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近代第一批留美學生回國後的功績,英傑輩出,華夏民族的驕傲

兩次鴉片戰爭徹底打破了大清朝“天朝上國”的無知思想, 湧現出了中國第一批嚮往西方先進技術和思想的愛國進步份子。 清朝官場也第一次出現了像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張之洞這樣希望學習西方技術的近代進步官員, 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主要目的是學習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先進技術, 希望能夠“師夷長技以制夷”, 於是派遣了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批的留洋學生。

1872年到1875年, 清政府先後派遣了120名10歲到16歲的留美幼童。 由於當時清政府長期閉關鎖國, 百姓認為萬里之外的美國是蠻荒之地, 所以第一批派的留學生全部為平民子弟, 沒有皇室和貴族子弟。 但是留美學生的費用全部由清廷承擔, 並且派專人定期摸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 剛到美國的留學生, 由於生活習慣和語言不通的影響, 短時間內受到了一定影響,

但是由於學員年齡普遍較小, 學習能力很強, 所以很快就融入了美國的學習和生活, 這些留美學生在美留學的優秀表現受到了美國各界的普遍好評。

當時派遣留學生有很強的時代性, 所以當時的留學生大都背負著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 這批留學生湧現出了大批的人才, 如主持建造中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 民國交通部長梁敦彥, 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 民國首任國務總理唐紹儀, 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前身)第一任校長唐國安, 甲午戰爭有多名陣亡的海軍軍官也是出自這批留美學生, 另外還有大批人才進入江南製造總局, 福州船政局和各行各業中, 極大推動了中國近代的發展進程,

對當時正處於危亡之際的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史話·近代政治系列:國民政府史話 ¥11.7 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