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不好這3件事,你還想優雅地離職?

文/張雅微 本文由銷售與管理原創

人力資源某服務商發佈的《2017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顯示:2016年, 員工整體流動性明顯上升, 平均離職率為20.1%。

除了馬雲爸爸所說的兩點離職原因(錢沒給夠或者心受委屈了)之外,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畢業”選擇, 即在該平臺的發展已達上限, 需要跳槽, 需要更廣闊的職業發展平臺。

然而, 問題的關鍵在於:人們總會花更多時間準備與策劃如何給別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卻很少考慮到經營“最後印象”。 殊不知, 優雅地說再見既是一個人職場素養的集中體現, 也是建立個人品牌的關鍵環節。

小趙是一名銷售, 工作表現還算不錯, 幹了兩年後, 他想換一個環境, 換一個更大的平臺發展, 於是就有了辭職的想法。

但是, 他沒有跟自己的主管領導提前一個月或者半個月提交離職申請, 擔心自己的想法暴露後, 同事會來“搶”他的客戶, 於是, 他對此事絕口不提。

自從有了離職的想法開始, 他每天利用上班時間投簡歷, 接聽面試電話, 對於領導安排的新任務也是草草應付了事, 他想著:反正都要走了, 誰還管你這麼多啊!

在確定好新東家之後, 他找到領導說自己要離職, 次日就要走, 領導對於他沒有提前打招呼很不滿, 不僅沒有給公司預留時間處理相關工作事宜, 而且最近不在狀態的工作表現也在浪費公司資源。

不僅如此, 辦工作交接的時候, 他將一個檔案壓縮包甩給一個同事後, 什麼都沒多講就匆匆走了, 同事問他客戶情況, 他說都在檔裡了。

當同事打開這個檔後十分無奈, 不僅裡面的資料亂七八糟, 完全沒有整理, 而且大部分都是很沉舊的無效資訊, 等於沒有交接。

同事都對他“另眼相待”, 完全想不到離職的時候小趙是這種“作風”。

如同小趙這樣的離職表現, 同一個圈子內再有合作的機會, 誰會首先想到找他呢?即便曾經有多好的業績, 無論他的能力有多強, “不厚道”的標籤都很難被撕掉了。

“做人留一線, 日後好相見”。 做任何事都該給自己留有餘地, 如果把每一份工作都當成一錘子買賣, 那麼, 當有一天你真的需要老東家或老同事幫忙的時候,

就會發現自己真的“孤立無援”了。

哈佛商學院教授倫•施萊辛格說過:“如何開始與如何結束, 是任何職業關係中最為重要的部分。 ”而很多人總是忽視“最後印象”的經營, 讓以前的職場表現功虧一簣, 讓曾經美好的“第一印象”灰飛煙滅。

離職時能夠優雅地說再見既體現了對原公司和同事的尊重和感恩, 也是一個人責任心、成熟度、敬業度的表現, 沒有不良的歷史記錄, 你才能輕裝上陣, 開始一段新旅程。

資深HR汪宇常年行走于英特爾等知名外企, 培養過超500名企業高管, 他說過這樣一段話:

“人在職場就像大俠們在江湖上行走一樣, 總是要守護著一樣東西的。 身為職場人, 你需要守護的是什麼呢?在我看來, 就是職場人的個人品牌。 你的品牌是你需要花全身心的功夫去擦亮的, 你的品牌從你加入職場那一天就開始打造, 你需要保證它是一個金字招牌, 而且閃閃發亮。 所以, 當你決定離開一家公司的時候, 你需要的是和你身邊的同事保持正常的工作關係,

繼續用以前的工作方式去處理手裡的任務, 不要發脾氣、耍情緒, 或者是故意留下一些不好的記錄。 這對於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是非常有害的。 ”

個人品牌的建立絕非一朝一夕, 想要在離職之際優雅地說再見以呵護好個人品牌, 至少要做好三件事:

1. 提前告知, 但別太早

一旦確定辭職, 至少提前半個月告知直屬領導或老闆, 讓公司和自己都有一個緩衝時間處理相關事宜, 如公司要花時間招聘新人或物色適合接替你工作的人選, 以及辦理交接。

對於處在重要崗位或級別更高的人來說, 最好能提前一個月告知, 這個時間相對寬裕, 不會遺漏重要交接事項。

但是, 如果太早提出離職也是不明智的, 比如提前了3個月, 那麼當公司召開重要會議,或者搞團建活動時,對你這個“准局外人”就會有點尷尬。

2. 做一份明確的交接清單

確定離職時間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做一份明確的工作交接清單,內容包括目前手頭上的工作還有哪些,什麼狀態,進度如何,一項一項列好清單。

交接之前先將所有事項與直屬領導或老闆確定好,然後每轉接給一個同事都需要對方簽字確認,並將相應工作做口頭闡述,明確交接的工作任務。直到離開之前,將所有相關工作交接完畢,只有每一項都確認有同事簽字交接,最後才算是你的工作交接清楚了,避免離職後仍然有工作事項混沌不清。

同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直到最後一分鐘。

3. 口徑統一,只有一個故事

對於辭職理由,如果你跟老闆的說法和與關係好的同事的說法不一致,那也會破壞你給東家的“最後印象”。

學學作為一名政客最為核心的一課吧:只有一個故事,只有一種說法,然後堅持下去。

關於口徑統一的問題,不只是離職理由,比如你到了新單位如何表達,這涉及到你用什麼態度評價你的工作、你的團隊、你的公司。當然,有的人會選擇吐槽和抱怨,但是你如果在新東家面前是這種表現的話,不僅會影響自我品牌的建設,同時也會讓對方將你的公司和你一併看輕。

離職了不是為了我們彼此“相忘於江湖”,而是為了有朝一日,還能微笑著再次相見,合作共贏。而優雅地離職不僅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品格。

那麼當公司召開重要會議,或者搞團建活動時,對你這個“准局外人”就會有點尷尬。

2. 做一份明確的交接清單

確定離職時間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做一份明確的工作交接清單,內容包括目前手頭上的工作還有哪些,什麼狀態,進度如何,一項一項列好清單。

交接之前先將所有事項與直屬領導或老闆確定好,然後每轉接給一個同事都需要對方簽字確認,並將相應工作做口頭闡述,明確交接的工作任務。直到離開之前,將所有相關工作交接完畢,只有每一項都確認有同事簽字交接,最後才算是你的工作交接清楚了,避免離職後仍然有工作事項混沌不清。

同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直到最後一分鐘。

3. 口徑統一,只有一個故事

對於辭職理由,如果你跟老闆的說法和與關係好的同事的說法不一致,那也會破壞你給東家的“最後印象”。

學學作為一名政客最為核心的一課吧:只有一個故事,只有一種說法,然後堅持下去。

關於口徑統一的問題,不只是離職理由,比如你到了新單位如何表達,這涉及到你用什麼態度評價你的工作、你的團隊、你的公司。當然,有的人會選擇吐槽和抱怨,但是你如果在新東家面前是這種表現的話,不僅會影響自我品牌的建設,同時也會讓對方將你的公司和你一併看輕。

離職了不是為了我們彼此“相忘於江湖”,而是為了有朝一日,還能微笑著再次相見,合作共贏。而優雅地離職不僅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品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