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趙匡胤發明一樣東西,用了兩根竹子,直接影響了兩個王朝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有許多古代的發明令現代人都歎為觀止, 其中也有一些另類而且鮮為人知的小發明。 古代皇帝中也不乏有趣的聰明者, 其中有的甚至還是發明家。

常看古裝劇的人就會發現宋朝官員頭上都會戴著長翅帽(有兩根長翅的帽子)!而它的發明者就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

在說長翅帽之前還得先說一種帽子, 不是綠帽, 而是烏紗帽。 烏紗帽原是民間常見的一種便帽, 但作為正式管帽, 則始于隋朝, 烏紗帽在官員上朝時戴, 平時不必戴, 有點像今天的某些行業著裝。

趙匡胤為何要發明這麼長翅帽呢?原來, 趙匡胤登基後, 很不放心當年一起打天下的手足, 尤其討厭朝堂交頭接耳, 議論朝政。 之前杯酒釋兵權就可見一斑了。

一天, 趙匡胤上早朝, 在聽取某大臣奏章時, 發現幾個大臣很隨意地在下面交頭接耳, 全然不顧朝堂上應遵守的起碼規矩。 趙匡胤心裡有點惱火, 但仍不露聲色, 並沒有當場發作點名批評。

退朝後, 趙匡胤很快就想出個辦法, 傳旨屬官在烏紗帽後面分別加上長翅。 長翅用鐵片、竹篾做骨架。 一頂帽子兩邊鐵翅各穿出一尺多(以後越來越長)。 戴上它, 官員只能面對面交談, 要並排坐著談就困難了。 從此大臣上朝, 也就很難排列在一起交頭接耳了, 朝堂之風為之一新。

關於長翅帽, 還有一個有趣的段子:

一天, 宋朝宰相寇准裝作書生微服私訪, 和一位老人家說話時, 老頭子對寇准又是卑躬屈膝,, 又是跪拜迎送。 寇准很奇怪他的舉動,

明明自己都便裝出行了, 為何他好像認出來了一樣, 於是故意發問:“老先生, 我是一介書生, 你不用這麼客氣。 ”

老頭子笑著說:“怎敢, 你可是朝廷的命官啊!”寇准一聽大吃一驚, “我和你從沒見過面, 怎麼說我是朝廷命官呢?”老頭子指著前面那條小巷子說到:“剛才你經過那小巷子的時候,

側身還很小心, 生怕帽子被碰到。 要不是經常戴長翅帽的人, 怎麼會養成這樣的習慣?”寇准聽後佩服不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