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擁有徠卡M相機後,怎樣開始掃街之路?

當你有了一台徠卡旁軸機身, 你考慮好怎樣去進行街拍了嗎?

美國的知名街頭攝影師 Eric Kim在個人博客(http://erickimphotography.com/)上分享了關於使用徠卡膠片相機街拍的心得, 但其實, 許多技巧對徠卡的數碼旁軸相機來說也是通用的。 小編節選了博文的部分, 與大家分享 Eric Kim 使用徠卡旁軸相機的掃街的心得, 翻譯整理自高保真的攝影部落。

對於90%的街頭攝影愛好者來說, 推薦使用35mm的鏡頭, 28mm對多數人來說有點廣, 而50mm的視角會稍顯窄。 當然, 你如果喜歡某個特定焦段的話, 就儘管去選擇吧。

Leica M240 + 28/5.6 鏡頭

如果你的預算不是問題, 又想要畫質最佳、手感最好的鏡頭的話, 我會推薦Leica Summicron-M 35mm f/2 ASPH.(我的MP配的就是這一支鏡頭), 畢竟街頭攝影不需要太大光圈, 35/2已夠用, 且做工又很精緻, 值得入手。

如果你喜歡其他焦段鏡頭的話, 可以考慮 Leica Summicron-M 50mm f/2 或者 Elmarit 28mm f/2.8。 還是那句話, 可以嘗試不同焦距, 看看自己最喜歡哪一個, 找到之後, 就堅持下去吧, 不要管什麼散景、銳度的測試了, 選擇一支小巧便攜的鏡頭更為重要, 畢竟掃街的話, 主要還是用 f8 左右的光圈吧。

Leica M240+50/2 APO ASPH

Leica MP+28/2.8

徠卡的鏡頭固然散景成像美, 但並不是讓你光圈全開來掃街的, 當然如果你可以用f/1.4 拍清楚一個行走中的人那你還是很牛逼的, 不過街頭攝影中大光圈似乎沒什麼意義, 背景和環境都虛化掉了, 反而失去了街頭攝影的意趣。

by 馬丁·弗蘭克

歷史上的經典大作很少是用光圈全開拍出來的, 大部分都是 f8-16 拍攝, 這樣景深才會比較大, 從而表現出主體和背景、環境的聯繫。

所以, 用徠卡相機掃街時, 我建議你可以將光圈設定在f8, 既能夠保證較大景深, 也能夠讓足夠光線進入。

by Steve Mccurry

by 馬丁·弗蘭克

我一般將鏡頭保持預對焦在1.2m(這時對焦手柄在鏡頭正下方),1.2m 大概就是兩隻手臂的長度。

當我看到一個拍攝主體距離我3-5m 的時候,我會將對焦手柄向右轉動到45度左右。當拍攝主體距離我非常近的時候,我就會將對焦手柄向左轉動到45度左右(0.7-1m )。

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就能夠相對準確地判斷距離。比如說,瞭解0.7m 大概是多遠(大約一隻手臂的距離),1.2m(大概兩隻手臂的長度),還有5m (大概是大馬路邊到店面的平均距離)。漸漸地,你的手指會形成條件反射──當你的眼睛判斷出拍攝主體與你的距離時,你的手指會自然而然地作出相應的反應。

Leica MP 膠片相機

當你在進行街頭攝影時,你最不想做的事應該是:把徠卡舉到眼前,盯著取景器裡的黃斑對焦,然後用5-10秒鐘的時間拼命調整對焦環直到黃斑重合。

其實,你應該這樣做:判斷你與拍攝主體的大致距離,先預對焦(不用看取景器),然後把相機舉到眼前並迅速地按下快門。

本質上,在街頭攝影中,應該把徠卡相機當作傻瓜相機來用。

一定程度上來說,用徠卡可以讓人“消停”,不必想著更新換代產品,畢竟已經在135的世界攻頂,只要你接下來不奔著120畫幅去的話。

Leica M10 + 50/0.95

不過旁軸相機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的,它也有很多缺點,比如:

● 取景並沒有單反相機那麼精確

● 存在視差(當你在拍攝主體在1.2m 內時)

● 旁軸相機的最近對焦距離都很遠(大多數旁軸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有0.7m )

