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吉利再出手,蓮花將入彀,自主離運動不遠矣

Lotus在國內譯為路特斯(因為青年蓮花的存在), 不過我還是喜歡稱其為蓮花。 馬來西亞寶騰汽車(Proton)要出售蓮花汽車已經是去年的新聞,

但買主一直是未知數。 5月24日, 據外媒報導, 這宗收購案終於要劃上句號。 最終成功收購寶騰股份的, 正是咱們的吉利汽車。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同意從DRB-Hicom(寶騰的母公司)手中收購陷於困境的馬來西亞汽車製造商寶騰49%股權。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 吉利還將取得寶騰子公司蓮花汽車的控股權, 持股比例51%。

收購寶騰股權將是吉利集團在2010年以15億美元從福特汽車公司收購瑞典富豪汽車之後的最大一筆收購交易。 這次雖然不像之前是全資收購, 但也對蓮花形成絕對控股。 吉利汽車的大手筆再一次讓我們驚訝。

寶騰為什麼要出售股份?

上一次收購富豪, 是因為福特汽車經營不善, 需要出售富豪回籠資金。 而這次對寶騰和蓮花的收購也與之類似,

而且寶騰的情況可能要更惡劣一點。 在收購路特斯的上世紀90年代, 寶騰汽車佔據了馬來西亞70%的市場份額, 而現在這個數字下降到了13%。

寶騰汽車從2011年開始就面臨財政危機。 2015年寶騰汽車僅賣出了10萬輛, 遠低於其40萬輛的銷售目標。

2016年銷量再度下降30%, 僅7萬多台。 低迷的銷量也拖累母公司DRB-HICOM, 2016年的財報淨虧2.33億美元。

2016年, 已經揭不開鍋的寶騰向政府伸手借款3.382億美元, 然而依然是杯水車薪。 於是DRB-HiCOM開始為寶騰和蓮花汽車在全球範圍內尋找買家。 據說包括PSA集團、雷諾汽車、鈴木汽車在內的20餘家企業表示了收購意向,

但最終的贏家是吉利汽車。

吉利汽車原本的計畫是收購寶騰汽車51%以上的股份, 但最終僅拿到了49%。 要知道50%是條紅線, 國內的所有合資車企都謹守著這條線。 而且寶騰汽車是馬來西亞的國民企業, 1983年由前馬來西亞總理Mahathir Mohamad創立, 馬來西亞政府持有42%的股份。

寶騰汽車之于馬來西亞就如同大眾汽車之於德國, 如果讓國外企業掌握了50%以上的股份, 很可能意味著寶騰將不再姓馬, 不論是政治意義還是國民情感上來說, 都不容易讓馬來西亞政府接受, 49%也許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吉利為什麼要收購蓮花?

收購了富豪之後, 這幾年吉利的造車水準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 還衍生出了子品牌領克, 從富豪那裡學來的經驗和技術正在慢慢創造出價值。

而富豪在充足資金的支持下, 打造出了極具吸引力的90系列車型, 還有餘力收購Polestar, 成為了富豪汽車集團旗下的高性能部門。

雖說這次看似是吉利入股寶騰順帶控股蓮花, 但在我看來, 真正對吉利有吸引力的, 只是蓮花而已。蓮花汽車最大的特點就是極致的輕量化,大部分車型重量不到一噸。即使沉寂了這麼多年,蓮花汽車所儲備的材料技術、車身技術,依然處於領先地位。

而且蓮花工程團隊還是底盤調教的權威之一,前些年,還能在某些新車的宣傳標語中看到 “底盤經由英國蓮花專業調教” 這樣的文字。

這些恰恰都是吉利所需要的。還記得美人豹嗎?這回也許真的要成了。

蓮花為什麼這麼慘?

那麼再說說命運多舛的蓮花汽車吧,它的祖籍在英國,但在我們的印象中,蓮花汽車一直在到處漂泊。

蓮花汽車成立於1952年,一開始就以製造輕量化跑車為唯一目標。1958年,蓮花組建了F1車隊,1960年獲得了第一個分站冠軍。蓮花F1車隊在60年代和70年代戰績斐然,總計獲得了7次總冠軍。

但是從1980年開始,蓮花陷入了財政危機,也從此開啟了蓮花的動盪時代。1982年,蓮花與豐田簽署協議,向豐田出售了部分股份以及智慧財產權。1986年,豐田將蓮花的股份賣給了通用,再加上通用的收購,通用一度持有蓮花91%的股份,成為蓮花汽車的實際控制者。

