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塵封檔案|曾經的日本特務組織——板浦聯絡所

檔案, 因藏於高閣而神秘。

檔案, 因還原歷史而權威。

打開公安機關塵封已久的檔案,那昏黃的紙張中透露著歲月的點點滴滴, 那些塵封的往事, 湮沒在歲月的河裡。 重溫那段歷史, 我們仍可以聽到戰爭年代的隆隆炮火, 看到離今50年、60年, 甚至更久的那段歲月中, 我們的公安前輩們打擊犯罪跋涉奔波的身影、感受到他們在秘密戰線上的刀光劍影…….

有許許多多的往事, 現在看來似乎有些微不足道, 而在當時卻是我市公安機關和民警肩上最沉重的責任。

本周, 蜀黍繼續給大家帶來《塵封檔案》專欄, 這其中的故事均由連雲港市公安局民警譚曉平撰寫。 讓我們走進她筆下卷宗裡的塵封過往,細細品味歷史留在檔案裡的故事。

1

日本侵略者在侵華戰爭中, 為了密切配合其軍事行動, 鎮壓、破壞抗日組織, 圍剿、蠶食和封鎖抗日根據地, 和在其它地方一樣,

日軍在軍事佔領連雲港(時稱連雲市)地區後, 迅即建立了特務組織, 進行特務活動。 期間曾先後設立“特務機關”、“陸、海、空情報部”等13個系統22個特務單位。 其中1939年4月成立的海州“顧問室”(前身是海州日本陸軍特務機關, 地址位於今海州區民主路, 原市公安局辦公大樓身底), 是日特在淮海地區一個總的指導機關, 在各縣均設立派出機構。

這一日特機關, 從整個情況來看, 分為兩個時期:第一階段是1939年至1943年初的日寇顧問室。 第一任顧問是小池幸一, 木村信一為輔佐官。 1940年小池幸一回國, 換鈴木作為顧問, 中川為輔佐官。 同年底由沭陽調來幾貝長美為顧問, 田村、北野二人任輔佐官。 1941年春, 因幾貝長美回日本帶妻子耽擱一陣時間, 顧問一度為平手英男代理。

第二階段是1943年至1945年8月, “顧問室”改名為“聯絡所”。 這是因為, 1942年汪偽南京政府喊出了“政治獨立”的口號, 日本內閣東條英機假意“尊重獨立自主”, 1943年1月9日, 汪偽和日本扮演“中日親善”, 簽立了日本向中國歸還租界和廢除治外法權的協定,

隨後將海州地區劃歸汪偽中央政府管轄。 實際情況是日軍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中失利, 西南太平洋防線開始崩潰, 戰局迫使日本開始在太平洋戰場轉入戰略防禦, 對華政策也隨之發生變化, 即極力維持在華戰略相持局面。 這種情況下, 日本為了掩蓋其侵略政策, 在所謂不干涉中國內政的招牌下, 對一些特務機關的名稱作了更改。 1943年4月, 將“海州顧問室”改為“淮海省聯絡部海州地區支部”, 各縣、區“顧問室”隨之改為“聯絡所”, 直屬海州聯絡部領導。

2

其實不論是“顧問室”還是“聯絡所”都是當時日偽地區的最高權力機關, 地方政府一切活動都要經“顧問室”或“聯絡所”批准後方可實施。 由於贛榆地區並沒有被日軍全部佔領(贛榆西部及北部大部分地區屬解放區, 是八路軍的地盤), 日軍一直加強在贛榆的力量部署。 1943年5月將“海州支部”負責人之一遠滕調贛榆聯絡所(地址位於青口小東門的許家花園, 現為贛榆中學身底)任所長, 隨後將贛榆聯絡所的聯絡官通野裕調到板浦聯絡所, 板浦所原聯絡官屈千吉調去連雲。

