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何區分姑婆芋、芋頭葉,誤食恐有死亡風險

最近, 有臺灣省的居民到餐廳吃飯, 在食用荷葉排骨, 竟誤食姑婆芋, 導致中毒, 餐廳表示誤用到姑婆芋葉子, 之前就曾發生過市民誤摘姑婆芋回家食用, 要該如何分辨芋頭及姑婆芋葉子?

專家表示, 姑婆芋整株及塊莖含有不溶性草鹼、氰酸以及生物鹼, 若接觸人體皮膚, 會產生發癢、刺激;如果不小心誤食, 會口腔局部腫痛刺麻。

食品藥物管理署說明, 姑婆芋又稱海芋、山芋、觀音蓮、天荷芋等, 姑婆芋塊莖外型與芋頭類似, 因此曾發生市民出遊摘回家誤食案例, 而誤食姑婆芋會有口、喉、胃等灼痛甚至死亡的風險。

姑婆芋的葉面為革質, 水珠並無法凝結, 且葉子呈廣卵形, 基部為心狀箭形。

芋頭葉面是絨質, 水滴會在葉面上形成水珠, 葉子為盾形, 且葉脈不明顯。

想要區分姑婆芋及芋頭, 可以拿水灑在葉子上以作辨別, 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 姑婆芋的葉面為革質, 水珠並無法凝結;而芋頭葉面是絨質, 水滴會在葉面上形成水珠。 除此之外, 姑婆芋葉子呈廣卵形, 基部為心狀箭形;芋頭葉子是盾形, 且葉脈不明顯。

外出遊玩時, 不要隨意摘取植物回家烹煮, 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若不小心將姑婆芋吃下肚導致中毒,

楊振昌主任建議可以先漱口, 後可以喝些冰牛奶或水稀釋以緩解不適, 但不適情況嚴重, 建議趕緊就醫, 以免耽誤救治時間。

細葉姑婆芋(學名:Alocasia macrorrhizos (L.) Schott &Endl.), 別名姑婆芋, 原產南美洲, 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