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上一敢死隊,袒胸露腹、赤膊光腳上陣,攻城掠地消滅百萬敵軍

前段時間, 央視一套黃金檔播放一部電視劇, 是根據孫皓暉先生同名小說《大秦帝國》改編的《大秦帝國之崛起》, 這部電視劇歌頌了秦朝一統六國的故事, 故事盪氣迴腸, 引人回味無窮。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戰國時期的故事, 我們今天聊的主角是戰國時期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部隊, 這支部隊非常的特殊, 他們袒胸露腹、赤膊上陣, 攻城掠地消滅一百多萬敵軍。

這支部隊就是秦軍。 大家都知道春秋戰國有數百年的歷史, 在這長達數百年的歷史中, 大國小國此起彼伏、輪番上陣, 經過數百年的積澱, 中華民族較原始的國家制度、政治體制、風俗習慣、文化軍事都有了一定的發展。

春秋戰國的諸國中, 老牌強國有齊國和楚國, 趙國經過一系列改革也逐步崛起, 老牌的魏國, 經過馬陵之戰, 從此一蹶不振, 不過魏國經過馬陵之戰後, 並沒有成為一頭立即被壓死的駱駝。

就在山東諸國局勢風起雲湧之時, 秦國屈居函谷關內韜光養晦、臥薪嚐膽, 秦國經歷商鞅變法、張儀合縱連橫後, 國力大增, 特別是商鞅新法的頒佈, 更是讓秦軍戰力驟增, 強大起來的秦國, 讓山東六國不寒而慄。

看過秦始皇兵馬俑的朋友都知道, 這些兵馬俑並沒有頭盔, 只是穿著一些鎧甲, 即便是在冷兵器時代, 士兵們不戴頭盔也是非常危險的, 難道赳赳老秦真的窮的連頭盔都打造不出來嗎?

史學家和考古學家曾經解釋過這種現象, 秦軍之所以上戰場不帶頭盔, 是為了增加氣勢, 用氣勢壓倒敵人,

秦軍驍勇到何種程度呢?在商鞅新政的激勵下, 還有士兵光腳上戰場的現象, 這一點後文詳述。

還有一點也能說明秦軍的驍勇, 嬴氏一族並不是華夏主流民族, 在當時中原政權的眼裡, 秦朝就是“蠻夷”, 比如魏國上將龐涓始終把秦軍當作脊背芒刺,

而魏國執政者始終不把秦軍當回事兒, 這種相對“野蠻”的民族, 好強鬥狠是拿手本事。

正因為秦軍有驍勇善戰這一特點, 最終成為了戰國混戰時期的贏家。

韓非子曾經對秦軍作戰做出過描述:秦人聽說要打仗就頓足赤膊, 亟不可待, 根本無所謂生死;在商鞅還跟著公叔痤的時候也對秦軍做過描述, 秦軍戰死的士兵,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是胸口被穿透而亡,根本沒有後退的人。

這樣的一個國家能不可怕嗎?就像電視劇中說的那樣,這是一種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百年國恨,滄海難平的悲壯氣概!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對秦軍做過描述,太史公說過,秦人作戰連衣服、鎧甲都不穿,袒露著胸膛追殺敵人。

除了百年國恨之外,秦軍戰力還和商鞅的新政有很大關係,可以說秦軍戰力驟增就是從秦孝公時期開始的,而這又和商鞅的獎勵耕戰有很大關係,這項政策規定,只要士兵有軍功,無論貧民、貴族一律論功行賞。

軍功的衡量標準就是砍殺敵人首級的多少,在這種殘酷戰爭規則之下,士兵們都非常英勇。這種獎勵軍功的政策,是可以傳承給子孫的,商鞅有過明確規定,軍功可以記在自己兒子的身上。

這項政策除了以上好處以外,軍功的大小直接和秦軍的待遇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的爵位較高,你就可以吃的好一些,爵位低的話,就只有規定的口糧。

根據《史記》記載,自商鞅變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一百零九年間,秦國同山東六國大戰六十五次,全勝五十八次,斬首一百二十九萬級,拔城百四十七座,略地十四郡!因此山東六國對於秦軍的評語則最為簡練、貼切:“虎狼”!

秦軍戰死的士兵,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是胸口被穿透而亡,根本沒有後退的人。

這樣的一個國家能不可怕嗎?就像電視劇中說的那樣,這是一種赳赳老秦、共赴國難,百年國恨,滄海難平的悲壯氣概!

司馬遷在《史記》中也對秦軍做過描述,太史公說過,秦人作戰連衣服、鎧甲都不穿,袒露著胸膛追殺敵人。

除了百年國恨之外,秦軍戰力還和商鞅的新政有很大關係,可以說秦軍戰力驟增就是從秦孝公時期開始的,而這又和商鞅的獎勵耕戰有很大關係,這項政策規定,只要士兵有軍功,無論貧民、貴族一律論功行賞。

軍功的衡量標準就是砍殺敵人首級的多少,在這種殘酷戰爭規則之下,士兵們都非常英勇。這種獎勵軍功的政策,是可以傳承給子孫的,商鞅有過明確規定,軍功可以記在自己兒子的身上。

這項政策除了以上好處以外,軍功的大小直接和秦軍的待遇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的爵位較高,你就可以吃的好一些,爵位低的話,就只有規定的口糧。

根據《史記》記載,自商鞅變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一百零九年間,秦國同山東六國大戰六十五次,全勝五十八次,斬首一百二十九萬級,拔城百四十七座,略地十四郡!因此山東六國對於秦軍的評語則最為簡練、貼切:“虎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