所有各縣、區特務組織,除了兩到三名負責人是日本人之外,各個組織從十幾到五十幾人不等,成員全是漢奸。其中板浦聯絡所的漢奸特務,抗戰勝利後,大多數人改名換姓加入國民黨軍隊伍,雖然也有幾人被國軍“除奸團”逮捕,但關押一陣後均由家人花錢疏通釋放。直到14年後,他們才受到應有的懲罰。

1959年初,為了做好國慶10周年慶典活動的安保工作,嚴密控制敵特機關危險分子的破壞活動,新海連市公安局根據江蘇省公安廳、徐州專處的指示,組織全體民警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一次解放後最大規模的針對特務機關間諜活動的調查行動。當年3月份,民警在調查工作中獲悉,當時任日本特務機構“板浦聯絡所”偵探長的王建華以及灌雲縣偽商會會長張繼姚等人具有接受日特“預伏”嫌疑。

圍繞這一線索,民警展開大量的調查走訪工作,直到當年10月份,除了已死亡或正服刑之外,該聯絡所6名逍遙法外的漢奸特務均被抓獲歸案,這才揭開“板浦聯絡所”的最後時光及涉案人員的犯罪行為。

偵探長王建華

王建華,1920年生,海州人。1941年至1942年先後2次在日寇青年訓練所(地點在海州古樓東倉房裡,也就是被日軍炸毀的海州師範學校)受訓,後在日偽東海縣政府歷任情宣員、情報員等職。1944年初到板浦聯絡所充當內勤,因積極為日寇搜集情報,打罵敲詐群眾,對日軍忠誠,很快被任命為偵探長。不到一年時間,王建華便說一嘴日本話,有時兼任通野裕的翻譯。為了巴結通野裕,王建華千方百計向通野裕獻媚討好,還介紹妓女張大巧跟通野裕鬼混。

作為偵探長,王建華多次參加日特並帶領日寇下鄉掃蕩搶劫群眾。一次他帶領日寇到沭陽縣掃蕩搶來牛、驢各一頭,私自弄到新浦變賣占為已有。1945年夏天,有灌雲往新浦去的糧船,被王建華和翻譯趙斌扣留,敲詐獲得100塊大洋才放行。

3

1945年5月,灌雲偽保安隊送來一男一女,懷疑男的是八路軍的農會長,女的是婦女會長。當時通野裕在場,王建華第一個上前問話,看這二人均不說話,身材高大的王建華就用日軍懲治人的做法:將對方摜倒,再叫對方起來接著再摜,後來摜到這兩個人躺在地方都不能動彈了,王建華又將所裡經過訓練的馬利和葛子兩條狗招過來,示意狗咬這兩個人,直到兩人被咬得昏死過去為止。當晚,王建華讓人將二人抬到野外扔掉。

那時的王建華風頭一時無雙,他穿著闊綽,牛皮鞋,黃呢制服,騎著大馬到海州西門外釘驢蹄劉家看望其未婚妻劉四丫頭的情景,一路讓海州城人側目。1945年7月結婚時的氣派,更是風光無限:通野裕親自主持婚禮,用日軍小汽車迎接新娘,婚房裡的大紅掛賬,屋裡新購的傢俱,門廊裡的大紅燈籠,門外鋪了一地的紅地毯,還有新郎、新娘手上金光閃爍的金戒指、金錢表等等。一時成為海州城人熱議的話題。

據王建華原來的鄰居張肇淮回憶這場婚禮另一場景:車馬盈門,很為熱鬧。便衣、翻譯一班鬼子狗腿約有10餘人,身上皆佩帶短槍,橫眉豎眼,賭錢吃酒任意而行……

日本投降後,王建華改名王孝模,編造假履歷,搬到連襟王慶堂家居住。1945年12月被“除奸團”逮捕,但家人花錢疏通後,他變成了被日軍強迫抓去聯絡所勞役,然後又乘機逃出的受害者。1946年3月,他考入國民政府淮北鹽警士警教練所當學兵,在學警隊第三區隊受訓6個月,畢業後分派在淮北鹽警二大隊八中隊當下士班長,駐防新浦。

