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現代隧道窯及現代輥道窯的結構區分

一:隧道窯

1.1隧道窯燒成過程是若干過程的綜合, 包括下面五個過程

隧道窯內, 裝有坯體的窯車迎著氣流連續式或間歇式運動, 一般將其分為三個帶。 預熱帶、燒成帶、冷卻帶。 按照三帶劃分的三種方法

1.2燒成就是指成型製品的燒制。 可劃分以下幾個階段:

(一)在預熱帶20-200℃階段排除殘餘水分。

(二)200-500℃, 排除結構水, 結構水指粘土礦物中的結晶水和層間水。

(三)500-600℃, 石英晶型轉化。

(四)600-1050℃, 屬於氧化階段。

(五)1050-1200℃, 製品進入燒成帶的還原階段。

(六)1200-1300℃燒結階段。

(七)1300-700℃, 屬冷卻帶的急冷階段。

(八)700-400℃緩冷階段, 產品中的石英晶型轉化, 有體積收縮。 須注意窯內溫度均勻, 使產品均勻冷卻。

(九)400-80℃階段, 可以直接風冷。

隧道窯

1.3燒成制度須滿足以下三點基本要求:

①、各階段應有一定的升溫或降溫速度, 不得超過, 以免坯體內外溫差過大而形成破壞應力, 同時還應考慮到該階段中所進行的物理化學變化所需要的時間。

②、在適宜的燒成溫度下應有一定的保溫時間, 以使坯體內外溫度趨於一致, 保證坯體內外

充分燒結和釉面成熟平整。

③、在某些階段應保持一定的氣氛, 以保證坯體中某些物理化學過程的進行。

1.4: 砌窯對耐火材料性能的要求:

①.有足夠的耐火度, 在最高使用溫度下不發生熔化或軟化;

②.在最高使用溫度下, 具有足夠的高溫機械強度;

③.在高溫下體積穩定;

④.溫度急劇變化時不發生破裂和剝落;

⑤.在高溫下能承受爐內氣氛或材料的侵蝕;

⑥.在高溫下有良好的絕緣性能;

⑦.能保溫, 使向外界散失的熱量較少。

現代隧道窯:多採用平吊頂, 用異形磚砌築窯頂, 其下沿為平頂或近似平頂。 窯頭及窯尾都設有窯門, 為了防止窯頭漏入冷空氣和窯尾漏出冷卻風,

但有很多不利。

窯車:用來運載製品, 窯車在窯內構成封閉的活動窯底, 窯車由金屬車架及其上耐火材料組成。

2.2、輥道窯最突出的特點(與隧道窯相比較)

採用輥棒代替窯車作為運載工具。 坯件可直接放在輥棒上, 也可放在墊板上。

輥道窯

輥道窯主要優點有:

①、溫差小:

由於斷面呈扁平形, 製品一般為單層燒成, 故基本上不存在上下溫差。

輥子的上下能同時加熱, 製品裸燒不裝匣缽。 傳熱速率加快, 窯內斷面溫度均勻, 故大大縮短了燒成時間。

由於沒有窯車, 沒有車下漏風, 所以也保證了窯內上下溫度的均勻;

②、節能:

取消了窯車和匣缽, 輥道窯屬中空窯, 窯內阻力小, 壓降小, 故窯內的正負壓都不大, 加上無曲封、車封、砂封等空隙, 窯體密封性好, 大大提高了熱利用率;

③、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不僅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而且保證了產品品質的穩定, 輥道窯能與前後工序連成完整的生產線, 大大提高效率;

④、經濟效益高:輥道窯占地面積小, 結構簡單, 建造快(一般不超過三個月), 因而見效快, 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⑤、使用的燃料為清潔燃料環境污染程度降低。

三:輥道窯結構與用耐火材料:

輥道窯用耐火材料:分為窯體材料和輥子材料, 所選用耐火材料以輕質耐火磚和耐火材料為主。

輥道窯的窯體分節按模數設計, 一般以大約2.2m作為一個模數段,模數段的長度應為輥棒間距的整數倍。分節模數化實現了輥道窯設計製造的標準化,同時選用不同的模數可以靈活組成各種窯長、同一型號、多種產能的輥道窯系列。另外,節間用陶瓷纖維氊子堵塞,既可以作為節與節之間的窯封,還可以起到膨脹縫的作用。

窯體採用金屬框架承載結構,內襯耐火材料分段預製,現場組裝。窯頂多採用懸掛式吊頂結構,該結構不但可以減少窯頂的承重,使窯體輕型化,而且取代了老式窯頂採用的大板或拱型磚頂結構,實現了窯爐的寬體化。吊頂結構的橫向推力很小,有利於減少窯內氣體的分層現象,但窯爐的使用壽命縮短、溫差增大。

窯道內各控制段窯底採用了不同材質的隔熱磚擋火牆,同一部位的窯頂設置了可調節的不同材質的隔焰板(俗稱擋火板),把窯爐隔成不同溫度段以便於溫度的調節和控制。窯爐長度和寬度的確定要根據所燒坯體的礦物、化學組成及產能來決定。如果產品配料中所含碳素、有機物和會分解的鹽類較多,就需較長的氧化時間,因而預熱帶就相對較長;如果要求產品的吸水率較低,就應適當加長燒成帶。對於特定的窯爐,三帶比例的微調,還可以通過擋火板/擋火牆的升高或降低、噴槍的前移或後移、底-面排煙比例的改變和窯爐壓力的調整等來實現

一般以大約2.2m作為一個模數段,模數段的長度應為輥棒間距的整數倍。分節模數化實現了輥道窯設計製造的標準化,同時選用不同的模數可以靈活組成各種窯長、同一型號、多種產能的輥道窯系列。另外,節間用陶瓷纖維氊子堵塞,既可以作為節與節之間的窯封,還可以起到膨脹縫的作用。

窯體採用金屬框架承載結構,內襯耐火材料分段預製,現場組裝。窯頂多採用懸掛式吊頂結構,該結構不但可以減少窯頂的承重,使窯體輕型化,而且取代了老式窯頂採用的大板或拱型磚頂結構,實現了窯爐的寬體化。吊頂結構的橫向推力很小,有利於減少窯內氣體的分層現象,但窯爐的使用壽命縮短、溫差增大。

窯道內各控制段窯底採用了不同材質的隔熱磚擋火牆,同一部位的窯頂設置了可調節的不同材質的隔焰板(俗稱擋火板),把窯爐隔成不同溫度段以便於溫度的調節和控制。窯爐長度和寬度的確定要根據所燒坯體的礦物、化學組成及產能來決定。如果產品配料中所含碳素、有機物和會分解的鹽類較多,就需較長的氧化時間,因而預熱帶就相對較長;如果要求產品的吸水率較低,就應適當加長燒成帶。對於特定的窯爐,三帶比例的微調,還可以通過擋火板/擋火牆的升高或降低、噴槍的前移或後移、底-面排煙比例的改變和窯爐壓力的調整等來實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