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02年高中畢業以後我去了南方

002年7月9日下午我高考結束了, 總體感覺考的還不錯, 為此心裡興奮了一番。 第一件事就是沖出考場, 跑到路邊的電話廳用爸爸提前給我準備好的電話卡給爸爸、媽媽打了個電話, 電話的那端爸爸媽媽早已等候在電話邊, 電話裡只響了一聲就接通了, 是爸爸接的。 爸爸第一句話就問:孩子考的怎麼樣?我回答說:爸爸, 我覺得考的還不錯。 “不錯就好, 不錯就好, 考不好也沒有關係, 心理不要有壓力, 放鬆”。 爸爸說。 並說要去車站接我回家。

車快到站的時候, 我老遠就發現爸爸早已站在小賣店的旁邊, 頭髮被風吹的有些蓬亂,

是那樣顯得憔悴, 在他的邊上還停著一台滿身鏽跡斑斑的自行車, 無疑那是用來接我的交通工具。 看到這些不知怎麼了我的喉嚨有些哽咽, 鼻子有點酸酸的。 車到站了爸爸馬上迎了上去說:“孩子考累了吧, 快到小店的篷子下面歇一會, 爸爸還像小時候拉著我們姊妹三個那樣拉著我走到篷子下面。 ”“老闆這汽水怎麼賣呀?”爸爸問, 老闆回答說:“3毛錢一瓶”“能便宜點不?”爸爸問, “大熱天的5毛錢2瓶吧!爺倆降降溫、解解渴”老闆很通情理的回答說。 爸爸猶豫了一下, 還是從口袋裡拿出了3毛很舊有點破損的錢買了一瓶汽水。 “喝吧孩子, 喝了涼快”說著就將汽水遞給了我。 我接過汽水時, 喉嚨有些哽咽, 鼻子有點酸的現象又再次出現了。
我看著爸爸, 歲月的年輪已經悄悄的爬上了爸爸的額頭與臉頰, 皮膚顯得很粗糙。 我從來都沒有這樣仔細端詳著爸爸, 爸爸的確開始變老了, 為了我們姊妹三個, 為了這個家, 爸爸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要說爸爸對我沒抱有期望那是假的, 因為爸爸、爺爺、太爺爺都是中國標準式的農民, 世代面朝黃土背朝靠天吃飯。 也許是這種世代為農辛勤耕作的緣故, 也許就從爸爸的祖輩開始就有了這一種能改變世代為農、改變生活方式而產生的一種強烈期望吧。 於是太爺爺就將期望寄託在了爺爺身上, 就送爺爺去讀了私塾, 不料清末民初世態動盪不安、民不聊生, 爺爺唯讀了三年的私塾輟學在家, 爺爺長大後就跟著太爺爺做起了營生,

後來日本鬼子開始侵掠中國, 在中國燒殺搶掠, 無惡不作。 太爺爺一家過上了到處跑反和四處流浪的生活。 當然太爺爺寄託在爺爺身上的期望破滅了。 解

放後爸爸出世了, 爸爸姊妹四個, 兩個哥哥一個妹妹, 爸爸排行第三。 爸爸從小就很聰明好學, 於是爺爺就將期望寄託在了爸爸身上, 送爸爸去讀書。 不料又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和自然災害, 爸爸輟學跟著一家人四處逃荒, 由於爸爸聰明伶俐、會叫人, 有好多好心人家想收留爸爸當義子, 爺爺寄于爸爸的期望很高, 說什麼都不同意。 社會稍平和點後爸爸一家回到老家生活, 爸爸又開始了讀書。 由於文化大革命期間推行的“成分高低”、“推薦上學”、“下鄉勞動”的條令依然尚在,

