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戲說的歷史別當真:劉墉不是羅鍋,更沒當過宰相

某些影視劇裡劉墉綽號“劉羅鍋”, 而且還成了宰相, 各位看官老爺, 這就是牛肉拉麵, 純扯!事實是劉墉並非羅鍋, 更不是宰相。

宰相,

是封建社會最大的官員,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權力極大。 這個職位的設立始于東周, 到了明朝初年, 因宰相胡惟庸權力過大, 引起朱元璋的不滿, 一怒之下, 朱元璋殺了胡惟庸, 從此不再設宰相。

到了清代則繼承明制, 也沒有設置宰相, 以內閣大學士代行宰相之職。

內閣由三殿三閣組成, 位置從高到低排列, 順序是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 體仁閣、文淵閣、東閣, 每個殿閣設一個大學士為最高長官。 後來, 大學士漸漸失去了實權, 徒有虛名。 雍正朝時, 又設立了軍機處, 總攬軍國大計, 內閣大學士從此變成了純粹的榮譽稱號, 徹底淪為擺設。

既然清朝連宰相都沒有, 自然就不存在劉墉當宰相的事了。 真相是劉墉官至東閣大學士, 在內閣中是最小的, 從來沒有實權, 而且他政績一般, 唯有書法非常突出, 尤其是小楷別具一格。

古代科舉不光有筆試, 還有目測, 相當於現在的面試, 這一關把控極嚴, 如果劉墉是羅鍋, 別說進內閣, 連科舉這關都過不了。

那麼劉墉的羅鍋從何而來?民間傳說一天上樓, 皇上看劉墉弓著身子爬樓梯樣子很可笑, 就出了謎語:“後輩(背)更比前輩(背)高。 ”劉墉才情還是有的, 他立即答曰:“羅鍋”。 皇上大笑, 說:“你就是羅鍋!”劉墉即便尷尬也不能逼逼, 奴才麼, 只有磕頭如搗蒜說“謝主隆恩!”

因為皇上是金口玉言, 從此劉墉不羅鍋也得稱羅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