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林則徐教子:為官之道在小心謹慎呀,低調淡泊、注意說話

題記:感謝方正出版社地支援提供文本, 本文摘自《歷代名人的家風家訓故事》。

“父自正月十一日動身赴廣東, 沿途經五十餘日, 今始安抵羊城。 風濤險惡, 不可言喻, 惟靜心平氣, 或默背五經, 或返躬思過, 故雖顛簸不堪, 而精神尚好, 因思世途險, 不亞風濤, 入世者苟非先胸有成竹, 立定腳根, 必不免為所席捲以去。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此擇友之道應爾也。 若于世事, 則應息息謹慎, 步步為營, 若才不逮而思徼幸, 或力不及而謀癆等, 又或胸無主宰, 盲人瞎馬, 則禍患之來, 不旋踵矣。 此為父五十年閱歷有得之談, 用以切囑吾兒者也。

汝母汝弟, 身體聞均安好。 汝二弟且極用功好學, 父聞之, 心為一快。

客居在外, 饑飽寒暖, 須時加調護;友朋應酬, 雖不可少, 而亦要有限制;批閱公牘, 更宜仔細, 切不可假手他人。 對於長官, 尤應恭順小心, 即同僚之間, 亦應虛心和氣。 為父做官三十年, 未嘗以疾言遽色加人, 兒隨父久, 當亦目睹之也。 閑是閑非, 不特少管, 更應少聽, 一有差池, 不但殃及汝身, 即為父亦有不測也。 慎之慎之”林則徐

晚清名臣林則徐給其長子林汝舟寫過一封家書, 對已在朝中為官的兒子進行了一些為人處世方面的訓誡, 大意為人生路上的風濤險惡, 不亞於海上行船, 其中複雜, 往往是言語難以形容, 唯有做到自己小心謹慎、步步為營、低調淡泊, 才能盡可能減少這些風浪的威脅, 切不可貪圖官位虛名, 結交不良之友, 變得虛華起來, 不注意的話, 一旦有所散失, 那麼不僅自己遭殃, 還會連累家人。

林則徐特別強調, 這些都是他五十年人生閱歷所得的處世經驗, 也是十分嚴肅的家訓。

眾做周知,

林則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頂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然而從他的家訓中, 卻看出這位元英雄需要面對的強風惡浪, 並非僅僅來自於賣鴉片的英國商人, 更多的似乎是來自於他的人際關係, 以至於他要在這方面如此嚴厲訓誡兒子。

(1)君子交友自有法

林則徐家世並不顯赫, 父親林賓日以鄉間教書為業, 家裡條件一般, 隨著人口的增多還有些捉襟見肘。 不過這位父親卻是一位良師, 不僅很小就將林則徐帶入自己的私塾中啟蒙,

還在後來將自己的一些好友引來為師, 這其中便有一些曾在朝廷為官, 後來不滿腐朽現狀的隱退者, 其所教內容自然大不同于尋常書生所言, 更多的是在傳授一種關注現實、學以致用的思想, 對林則徐的未來人生影響極大。

而傳承了這種學問風格的林則徐, 由於才華出眾, 也早早的引起了不少人關注, 其中不乏朝廷官員, 他的岳父便是出自于官宦世家的進士鄭大模, 恩師鄭光策也曾為朝廷出謀劃策。 他還有一位頗為出眾的族人, 名為林雨化,

因剛正不阿, 被貪官陷害, 一度流放新疆, 歸來後與林則徐的父親組織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民間組織“真率會”, 林則徐對其極為崇拜, 曾當面受教。

可見林則徐雖是寒門出身, 其成長路上所接觸的人際關係卻並不簡單。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正直之士,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可以想像林則徐踏入仕途之後, 將會成為哪些人的朋友, 哪些人的“敵人”了。

其實按照當時官場的腐敗程度, 林則徐再有才, 按照概率計算, 也當是被排擠而去的可能性遠遠大於被重用。

最開始也確實如此。

他在不到二十歲便考上舉人後,二十一歲開始第一個官職——廈門海防同知書記,大約相當於秘書。當時福建一帶處於鋪天蓋地的走私、賄賂之下,而且走私的東西還多為鴉片。他有心做點事情,卻敵不過一班只知道收錢的同僚。

好在他遇到了屬於“同道中人”的上級。

先是一個名為百齡的上級將他發掘,推薦到更高一級的福建巡撫張師誠那裡。

這個張師誠是連和珅都敢得罪的剛直之人,也是當時地方大員中有“能手”之號的幹吏。他將林則徐找來一試,發現此人確有奇才,怎可淹沒在一群庸人之中?遂將其帶在身邊做秘書。

這一做就是五年多,期間張師誠除了傳授政事需知、為官之道外,還將自己長期的人生經歷,特別是為人處世的體會教於林則徐。同時他還支持林則徐繼續深造,從經濟上扶助貧寒的林家,可謂一位無微不至的人生導師。

