪取"細菌代謝所需的鐵,進而抑制細菌生長,抵抗許多細菌性疾病。免疫球蛋白可很好地發揮抗感染、中和毒素的作用,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母親初乳中還含有其它多種活性成分,如生長因數、轉鐵蛋白、富含脯氨酸多肽(PRP)、溶酶菌等。生長因數能夠促使細胞生長分化,加快組織修復;轉鐵蛋白能夠與鐵牢固而可逆地結合,控制機體內鐵的水準,還能將鐵運送到合成各種含鐵蛋白質(如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等)的地方;富含脯氨酸多肽能夠參與免疫調節,它既能增強低下的免疫反應,又能抑制過於活躍的免疫反應;溶菌酶則可以促進細菌細胞壁及病毒糖蛋白外殼水解,具有抗菌、消炎、消腫、增強機體免疫反應等多種作用。

莫把初乳擠掉

有些人受舊觀念的影響,認為分娩後最初分泌的乳汁是“髒”的,或認為初乳沒有營養價值,擠掉丟棄了,這很可惜。初乳不僅不髒,反而最富有營養物質。它們對新生兒機體免疫有增強作用,可預防新生兒感染。而後來的乳汁中各種細胞成分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日趨下降。另外,初乳中含的脂肪量沒有成熟乳高,這正好和剛出生的小兒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差相適應。初乳中鋅的含量也很高,據測定分娩後12天內的初乳中含有大量鋅,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此後人乳含鋅量迅速下降。鋅對促進小兒生長發育有好處。初乳雖然量少、稀淡,但對新生兒是極重要的。喂母乳的孩子在生後半年以內很少生病,就是接受了母乳中抗體的緣故,這其中也有初乳的功勞。因此,初乳決不要隨便遺棄。

初乳奶粉可以吃嗎

目前國家對成人和嬰幼兒每日攝入牛初乳的推薦量缺失相關標準,建議嬰幼兒最好不吃。按照衛生部標準,我國嬰幼兒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標準中,1段(8kg)嬰兒每日蛋白質攝入量人工餵養為16-26克,2段(10kg)為20-32克。但嬰幼兒每天從進口配方奶粉中攝入的蛋白質含量已經達到了標準,再往配方奶粉里加初乳奶粉,將使1段嬰兒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最高超標49%;2段嬰幼兒攝入量最高超標23.8%。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黃儉表示,嬰幼兒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含量應按一定的標準,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則營養不良,太高則會使嬰幼兒腎臟超負荷,嚴重的還可能造成腎功能衰竭。另有專家認為,高濃度蛋白質對嬰幼兒消化道黏膜有影響,嚴重時會造成出血性小腸炎。

新發現儘管越來越多的成分被不斷發現,但是人們對於初乳中各種免疫活性細胞的確切作用還不很清楚。研究通過測定上海地區人乳中免疫活性細胞的分佈,分析其免疫學特徵後發現,初乳中含有免疫細胞CD4+T,它是一種活化狀態的記憶性T細胞,對新生兒本就並不成熟的免疫系統是非常有利的。這項研究是針對母乳餵養對新生兒的免疫保護作用的有益探索。

三、提高母乳安全性

任何食物都應達到一定的安全性,母乳也不例外。中國八城市母乳污染調查報告稱,中國母乳中存在鉛、汞、銅等重金屬成分,但總體母乳重金屬含量水準處於可接受範圍。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來源和主要營養來源,也是潛在的有毒化學物質暴露源。一定程度上,母乳的安全性由母親的飲食左右。孕產婦吸煙或被動吸煙是母乳中鉛含量高的高危因素,而經常食用海魚、河魚、貝類、螃蟹等水產品,與母乳重金屬元素含量升高有關。此外,母乳中重金屬含量水準與夫妻文化水準、產婦職業、產婦孕期是否化妝和染髮、抽油煙機使用狀況及開窗通風換氣等密切相關。

四、初乳含溶菌酶最高

溶菌酶是嬰兒成長必不可少的蛋白質,它在抗菌、避免病毒感染以及維持腸道內菌群正常化,促進雙歧桿菌增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母乳中初乳含溶菌酶最高,過渡乳和成熟乳依次降低。測定並研究我國產婦母乳溶菌酶含量狀況,對指導未來在配方奶粉中添加適宜于我國嬰兒的溶菌酶配方十分必要。