1993年,通用又將蓮花賣給了一個義大利人Romano Artioli,他當時也是布加迪汽車的擁有者。1996年,蓮花又被賣給了馬來西亞的汽車製造商:寶騰(Proton)汽車。現在,蓮花的履歷上又要多出一行:吉利汽車。

蓮花一直是個燒錢大戶,輕量化,材料研發,都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蓮花現在有Elise、Europa、Esprit、Exige、Evora等幾款跑車(反正我是傻傻分不清),這些車型無一例外地追求極致的輕量化,和豪華完全沾不上邊,銷量也十分平淡,盈利能力很低(不如說大部分時候都在虧錢),所以註定它的生存之道只能是依附於其他大公司。

既然說了英國蓮花,就不得不提青年蓮花。這是國內的青年汽車集團與蓮花汽車合作的產品,當然你看青年蓮花的車絕不會與路特斯聯繫在一起。青年蓮花汽車自2008年上市銷售,但到了2015年已經基本停產,銷量遠低於預期,購車的消費者也面臨無處保修的問題。

編輯隨筆:

去年10月,其實就有消息稱吉利在與寶騰洽談收購事宜。今天,截至我敲下這些文字,雖然還沒有官方公告,但也基本板上釘釘。有吉利和富豪共贏的珠玉在前,我相信這次的收購也會為吉利的發展帶來積極作用。

這樣一來,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就將擁有5個品牌,它們是吉利汽車、富豪、領克、倫敦計程車、蓮花。你會發現吉利正在慢慢地走向高端化,國際化,而且每一步都走得很穩。

只是蓮花而已。蓮花汽車最大的特點就是極致的輕量化,大部分車型重量不到一噸。即使沉寂了這麼多年,蓮花汽車所儲備的材料技術、車身技術,依然處於領先地位。

而且蓮花工程團隊還是底盤調教的權威之一,前些年,還能在某些新車的宣傳標語中看到 “底盤經由英國蓮花專業調教” 這樣的文字。

這些恰恰都是吉利所需要的。還記得美人豹嗎?這回也許真的要成了。

蓮花為什麼這麼慘?

那麼再說說命運多舛的蓮花汽車吧,它的祖籍在英國,但在我們的印象中,蓮花汽車一直在到處漂泊。

蓮花汽車成立於1952年,一開始就以製造輕量化跑車為唯一目標。1958年,蓮花組建了F1車隊,1960年獲得了第一個分站冠軍。蓮花F1車隊在60年代和70年代戰績斐然,總計獲得了7次總冠軍。

但是從1980年開始,蓮花陷入了財政危機,也從此開啟了蓮花的動盪時代。1982年,蓮花與豐田簽署協議,向豐田出售了部分股份以及智慧財產權。1986年,豐田將蓮花的股份賣給了通用,再加上通用的收購,通用一度持有蓮花91%的股份,成為蓮花汽車的實際控制者。

1993年,通用又將蓮花賣給了一個義大利人Romano Artioli,他當時也是布加迪汽車的擁有者。1996年,蓮花又被賣給了馬來西亞的汽車製造商:寶騰(Proton)汽車。現在,蓮花的履歷上又要多出一行:吉利汽車。

蓮花一直是個燒錢大戶,輕量化,材料研發,都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蓮花現在有Elise、Europa、Esprit、Exige、Evora等幾款跑車(反正我是傻傻分不清),這些車型無一例外地追求極致的輕量化,和豪華完全沾不上邊,銷量也十分平淡,盈利能力很低(不如說大部分時候都在虧錢),所以註定它的生存之道只能是依附於其他大公司。

既然說了英國蓮花,就不得不提青年蓮花。這是國內的青年汽車集團與蓮花汽車合作的產品,當然你看青年蓮花的車絕不會與路特斯聯繫在一起。青年蓮花汽車自2008年上市銷售,但到了2015年已經基本停產,銷量遠低於預期,購車的消費者也面臨無處保修的問題。

編輯隨筆:

去年10月,其實就有消息稱吉利在與寶騰洽談收購事宜。今天,截至我敲下這些文字,雖然還沒有官方公告,但也基本板上釘釘。有吉利和富豪共贏的珠玉在前,我相信這次的收購也會為吉利的發展帶來積極作用。

這樣一來,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就將擁有5個品牌,它們是吉利汽車、富豪、領克、倫敦計程車、蓮花。你會發現吉利正在慢慢地走向高端化,國際化,而且每一步都走得很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