後來林則徐也終於考上進士,得以進入翰林院,成為國家儲備幹部。這次他的主考官是當時首屈一指的重臣曹振鏞,批閱他考卷的是朝廷中有名的學者沈維鐈。按照當時科舉的規矩,自己不僅與二人有門生關係,還因為文章義理出眾而得到他們格外青睞。

曹振鏞與沈維鐈都是在清朝官場最高層活動多年的人物,尤其是曹振鏞,歷經三朝,官至首席軍機大臣,經歷許多風雨,卻始終平安無事,除了他自身清正廉潔,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找不到把柄外,在人際關係上的遊刃有餘也是重要因素。而成為他們門下弟子的林則徐,自然也會從中受益良多。

有意思的是,一些後世的人認為林則徐不善於交際,大約他們所認為的交際是指“喝酒賭博、嫖娼看戲、遊山玩水”,那是貪官污吏所好,林則徐確實不擅長,但這就代表他不會交際?

他自有他的朋友圈子。

那都是一些後來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的人物,如龔自珍、魏源等。這些當時都在朝中為官的年輕人,對於喝酒賭博實在沒有興趣,他們的興趣在於如何將一身所學用於處理當下的種種現實問題,為此還組建了一個宣南詩社。

在翰林院歷練數年之後,林則徐到地方為官,大約三十五歲時,遇上了一個名叫琦善的官員。

而他也將因為人際關係上的麻煩,第一次辭官回家。

歷代名人的家風家訓故事 中國方正出版社 ¥28 購買

和珅冤嗎?20條大罪有幾條合理隆美爾之愛:愛你就大膽地追,露西!我們都是上帝的傑作蘇聯調兵130萬,芬蘭13萬人應戰,小國敗不恥,大國勝不榮1897年大韓帝國成立前,在中日俄美間的高宗、閔妃玩耍制衡術年羹堯逐步走向死亡,張廷玉該落井下石照常,但自此明白為臣之道

他在不到二十歲便考上舉人後,二十一歲開始第一個官職——廈門海防同知書記,大約相當於秘書。當時福建一帶處於鋪天蓋地的走私、賄賂之下,而且走私的東西還多為鴉片。他有心做點事情,卻敵不過一班只知道收錢的同僚。

好在他遇到了屬於“同道中人”的上級。

先是一個名為百齡的上級將他發掘,推薦到更高一級的福建巡撫張師誠那裡。

這個張師誠是連和珅都敢得罪的剛直之人,也是當時地方大員中有“能手”之號的幹吏。他將林則徐找來一試,發現此人確有奇才,怎可淹沒在一群庸人之中?遂將其帶在身邊做秘書。

這一做就是五年多,期間張師誠除了傳授政事需知、為官之道外,還將自己長期的人生經歷,特別是為人處世的體會教於林則徐。同時他還支持林則徐繼續深造,從經濟上扶助貧寒的林家,可謂一位無微不至的人生導師。

後來林則徐也終於考上進士,得以進入翰林院,成為國家儲備幹部。這次他的主考官是當時首屈一指的重臣曹振鏞,批閱他考卷的是朝廷中有名的學者沈維鐈。按照當時科舉的規矩,自己不僅與二人有門生關係,還因為文章義理出眾而得到他們格外青睞。

曹振鏞與沈維鐈都是在清朝官場最高層活動多年的人物,尤其是曹振鏞,歷經三朝,官至首席軍機大臣,經歷許多風雨,卻始終平安無事,除了他自身清正廉潔,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找不到把柄外,在人際關係上的遊刃有餘也是重要因素。而成為他們門下弟子的林則徐,自然也會從中受益良多。

有意思的是,一些後世的人認為林則徐不善於交際,大約他們所認為的交際是指“喝酒賭博、嫖娼看戲、遊山玩水”,那是貪官污吏所好,林則徐確實不擅長,但這就代表他不會交際?

他自有他的朋友圈子。

那都是一些後來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的人物,如龔自珍、魏源等。這些當時都在朝中為官的年輕人,對於喝酒賭博實在沒有興趣,他們的興趣在於如何將一身所學用於處理當下的種種現實問題,為此還組建了一個宣南詩社。

在翰林院歷練數年之後,林則徐到地方為官,大約三十五歲時,遇上了一個名叫琦善的官員。

而他也將因為人際關係上的麻煩,第一次辭官回家。

歷代名人的家風家訓故事 中國方正出版社 ¥28 購買

和珅冤嗎?20條大罪有幾條合理隆美爾之愛:愛你就大膽地追,露西!我們都是上帝的傑作蘇聯調兵130萬,芬蘭13萬人應戰,小國敗不恥,大國勝不榮1897年大韓帝國成立前,在中日俄美間的高宗、閔妃玩耍制衡術年羹堯逐步走向死亡,張廷玉該落井下石照常,但自此明白為臣之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