爸爸讀到初中時因種種主觀、客觀因素無法繼續, 就輟學在家了, 顯然爺爺寄託在爸爸身上的期望又破滅了。 81年爸爸結婚了, 82年我出世了, 84年、85年弟弟妹妹相續出世, 爸爸為了這個家的生計到礦上當了一名臨時工, 媽媽在結婚前是名民辦鄉村教師, 為了這個家, 為了我們姊妹三個放棄了當老師的機會, 在家細心照料我們姊妹三人。 留爸爸在礦上上班, 後因戶口問題, 爸爸回到家了務農, 這種祖輩傳下來的期望, 無疑落在了我的身上。 時間過的飛快, 轉眼我到了上學的年齡, 爸爸送我去讀書, 兩年後弟弟妹妹也相續的讀書了, 家裡的擔子越來越重。 爸爸媽媽為了我們姊妹三個任勞任怨的辛勤耕作。
80年代在農村即便是在辛勤勞作, 一年到頭也剩不了幾個錢, 更何況家裡還有三個讀書的學生。 也許是我比弟弟妹妹大兩歲的緣故, 從小就比較懂事, 幫家裡做些力所能及的活, 學習成績也優異。 爸爸仿佛在我身上看到了希望, 隨著年齡的增大, 我讀了初中, 家裡實在負擔不起, 爸爸決定把讀小學的妹妹給摘下來, 那年妹妹14歲, 就跟著遠房的姑姑去天津打工去了。 妹妹很懂事, 知道把賺的錢寄給爸爸媽媽來貼補家用。 三年後我又開始讀高中了, 爸爸決定把弟弟給摘下來, 那年弟弟17歲, 就跟著村裡的人去廣東打工去了, 看著弟弟妹妹為了這個家同時也為了我能更好的將書讀下去, 放棄了他們讀書的機會, 心理自然也有異常大的壓力。 爸爸也是出於無奈做出這樣的抉擇。

2002年的這個暑假我22歲了,面對著祖輩傳下來的期望、爸爸的苦心栽培、弟弟妹妹的輟學等種種主管因素。我過的異常的漫長、異常的累。是等待命運的抉擇還是惆悵於家庭的經濟負擔?我從心底不想名落孫山讓所有人失望,但考上了學費從哪裡來?爸爸媽媽又要為此而勞累奔波。最終我沒有辜負所有人的期望,大學的錄取通知時我拿到了!爸爸笑了、媽媽笑了、弟弟妹妹笑了、我也笑了。我考上了!一家人高興的團坐在一起,仔細的看著、讀著錄取通知書上的每一個字:“陳品同學”你已被xx大學錄取。高興的同時被這所高校的收費標準嚇住了,13000元/年,天呢!13000元,我們家只有在我交學費的時候才看到過紅色100元面值的,那也是從親戚朋友家借來的。雖說弟弟妹妹在外打工,除去自己的生活開銷外,寄往家裡的也不多。這個13000元到底是多厚一打呢。爸爸沒有見過,媽媽也沒有見過,我更沒有見過。我雖說沒有見過,但我會根據家裡的年收入計算出來,我們家一年要給我交兩次學費,種地要肥料錢,給莊稼打農藥要錢,人情禮節要錢,給牲畜家禽買飼料要錢,。。。,除去這種種開銷,到年底能結餘1000塊錢就已經很好了,這個13000元要我們家攢13年才能攢的出來呀,這只是一年的學費,那四年呢?我們家要攢50多年呀!我沒有想到我選的這個專業會要這麼多的錢,我只是想選一個將來能賺大錢的專業,但我沒有想到學費會這麼高。爸爸和媽媽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想了各種辦法,到處借錢。可借回來的錢連讀一年大學的生活費都不夠。媽媽說:“他爸把咱們家養的豬、牛和糧食都賣了吧”。爸爸低頭抽著燜煙回答說:“也只能這樣了”。我一聽堅決不同意:“爸爸媽媽你們說什麼都不能賣,賣了以後咱們家還怎麼過呀!即便是賣了,離這筆錢還差太遠,我不想你們在我身上花費的太大,我也知道你們對我報的期望太大,把我看成是你們的全部,這麼多年我們家有多少心酸的事情在發生,有多少心酸的事情在為我一個人發生,弟弟妹妹

這麼小就為我而輟學,到外面吃苦賺錢幫你們供我讀書,他們也知道上學有出息,他們也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弟弟妹妹馬上長大成人了,在過幾年還不該訂婚嗎?錢都給我花光了,還欠下我們想都不敢想的這麼多的錢,到時候拿什麼給弟弟妹妹成家。我真的不想為了我一個把全家的一切都搭進去。我也真的不想耽誤弟弟妹妹,我不能在繼續將書讀下去了。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出去闖闖,我相信同樣也能闖出屬於我的一片天地”。積攢多年的話仿佛等待著這一刻間的傾訴。說完了,一家人也哭完了。媽媽說:“孩子,要不這樣,這個專業咱不學了,在複讀一年,明年考一個學費低一點的專業”。其實媽媽的建議我一點都沒有聽進去,我心裡已經下了這個決定。從接到錄取通知書一家人的興奮到為高昂的學費而做出無奈選擇,這一天之差一夜之隔,竟變成了我求學史上過的最後一個暑假。感慨很多、思緒很多。在爸爸媽媽勸說無果的情況下,在我把多年的心理話傾訴完的情況下,也流露出一臉的無奈與遺憾。難道這個期望在我身上又破滅了,我不相信,堅決不相信。。。

