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古董教父安思遠藏品椅子鑒賞之一

安思遠是美國整個西方藝術界公認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 安思遠經營和收藏的門類頗多, 幾乎可以建立一家小型博物館。

被譽為“中國古董教父”的安思遠對明式傢俱收藏頗具建樹, 又被稱為“明朝之王”。 收藏家梁曉新評價“他的慷慨和遠見, 為業界稱道”。

安思遠在對中國古典傢俱的收藏及研究也有一定成就。 他所著《CHINESE FURNITURE》從歷史背景到傢俱細節都詳細闡述了中國古典傢俱的獨到藝術價值。

他對其藏品也做了頗為詳細的注解。 筆者有幸能得覽此書, 雖譯文水準不高, 但所幸傢俱是無聲的主角, 權當與君共勉吧。

圖1. 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

官帽椅成對中的一隻, 尺寸:長55.9釐米、寬45.4釐米、高115.3釐米、座高:49.5釐米。 年代15世紀到16世紀初,

即明代。 材質:黃花梨。

此椅後高靠背, 靠背板為一塊獨板, 椅盤後大邊及搭腦均開槽安裝靠背板, 一般的講靠背板入槽會減榫。 椅子後腿上截向後彎。 一般來講, 彎材靠背椅的腿子為“一木連做”。 如此, 可使得椅子更加結實, 避免在使用中因榫卯鬆動造成危險。 椅子的靠背是適應人體的脊椎弧度而儘量保證使用者的使用舒適度。 扶手呈“S”型, 充分的展示出椅子在線條上的曲線美。

一木連做的後腿是整木削挖而來的, 古典傢俱歷來在用料及工藝上都非常講究。 椅子的鵝脖退後安裝, 並未用聯幫棍, 扶手與鵝脖交接處安角牙, 可支承扶手探出部分, 並使得兩個彎材相交並不突兀。

椅子前腿出雙榫與大邊相交, 以增加椅子的穩固性。 椅子正面並非常見的券口, 椅盤下四腿之間均安牙板, 牙板皆為整板挖出, 並非格角榫相交。 再來說這椅子的座面, 椅盤下有兩根彎帶, 從椅子底面看仍能看到保存很好的原來的漆殼。 椅子面為軟屜, 四周裝以壓條, 用木釘固定。 最後再看管腳棖,

非常見的步步高, 而是前面最低, 側面最高, 後面居中, 如此安排也避免了腿子的卯眼過於集中, 以免影響椅子的穩固性。

安思遠雖已逝, 但其所藏珍品有很高的歷史及藝術價值, 其對古典傢俱的熱衷, 為人類留下了更多的寶貴財富。 此章用大篇幅來介紹一件椅子, 是結合了安思遠先生的原文與筆者的見解性描述,在接下來的幾篇中,筆者會繼續與眾友來分享安思遠先生的更多藏品。

是結合了安思遠先生的原文與筆者的見解性描述,在接下來的幾篇中,筆者會繼續與眾友來分享安思遠先生的更多藏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