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孫權是哪裡人、怎麼稱的王、什麼時機稱的帝?很多事你可能忽略了

十八統領萬兜鍪, 北伐曹操西抗劉。

刀光劍影三國事, 能少英雄孫仲謀?

在三國時期, 人們更關注的是劉備和曹操兩派, 而對於孫權這邊的事經常會被忽略,

現在再普及一下。 寶哥將孫權的大事件都用黑體字標注出來, 大家看看你是不是都忽略了呢?

孫權出生于西元182年, 吳郡富春人, 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富陽人。 西元200年, 哥哥孫策去逝, 孫權開始統領江東, 由於他知人善用, 江東人才濟濟, 經濟繁榮, 東吳一片繁榮昌盛。

西元216年, 曹操被封為魏王。 劉備緊隨其後, 於219年也自立為王。

西元220年, 曹操去逝, 曹丕登基稱帝。 劉備不甘示弱, 於221年也稱了皇帝。

按我們的感覺, 孫權也應該迎頭趕上, 與他們並駕齊驅才對吧。 但其實不然。

先說稱王的事, 孫權並不是自己稱的王, 而是在西元222年(炸彈年), 身為皇帝的曹丕為了拉攏孫權, 給孫權封為了吳王。 感覺孫權是叔叔輩的,

被侄子輩的曹丕封王, 好像有點怪怪的。 其實這時的孫權只有40歲, 而曹丕已經35歲了, 孫權只比曹丕大五歲。 也就是說, 這倆人才是同輩的, 同屬於那個世紀的八0後。

再說稱帝的事, 孫權是在西元229年才稱的帝, 比劉備稱帝的時間整整晚了八年。 所以, 三國並不是大家印象中那樣同時產生的。

西元234年, 孫權響應諸葛亮的北伐號召, 最後一次御駕親征, 率軍圍攻合肥新城, 結果被同樣御駕親征的魏明帝曹睿打敗, 退回東吳。 這一次算是敗給侄子輩的了。

西元252年, 孫權病逝, 享年70歲, 當皇帝當了23年, 是三國時期的統治者中活得最久的。

孫權死後, 吳國的第二任皇帝是誰?有沒有一點迷糊。 公佈答案, 繼位的是孫權最小的兒子, 第七子孫亮。

再有, 孫權所建立的吳國, 是三國裡面建國時間最長的。 魏國46年, 蜀漢42年, 而東吳是51年。 吳國是在魏國被滅14年後才滅的國, 是不是跟印象當中又有些差異呢?

最後講一個孫權的故事, 西元212年, 魏吳發生濡須之戰, 孫權曾親自坐大船到魏軍的水寨前。 曹操看到是孫權來了, 下令萬箭齊發, 結果箭射到船上, 使船都向一側傾斜了。 孫權下令掉轉船頭, 使“箭勻船平”, 然後安然離開。

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因為這個故事羅貫中肯定也看到了, 所以才有了《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