解放後,在家裡呆了一段時間,一直隱瞞那段歷史的王建華又改名王福堂,於1949年4月和妻弟劉如林合夥釘驢蹄,到1954年開始拉平車做生意,1956年參加農業合作社做記工員工作,後因利用職務便利貪污工分被開除。

4

翻譯趙斌

趙斌,1919年生,初中文化,河北省昌黎縣人。1937年經同鄉介紹到偽滿洲國跟隨日軍做勤務,繼而學會了日語。1939年隨日軍來海州,先在日偽東海縣政府情宣科情報股工作,1943年調灌雲的板浦聯絡所任翻譯。1945年10月改名趙浦,到吉林省通化市以拉平車為生。1958年10月因知情群眾檢舉被捕勞改。

在板浦聯絡所的那段時光,日軍哪一次燒殺搶虐都有趙斌的參與,與通野裕身邊的紅人王建華關係也親近。1945年春天,一輛裝滿雜貨從新浦開往響水去的合作社汽車,被趙斌扣留。他擅自將貨物搬至聯絡所保存,說等到第二天放行。第二天貨主來領取時,發現短缺了好多,但也敢怒不敢言。趙斌將扣留的一部分貨物運去新浦變賣。

1945年夏天,由灌雲保安隊抓來一人,說有通八路嫌疑,被趙斌嚴刑拷打到昏迷,後送去海州聯絡部繼續審查。

商會會長張繼堯

張繼姚,1912年生,初中文化,原籍淮陰人。歷任日偽灌雲新民會長、商會長、糧谷組主任等職。期間,該張私下也是板浦聯絡所的骨幹特務,手下領導2名情報員,按時向聯絡所彙報情報。

張繼姚在灌雲的關係網,讓他一度為所欲為。他不光認日偽灌雲青幫道德會會長許毓章為乾爹,同時還認日偽灌雲維持會會長丁俊南為幹父,與日偽灌雲縣政府秘書唐晉如交好,同時授意其妻子與妻妹二人做日偽警察局長李大超的情人。憑著這一層層過硬的關係,張繼姚才有那麼多實惠的頭銜,在任期間對當地商民窮盡敲詐之能事,敲詐借貸不遂的時候,就報告日偽警察局逮捕,然後對方仍得花錢請他說話警察局才人。其中張繼姚敲詐富商葉佑之兩次儲備一千多元,都是與警察局配合演戲,最後他出場把事情搞定。

灌雲的周正彬檢舉張繼姚稱:過去那些年,憑著他與官員勾結,還有他老婆是警察局長相好的這層關係,警察局好像是他家開的,想怎樣就怎樣。我家過去經營棉布,我叔父曾運白洋布去新安鎮,在板浦汽車站時,被張繼姚報告警察局捉去,然後不光沒收全部東西,還花錢才將我叔父放出。1943年過年時,他又向我家以借錢為名進行敲詐,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正在吃飯時,他叫警察局把我祖父抓去,家父連夜花錢請他說話,錢收下了,同量還被詐去洋布20匹,我父親因此氣出病來。

日本投降後,張繼姚又迅速與灌雲縣的軍統組長王秋實搭上關係,雖被“除奸團”捉去,可第二天就安然無恙地回家了。解放後,張繼姚又改名張舜五,遷來新浦,偽裝積極分子混入人民內部,後在市印刷廠工作。

勤務班長戴守玉

戴守玉,1919年生,贛榆縣人。1942-1943年在贛榆“顧問室”當勤務,後通野裕調去板浦聯絡所任聯絡官時,將他一併帶到板浦,還任命他為任勤務班長。日本投降後,他改名戴守成跑到新浦國軍衛士排當兵,2個月後開小差回青口做生意。1947年10月,因青口已解放,怕被人民政府處理,戴守玉跑到上海。幾年之後,在上海混不下去,他又回到贛榆。1958年,因歷史不清,又拒不交代,被捕,判刑5年,在東海農場勞改。