徠卡 90/2 APO ASPH 鏡頭取景框線

然而,當你接受了這些“煩人”的缺點,有時候甚至會覺得這些不足反而使得照片的構圖更加有創意。

這是使用旁軸相機拍照的一些優點:

● 你可以看到取景框外的東西,這使得你在街上可以看到畫面外的更多東西(但如果你戴眼鏡的話,最多只能看清楚35mm框線,你是看不完28mm框線的)。

● 當你按下快門的時候眼前不會一片黑(旁軸相機並不是像單反相機那樣通過鏡頭取景,所以你的取景器不會黑掉)。

● 體積小而且便攜(便於四處攜帶,可以放在包裡,掛在脖子上,或者拿在手裡)。

Leica M9 + 35/2

在街頭攝影中並沒有什麼“最好的”相機和鏡頭,你只需要找到一種對於你來說“最好的”的方式來掃街就好。只是,用徠卡的旁軸掃街自有他的一番樂趣,個中滋味,還得各位親自體會... ...

我們在這裡

奧森體驗中心

北京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西門

馬連道體驗店

北京市馬連道攝影器材城4層南區311

,更有專業相機知識一對一諮詢服務。還能免費領取徠卡中文說明書和最新官方固件,挑選百種徠卡相機、配件。

by Steve Mccurry

by 馬丁·弗蘭克

我一般將鏡頭保持預對焦在1.2m(這時對焦手柄在鏡頭正下方),1.2m 大概就是兩隻手臂的長度。

當我看到一個拍攝主體距離我3-5m 的時候,我會將對焦手柄向右轉動到45度左右。當拍攝主體距離我非常近的時候,我就會將對焦手柄向左轉動到45度左右(0.7-1m )。

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就能夠相對準確地判斷距離。比如說,瞭解0.7m 大概是多遠(大約一隻手臂的距離),1.2m(大概兩隻手臂的長度),還有5m (大概是大馬路邊到店面的平均距離)。漸漸地,你的手指會形成條件反射──當你的眼睛判斷出拍攝主體與你的距離時,你的手指會自然而然地作出相應的反應。

Leica MP 膠片相機

當你在進行街頭攝影時,你最不想做的事應該是:把徠卡舉到眼前,盯著取景器裡的黃斑對焦,然後用5-10秒鐘的時間拼命調整對焦環直到黃斑重合。

其實,你應該這樣做:判斷你與拍攝主體的大致距離,先預對焦(不用看取景器),然後把相機舉到眼前並迅速地按下快門。

本質上,在街頭攝影中,應該把徠卡相機當作傻瓜相機來用。

一定程度上來說,用徠卡可以讓人“消停”,不必想著更新換代產品,畢竟已經在135的世界攻頂,只要你接下來不奔著120畫幅去的話。

Leica M10 + 50/0.95

不過旁軸相機並不是所有人都適用的,它也有很多缺點,比如:

● 取景並沒有單反相機那麼精確

● 存在視差(當你在拍攝主體在1.2m 內時)

● 旁軸相機的最近對焦距離都很遠(大多數旁軸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有0.7m )

徠卡 90/2 APO ASPH 鏡頭取景框線

然而,當你接受了這些“煩人”的缺點,有時候甚至會覺得這些不足反而使得照片的構圖更加有創意。

這是使用旁軸相機拍照的一些優點:

● 你可以看到取景框外的東西,這使得你在街上可以看到畫面外的更多東西(但如果你戴眼鏡的話,最多只能看清楚35mm框線,你是看不完28mm框線的)。

● 當你按下快門的時候眼前不會一片黑(旁軸相機並不是像單反相機那樣通過鏡頭取景,所以你的取景器不會黑掉)。

● 體積小而且便攜(便於四處攜帶,可以放在包裡,掛在脖子上,或者拿在手裡)。

Leica M9 + 35/2

在街頭攝影中並沒有什麼“最好的”相機和鏡頭,你只需要找到一種對於你來說“最好的”的方式來掃街就好。只是,用徠卡的旁軸掃街自有他的一番樂趣,個中滋味,還得各位親自體會... ...

我們在這裡

奧森體驗中心

北京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西門

馬連道體驗店

北京市馬連道攝影器材城4層南區311

,更有專業相機知識一對一諮詢服務。還能免費領取徠卡中文說明書和最新官方固件,挑選百種徠卡相機、配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