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歷代王朝為何都活不了300年?神秘的滅亡詛咒誰也逃脫不了

中國歷代封建王朝初期的統治者都曾想方設法用盡心血力圖使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家天下”萬世不朽, 但是無一例外都逃脫不掉兩三百年一次的改朝換代的命運。 這是問什麼呢?

秦朝建立大一統的封建帝國以來, 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 但是可歎的是秦二世而亡, 才統治了十幾年, 這個往日無比強盛的帝國就走向了毀滅。 自此以後, 中國的歷代封建王朝, 國祚很少有能超過300年的。

漢朝雖然統治了405年, 但中間也經歷了王莽之亂的分水嶺。 其餘像國力強大唐朝, 國祚289年, 經濟繁榮的宋朝320年, 明朝276年, 清朝267年。

自秦朝大一統以來, “封建制度”伴隨著中國的王朝興衰兩千餘年。 這是一段漫長的時光, 漫長到足矣用“恐怖”兩個字來形容。 封建制度下的帝國, 或者說君主, 兩千多年來都在不斷重複迴圈地做著一件事——中央集權。

以皇帝個人專制為表現形式的中央集權有其內在的不穩定性。 皇帝個人不可能總攬政事, 必然要通過一小部分人控制龐大的國家機器。 這些圍繞在皇帝身邊的人, 欺上瞞下, 貪污腐敗, 極力擴充勢力範圍, 他們是封建社會政治不穩定的根源。 歷史上無數次党爭、宦官專權、外戚干政、權臣壓主的歷史就是明證。

當一部分人的權力過大, 有礙皇權的行使時, 皇帝又會利用另一部分人的勢力搗毀之。 這就埋下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團。

從秦朝的焚書坑儒, 到隋唐的科舉考試, 明朝的八股取試, 清朝的文字獄, 中央集權一步步加強思想的控制, 使得為官當政者都是封建社會培養出的木偶。 呆板、腐化、千人一面, 思想僵化, 沒有創新, 社會、文化的發展受到抑制。 所以, 中央集權在我國古代是不可能長期穩定運行的。

中央集權下的小農經濟, 造成土地煎兼併盛行。 土地兼併導致國家用來徵稅的農田越來越少, 徵稅的農田少了意味著國家的稅收減少。 國家的稅收減少意味著財政費用入不敷出, 供養不起軍隊, 導致軍隊戰鬥力削弱。 這樣一來, 一旦爆發戰事, 國家就會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 國家不能鎮壓叛亂, 那麼這種動亂就會越來越大, 大到政府的力量已經不足以去提供解決的方案了。 大地主們完完全全成了守財奴, 坐視這個國家的存亡了。 而對於那些失去土地的反叛者來說,

他們期待著一場毀滅性的大動亂, 期待著亂世過後的重新洗牌。 國家能不滅亡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