勤務葛金武

葛金武,1919年生,灌雲縣人,1940年在偽灌雲縣政府當勤務,1943年調聯絡所當勤務,在聯絡所時跟王建華走得較近,時常敲詐打人。日本投降後,他改名葛成銀,搬遷到新浦,解放後偽裝積極分子,在新浦造紙廠工作。

通訊員穆義元

穆義元,1920年生,灌雲縣人,1943年開始充當日寇板浦聯絡所的通訊員。1945年10月因其父有病,他買通國民黨鹽務局負責人,頂其父名穆秦英在國民黨鹽務局任勤雜。1948年11月連雲港解放時,他偽裝積極被留用,1955年混入黨內,案發時任猴嘴印刷廠廠長。

5

潛伏計畫

經審查一眾嫌疑人交待獲悉:1945年8月4日傍晚6時許,通野裕把一干人等叫到他的辦公室開會。他神色凝重地看著大家說:“海州連絡部有指示,目前局勢不好,皇軍可能失敗,我們日本人要回國了。但請你們相信,皇軍這次不是真正的失敗,將來皇軍還會回來,我仍然到這裡來,到那時你們仍然跟著我幹,給你們的好處會是大大的。你們先在家做點小生意等著我,到時我一定會來找你們……”

散會後,通野裕留下王建華、趙斌、葛金武三人交待:“相信皇軍一定會回來的,你們對大日本忠誠,我們走以後你們要收集國民黨及八路軍軍隊情況,他們都住哪裡?有多少人?等等。你們要保守秘密,不要對任何人講,不然,皇軍回來,要砍你們的頭。”第二天早上,通野裕還對趙斌和葛金武說,如果買情報沒錢用可以找王建華要,收集的情況也要交給王建華處理。

第二天晚上,趙斌離開聯絡所,住在張繼姚家。第三天,他和王建華一起坐船離開。趙斌到新浦的朋友于化新(也是漢奸)處,王建華則回到海州的家。那時,王建華還僥倖地想,如果日本鬼子並沒有失敗,自己還有回板浦的希望。而事情似乎越變越壞,很快鬼子戰敗情況人盡皆知。他躲在家裡,哪裡也不敢去。後來趙斌來王建華家,說他要和於化新等人回東北,勸王建華跟他一起去,被王建華拒絕了。

1945年9月底10月初,聯絡所才被國民黨政府接收。這時通野裕往新浦集中準備回國,當時住在新浦海昌巷(今民主路的一條小巷)的小洋樓裡。一天他在街上碰見穆義元,將穆帶到小洋樓內談話,讓他有情況就向王建華彙報。臨走時他送穆義元一隻手錶,說是留作紀念。

6

自從板浦分手後,葛金武多次去海州找王建華,一則想瞭解最新形勢,到底日軍還有沒有可能回來。二則是想要錢。葛金武前兩次都是以收集情報需要花錢為由來向王建華要錢,第一次王建華給他20萬元,第二次給15萬元。隨著日軍投降,汪偽政府發行的儲備幣已跟廢紙差不多了。第三次葛金武再來,王建華生氣了,說你下次不要再來了,我也沒事做,更沒有錢給你。第四次見到王建華,他已叫王孝模,在國民黨鹽警局當官了,擔心自己過去的歷史暴露,面對葛金武的招呼,王建華假裝不認識,說你認錯人了,我不是什麼王建華,我叫王孝模。後來王建華覺得不放心,主動去找葛金武一次,告誡他小心謹慎:讓大家知道我們的身份,對你我都沒有好處。此後,當初的那一拔人就再也沒有聯繫過,即便在大街上遇到,也假裝不認識。

然而,正所謂天網恢恢,犯過的罪行終究還是沒有逃脫法律的制裁。

(本文未經作者同意,謝絕轉載)

