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山東最年輕的兩個地級市,人口達百萬,都是革命老區!

山東, 在中國歷史上, 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 簡稱“魯”, 省會濟南。 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 故而別名齊魯大地的美譽。 山東省有十七地級市, 但是大家知道哪兩個地級市最年輕嗎?

它們就是濱州和菏澤, 先說濱州, 在商朝的時候此地就有蒲城國。 在大秦朝開始建縣, 西漢起先後建有郡或國, 隋朝開始置州, 清朝升州為府, 民國初曾一度置道, 民國建有魯北行署。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是著名的渤海區革命根據地。

建國後, 濱州行政區域不斷調整、變更:1950年, 撤銷渤海行政區, 建立惠民專區, 轄惠民、陽信、無棣、沾化、濱縣、蒲台、博興, 和已屬東營的利津、墾利、廣饒, 已屬淄博的高青、齊東共12縣。 1958年, 惠民專區遷駐濱縣北鎮新建城區。 1958年, 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為淄博專區, 1961年, 撤銷淄博專區, 複置惠民專區。

1984年, 為了與濱州市統一地名, 惠民地區機關駐地北鎮改為濱州。 1985年, 全區轄濱州市和濱縣、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高青共一市八縣。 1992年, 惠民地區改名為濱州地區。 1994年, 全區轄濱州市和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共一市六縣。 2000年, 撤地改市, 在濱州地區原有行政區域建立濱州市, 轄濱城區和惠民、陽信、無棣、沾化、博興、鄒平一區六縣至今。


再說一下菏澤, 古稱曹州, 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 在清朝雍正十三年時期升曹州為府, 附郭設縣, 因南有“菏山”, 北有“雷澤”, 賜名菏澤。 是著名的中國牡丹之都、武術之鄉、書畫之鄉、戲曲之鄉、民間藝術之鄉。 菏澤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譽。 上古時期濟濮流域古澤藪遍佈, 歷史上居於聖神地位。 屬於冀魯豫根據地的一部分。

一大批歷史名人, 諸如人文始祖伏羲、東夷之帝少昊、賢明君主帝舜、兵主戰神蚩尤、改革家吳起、軍事家孫臏等大批聖賢, 都出生在這裡, 劉邦稱帝、曹操霸業、黃巢起義、宋江聚義等都發生在菏澤。 1949年, 屬於平原省。 1952年, 批准撤銷平原省建制, 菏澤、湖西兩專區劃歸山東省。 1953年, 撤銷湖西專區, 所轄縣分別歸菏澤、濟寧兩專區。 1967年, 改菏澤專區為菏澤地區。 2000年, 改菏澤地區為菏澤市(地級), 原菏澤市(縣級)更名為牡丹區。

山東的一個縣,是顏真卿的故鄉,也是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

山東省的一個縣,曾是較大縣排名第三!

山東省的一個縣,地處兩省三市六縣交界之地!

文:淩晨小米粥

原菏澤市(縣級)更名為牡丹區。

山東的一個縣,是顏真卿的故鄉,也是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

山東省的一個縣,曾是較大縣排名第三!

山東省的一個縣,地處兩省三市六縣交界之地!

文:淩晨小米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