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養生堂」今日17:25播出《猝死可怕亦可防》

嘉賓:楊躍進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副院長

猝死到底能不能預防?為了健康, 有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為什麼有些人第一次發病就會猝死?從馬拉松比賽上猝死的年輕人, 到近年引發大量關注的媒體人、創業者, 以及很多中老年人, 猝死已經成了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 在中國, 每1000人裡就有4人會存在猝死的風險, 猝死的平均年齡也已經從44歲下降到了37.9歲。 新華社報導說, 我國每分鐘約有一人“心源性猝死”, 面對第一次發病猝死這種情況, 我們到底能不能預防?敬請關注本期《養生堂》, 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楊躍進為您帶來《猝死可怕亦可防》。

專家告訴我們絕大多數猝死都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的根就在心臟,

然而, 究竟哪些人群是猝死的高發人群?一種是既往有冠心病的人群, 這部分人群的血管中存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如果斑塊破裂就會堵塞血管, 當心臟缺血時間過長, 大腦得不到供應, 就可能引發猝死。 還有一種人群, 本身已經有冠心病, 甚至血管中存在斑塊, 但是他自己不知道, 甚至從來沒有查過, 當情緒波動, 劇烈運動, 血管收縮等危險因素出現, 甚至從來沒有任何症狀, 發病就是猝死。

第一次發病就猝死, 到底能不能防?專家告訴我們, 有些症狀, 可能就是猝死的前兆, 比如第一次胸痛、冒虛汗等,

很多人遇到這種情況, 會當做普通的感冒去治療, 其實就是猝死的前兆, 另外, 還有哪些症狀是猝死的前兆?

某先生今年45歲,平時身體一直不錯,每年都參加單位體檢,前不久他卻意外猝死了。為什麼年年體檢,都防止不了猝死這種事發生呢?有什麼更好的手段能提前發現心腦血管病呢?這幾年,媒體報導了不少中年人甚至是年輕人意外猝死的案例,他們可能每年都體檢,卻還是突然地離去了,的確讓人十分遺憾和惋惜。目前常規體檢主要停留在比較常見的固有專案上,如心電圖、超聲、化驗血項等,這些項目大多只能粗略檢查出血脂高、心律不齊等較易檢出的疾病,卻很難查出冠心病。很多人認為心電圖沒事就是沒有心臟病,因此不少已經患上冠心病的人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最終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發生心源性猝死。專家告訴我們,有幾種人群,無論年齡,一定要去做的檢查究竟是什麼?當猝死發生時,我們又有哪些好辦法?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收看今日《養生堂》。

某先生今年45歲,平時身體一直不錯,每年都參加單位體檢,前不久他卻意外猝死了。為什麼年年體檢,都防止不了猝死這種事發生呢?有什麼更好的手段能提前發現心腦血管病呢?這幾年,媒體報導了不少中年人甚至是年輕人意外猝死的案例,他們可能每年都體檢,卻還是突然地離去了,的確讓人十分遺憾和惋惜。目前常規體檢主要停留在比較常見的固有專案上,如心電圖、超聲、化驗血項等,這些項目大多只能粗略檢查出血脂高、心律不齊等較易檢出的疾病,卻很難查出冠心病。很多人認為心電圖沒事就是沒有心臟病,因此不少已經患上冠心病的人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最終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發生心源性猝死。專家告訴我們,有幾種人群,無論年齡,一定要去做的檢查究竟是什麼?當猝死發生時,我們又有哪些好辦法?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收看今日《養生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