板浦所原聯絡官屈千吉調去連雲。

所有各縣、區特務組織,除了兩到三名負責人是日本人之外,各個組織從十幾到五十幾人不等,成員全是漢奸。其中板浦聯絡所的漢奸特務,抗戰勝利後,大多數人改名換姓加入國民黨軍隊伍,雖然也有幾人被國軍“除奸團”逮捕,但關押一陣後均由家人花錢疏通釋放。直到14年後,他們才受到應有的懲罰。

1959年初,為了做好國慶10周年慶典活動的安保工作,嚴密控制敵特機關危險分子的破壞活動,新海連市公安局根據江蘇省公安廳、徐州專處的指示,組織全體民警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一次解放後最大規模的針對特務機關間諜活動的調查行動。當年3月份,民警在調查工作中獲悉,當時任日本特務機構“板浦聯絡所”偵探長的王建華以及灌雲縣偽商會會長張繼姚等人具有接受日特“預伏”嫌疑。

圍繞這一線索,民警展開大量的調查走訪工作,直到當年10月份,除了已死亡或正服刑之外,該聯絡所6名逍遙法外的漢奸特務均被抓獲歸案,這才揭開“板浦聯絡所”的最後時光及涉案人員的犯罪行為。

偵探長王建華

王建華,1920年生,海州人。1941年至1942年先後2次在日寇青年訓練所(地點在海州古樓東倉房裡,也就是被日軍炸毀的海州師範學校)受訓,後在日偽東海縣政府歷任情宣員、情報員等職。1944年初到板浦聯絡所充當內勤,因積極為日寇搜集情報,打罵敲詐群眾,對日軍忠誠,很快被任命為偵探長。不到一年時間,王建華便說一嘴日本話,有時兼任通野裕的翻譯。為了巴結通野裕,王建華千方百計向通野裕獻媚討好,還介紹妓女張大巧跟通野裕鬼混。

作為偵探長,王建華多次參加日特並帶領日寇下鄉掃蕩搶劫群眾。一次他帶領日寇到沭陽縣掃蕩搶來牛、驢各一頭,私自弄到新浦變賣占為已有。1945年夏天,有灌雲往新浦去的糧船,被王建華和翻譯趙斌扣留,敲詐獲得100塊大洋才放行。

3

1945年5月,灌雲偽保安隊送來一男一女,懷疑男的是八路軍的農會長,女的是婦女會長。當時通野裕在場,王建華第一個上前問話,看這二人均不說話,身材高大的王建華就用日軍懲治人的做法:將對方摜倒,再叫對方起來接著再摜,後來摜到這兩個人躺在地方都不能動彈了,王建華又將所裡經過訓練的馬利和葛子兩條狗招過來,示意狗咬這兩個人,直到兩人被咬得昏死過去為止。當晚,王建華讓人將二人抬到野外扔掉。

那時的王建華風頭一時無雙,他穿著闊綽,牛皮鞋,黃呢制服,騎著大馬到海州西門外釘驢蹄劉家看望其未婚妻劉四丫頭的情景,一路讓海州城人側目。1945年7月結婚時的氣派,更是風光無限:通野裕親自主持婚禮,用日軍小汽車迎接新娘,婚房裡的大紅掛賬,屋裡新購的傢俱,門廊裡的大紅燈籠,門外鋪了一地的紅地毯,還有新郎、新娘手上金光閃爍的金戒指、金錢表等等。一時成為海州城人熱議的話題。

據王建華原來的鄰居張肇淮回憶這場婚禮另一場景:車馬盈門,很為熱鬧。便衣、翻譯一班鬼子狗腿約有10餘人,身上皆佩帶短槍,橫眉豎眼,賭錢吃酒任意而行……

日本投降後,王建華改名王孝模,編造假履歷,搬到連襟王慶堂家居住。1945年12月被“除奸團”逮捕,但家人花錢疏通後,他變成了被日軍強迫抓去聯絡所勞役,然後又乘機逃出的受害者。1946年3月,他考入國民政府淮北鹽警士警教練所當學兵,在學警隊第三區隊受訓6個月,畢業後分派在淮北鹽警二大隊八中隊當下士班長,駐防新浦。