初乳對寶寶的好處

嬰兒出生後,媽媽最初幾天分泌的乳汁稱為初乳。初乳量很少,較黏稠,顏色發黃。與成熟乳(滿月後的乳)相比,初乳的脂肪和糖的含量較低,適於生後10天內新生兒的消化和吸收。黃色的初乳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A,有助於減輕嬰兒感染的程度。換言之,可增強抗感染的能力。初乳中的生長因數能促進嬰兒未成熟的腸道發育,為吸收成熟乳做好準備,並有助於預防變態反應和對某些食物的不耐受性,即減少過敏。初乳還有輕微的通便作用,能利於胎便排出,減少膽紅素含量,減輕新生兒黃疸。初乳量少,就必然需要新生兒勤吸吮。這種刺激越頻繁,母乳產生得越快。有人怕初乳髒,將之棄去不喂;有人怕孩子餓,先喂糖水或其他奶。這樣做均不對。先喂糖水會減少新生兒對母乳的需求,減慢下奶;喂其他奶有可能種下過敏的禍根。

據日本育兒之神--內藤壽七郎博士所言,開奶前哪怕只喂30毫升牛奶,作為過敏原,也足以讓孩子對牛奶過敏。母親初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質,可吸附在病源微生物或毒素上,防止侵入呼吸道及腸道粘膜,避免患呼吸道及腸道疾病。其中的乳鐵蛋白,可結合嬰兒體內的鐵,"奪取"細菌代謝所需的鐵,進而抑制細菌生長,抵抗許多細菌性疾病。免疫球蛋白可很好地發揮抗感染、中和毒素的作用,增強孩子的抗病能力。母親初乳中還含有其它多種活性成分,如生長因數、轉鐵蛋白、富含脯氨酸多肽(PRP)、溶酶菌等。生長因數能夠促使細胞生長分化,加快組織修復;轉鐵蛋白能夠與鐵牢固而可逆地結合,控制機體內鐵的水準,還能將鐵運送到合成各種含鐵蛋白質(如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等)的地方;富含脯氨酸多肽能夠參與免疫調節,它既能增強低下的免疫反應,又能抑制過於活躍的免疫反應;溶菌酶則可以促進細菌細胞壁及病毒糖蛋白外殼水解,具有抗菌、消炎、消腫、增強機體免疫反應等多種作用。

莫把初乳擠掉

有些人受舊觀念的影響,認為分娩後最初分泌的乳汁是“髒”的,或認為初乳沒有營養價值,擠掉丟棄了,這很可惜。初乳不僅不髒,反而最富有營養物質。它們對新生兒機體免疫有增強作用,可預防新生兒感染。而後來的乳汁中各種細胞成分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日趨下降。另外,初乳中含的脂肪量沒有成熟乳高,這正好和剛出生的小兒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差相適應。初乳中鋅的含量也很高,據測定分娩後12天內的初乳中含有大量鋅,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此後人乳含鋅量迅速下降。鋅對促進小兒生長發育有好處。初乳雖然量少、稀淡,但對新生兒是極重要的。喂母乳的孩子在生後半年以內很少生病,就是接受了母乳中抗體的緣故,這其中也有初乳的功勞。因此,初乳決不要隨便遺棄。

初乳奶粉可以吃嗎

目前國家對成人和嬰幼兒每日攝入牛初乳的推薦量缺失相關標準,建議嬰幼兒最好不吃。按照衛生部標準,我國嬰幼兒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標準中,1段(8kg)嬰兒每日蛋白質攝入量人工餵養為16-26克,2段(10kg)為20-32克。但嬰幼兒每天從進口配方奶粉中攝入的蛋白質含量已經達到了標準,再往配方奶粉里加初乳奶粉,將使1段嬰兒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最高超標49%;2段嬰幼兒攝入量最高超標23.8%。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黃儉表示,嬰幼兒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含量應按一定的標準,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則營養不良,太高則會使嬰幼兒腎臟超負荷,嚴重的還可能造成腎功能衰竭。另有專家認為,高濃度蛋白質對嬰幼兒消化道黏膜有影響,嚴重時會造成出血性小腸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