上文《遠行》―棄學篇

待續《遠行》―離家篇

爸爸也是出於無奈做出這樣的抉擇。

2002年的這個暑假我22歲了,面對著祖輩傳下來的期望、爸爸的苦心栽培、弟弟妹妹的輟學等種種主管因素。我過的異常的漫長、異常的累。是等待命運的抉擇還是惆悵於家庭的經濟負擔?我從心底不想名落孫山讓所有人失望,但考上了學費從哪裡來?爸爸媽媽又要為此而勞累奔波。最終我沒有辜負所有人的期望,大學的錄取通知時我拿到了!爸爸笑了、媽媽笑了、弟弟妹妹笑了、我也笑了。我考上了!一家人高興的團坐在一起,仔細的看著、讀著錄取通知書上的每一個字:“陳品同學”你已被xx大學錄取。高興的同時被這所高校的收費標準嚇住了,13000元/年,天呢!13000元,我們家只有在我交學費的時候才看到過紅色100元面值的,那也是從親戚朋友家借來的。雖說弟弟妹妹在外打工,除去自己的生活開銷外,寄往家裡的也不多。這個13000元到底是多厚一打呢。爸爸沒有見過,媽媽也沒有見過,我更沒有見過。我雖說沒有見過,但我會根據家裡的年收入計算出來,我們家一年要給我交兩次學費,種地要肥料錢,給莊稼打農藥要錢,人情禮節要錢,給牲畜家禽買飼料要錢,。。。,除去這種種開銷,到年底能結餘1000塊錢就已經很好了,這個13000元要我們家攢13年才能攢的出來呀,這只是一年的學費,那四年呢?我們家要攢50多年呀!我沒有想到我選的這個專業會要這麼多的錢,我只是想選一個將來能賺大錢的專業,但我沒有想到學費會這麼高。爸爸和媽媽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想了各種辦法,到處借錢。可借回來的錢連讀一年大學的生活費都不夠。媽媽說:“他爸把咱們家養的豬、牛和糧食都賣了吧”。爸爸低頭抽著燜煙回答說:“也只能這樣了”。我一聽堅決不同意:“爸爸媽媽你們說什麼都不能賣,賣了以後咱們家還怎麼過呀!即便是賣了,離這筆錢還差太遠,我不想你們在我身上花費的太大,我也知道你們對我報的期望太大,把我看成是你們的全部,這麼多年我們家有多少心酸的事情在發生,有多少心酸的事情在為我一個人發生,弟弟妹妹

這麼小就為我而輟學,到外面吃苦賺錢幫你們供我讀書,他們也知道上學有出息,他們也想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弟弟妹妹馬上長大成人了,在過幾年還不該訂婚嗎?錢都給我花光了,還欠下我們想都不敢想的這麼多的錢,到時候拿什麼給弟弟妹妹成家。我真的不想為了我一個把全家的一切都搭進去。我也真的不想耽誤弟弟妹妹,我不能在繼續將書讀下去了。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出去闖闖,我相信同樣也能闖出屬於我的一片天地”。積攢多年的話仿佛等待著這一刻間的傾訴。說完了,一家人也哭完了。媽媽說:“孩子,要不這樣,這個專業咱不學了,在複讀一年,明年考一個學費低一點的專業”。其實媽媽的建議我一點都沒有聽進去,我心裡已經下了這個決定。從接到錄取通知書一家人的興奮到為高昂的學費而做出無奈選擇,這一天之差一夜之隔,竟變成了我求學史上過的最後一個暑假。感慨很多、思緒很多。在爸爸媽媽勸說無果的情況下,在我把多年的心理話傾訴完的情況下,也流露出一臉的無奈與遺憾。難道這個期望在我身上又破滅了,我不相信,堅決不相信。。。

上文《遠行》―棄學篇

待續《遠行》―離家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