解放後,在家裡呆了一段時間,一直隱瞞那段歷史的王建華又改名王福堂,於1949年4月和妻弟劉如林合夥釘驢蹄,到1954年開始拉平車做生意,1956年參加農業合作社做記工員工作,後因利用職務便利貪污工分被開除。

4

翻譯趙斌

趙斌,1919年生,初中文化,河北省昌黎縣人。1937年經同鄉介紹到偽滿洲國跟隨日軍做勤務,繼而學會了日語。1939年隨日軍來海州,先在日偽東海縣政府情宣科情報股工作,1943年調灌雲的板浦聯絡所任翻譯。1945年10月改名趙浦,到吉林省通化市以拉平車為生。1958年10月因知情群眾檢舉被捕勞改。

在板浦聯絡所的那段時光,日軍哪一次燒殺搶虐都有趙斌的參與,與通野裕身邊的紅人王建華關係也親近。1945年春天,一輛裝滿雜貨從新浦開往響水去的合作社汽車,被趙斌扣留。他擅自將貨物搬至聯絡所保存,說等到第二天放行。第二天貨主來領取時,發現短缺了好多,但也敢怒不敢言。趙斌將扣留的一部分貨物運去新浦變賣。

1945年夏天,由灌雲保安隊抓來一人,說有通八路嫌疑,被趙斌嚴刑拷打到昏迷,後送去海州聯絡部繼續審查。

商會會長張繼堯

張繼姚,1912年生,初中文化,原籍淮陰人。歷任日偽灌雲新民會長、商會長、糧谷組主任等職。期間,該張私下也是板浦聯絡所的骨幹特務,手下領導2名情報員,按時向聯絡所彙報情報。

張繼姚在灌雲的關係網,讓他一度為所欲為。他不光認日偽灌雲青幫道德會會長許毓章為乾爹,同時還認日偽灌雲維持會會長丁俊南為幹父,與日偽灌雲縣政府秘書唐晉如交好,同時授意其妻子與妻妹二人做日偽警察局長李大超的情人。憑著這一層層過硬的關係,張繼姚才有那麼多實惠的頭銜,在任期間對當地商民窮盡敲詐之能事,敲詐借貸不遂的時候,就報告日偽警察局逮捕,然後對方仍得花錢請他說話警察局才人。其中張繼姚敲詐富商葉佑之兩次儲備一千多元,都是與警察局配合演戲,最後他出場把事情搞定。

灌雲的周正彬檢舉張繼姚稱:過去那些年,憑著他與官員勾結,還有他老婆是警察局長相好的這層關係,警察局好像是他家開的,想怎樣就怎樣。我家過去經營棉布,我叔父曾運白洋布去新安鎮,在板浦汽車站時,被張繼姚報告警察局捉去,然後不光沒收全部東西,還花錢才將我叔父放出。1943年過年時,他又向我家以借錢為名進行敲詐,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正在吃飯時,他叫警察局把我祖父抓去,家父連夜花錢請他說話,錢收下了,同量還被詐去洋布20匹,我父親因此氣出病來。

日本投降後,張繼姚又迅速與灌雲縣的軍統組長王秋實搭上關係,雖被“除奸團”捉去,可第二天就安然無恙地回家了。解放後,張繼姚又改名張舜五,遷來新浦,偽裝積極分子混入人民內部,後在市印刷廠工作。

勤務班長戴守玉

戴守玉,1919年生,贛榆縣人。1942-1943年在贛榆“顧問室”當勤務,後通野裕調去板浦聯絡所任聯絡官時,將他一併帶到板浦,還任命他為任勤務班長。日本投降後,他改名戴守成跑到新浦國軍衛士排當兵,2個月後開小差回青口做生意。1947年10月,因青口已解放,怕被人民政府處理,戴守玉跑到上海。幾年之後,在上海混不下去,他又回到贛榆。1958年,因歷史不清,又拒不交代,被捕,判刑5年,在東海農場勞改。

勤務葛金武

葛金武,1919年生,灌雲縣人,1940年在偽灌雲縣政府當勤務,1943年調聯絡所當勤務,在聯絡所時跟王建華走得較近,時常敲詐打人。日本投降後,他改名葛成銀,搬遷到新浦,解放後偽裝積極分子,在新浦造紙廠工作。

通訊員穆義元

穆義元,1920年生,灌雲縣人,1943年開始充當日寇板浦聯絡所的通訊員。1945年10月因其父有病,他買通國民黨鹽務局負責人,頂其父名穆秦英在國民黨鹽務局任勤雜。1948年11月連雲港解放時,他偽裝積極被留用,1955年混入黨內,案發時任猴嘴印刷廠廠長。

5

潛伏計畫

經審查一眾嫌疑人交待獲悉:1945年8月4日傍晚6時許,通野裕把一干人等叫到他的辦公室開會。他神色凝重地看著大家說:“海州連絡部有指示,目前局勢不好,皇軍可能失敗,我們日本人要回國了。但請你們相信,皇軍這次不是真正的失敗,將來皇軍還會回來,我仍然到這裡來,到那時你們仍然跟著我幹,給你們的好處會是大大的。你們先在家做點小生意等著我,到時我一定會來找你們……”

散會後,通野裕留下王建華、趙斌、葛金武三人交待:“相信皇軍一定會回來的,你們對大日本忠誠,我們走以後你們要收集國民黨及八路軍軍隊情況,他們都住哪裡?有多少人?等等。你們要保守秘密,不要對任何人講,不然,皇軍回來,要砍你們的頭。”第二天早上,通野裕還對趙斌和葛金武說,如果買情報沒錢用可以找王建華要,收集的情況也要交給王建華處理。

第二天晚上,趙斌離開聯絡所,住在張繼姚家。第三天,他和王建華一起坐船離開。趙斌到新浦的朋友于化新(也是漢奸)處,王建華則回到海州的家。那時,王建華還僥倖地想,如果日本鬼子並沒有失敗,自己還有回板浦的希望。而事情似乎越變越壞,很快鬼子戰敗情況人盡皆知。他躲在家裡,哪裡也不敢去。後來趙斌來王建華家,說他要和於化新等人回東北,勸王建華跟他一起去,被王建華拒絕了。

1945年9月底10月初,聯絡所才被國民黨政府接收。這時通野裕往新浦集中準備回國,當時住在新浦海昌巷(今民主路的一條小巷)的小洋樓裡。一天他在街上碰見穆義元,將穆帶到小洋樓內談話,讓他有情況就向王建華彙報。臨走時他送穆義元一隻手錶,說是留作紀念。

6

自從板浦分手後,葛金武多次去海州找王建華,一則想瞭解最新形勢,到底日軍還有沒有可能回來。二則是想要錢。葛金武前兩次都是以收集情報需要花錢為由來向王建華要錢,第一次王建華給他20萬元,第二次給15萬元。隨著日軍投降,汪偽政府發行的儲備幣已跟廢紙差不多了。第三次葛金武再來,王建華生氣了,說你下次不要再來了,我也沒事做,更沒有錢給你。第四次見到王建華,他已叫王孝模,在國民黨鹽警局當官了,擔心自己過去的歷史暴露,面對葛金武的招呼,王建華假裝不認識,說你認錯人了,我不是什麼王建華,我叫王孝模。後來王建華覺得不放心,主動去找葛金武一次,告誡他小心謹慎:讓大家知道我們的身份,對你我都沒有好處。此後,當初的那一拔人就再也沒有聯繫過,即便在大街上遇到,也假裝不認識。

然而,正所謂天網恢恢,犯過的罪行終究還是沒有逃脫法律的制裁。

(本文未經作者同意,謝絕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