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新帝王莽:黨同伐異,篡漢立新

王莽能有今天, 全是他克己修德, 用行動贏來的。 所以, 他當了一人之上, 萬人之下的大司馬, 不僅沒有飛揚跋扈, 甚至還比以前更嚴格要求自己。 他得到的賞賜和俸祿都用來禮遇賢良, 而自己更加儉約。 王莽的夫人接待貴客時, 竟然穿著普通的布衣, 被人誤會為奴婢。 不過這次王莽的苦心還沒生效, 就被趕下了台。

西元前7年, 縱欲過度的漢成帝暴斃, 因無子, 就由定陶王劉欣即位, 既漢哀帝。 哀帝乃是漢元帝的孫子, 元帝的寵妃傅昭儀是他的祖母, 他的皇后是傅昭儀的從弟之女。 哀帝上臺後, 他的外戚祖母傅家和母親丁家就與王氏爭權, 哀帝也痛恨王氏專權, 就對他們進行打壓。 這樣王莽不得不辭職隱退, 就回到封地新野。 不過王氏專權近30年, 勢力極大, 哀帝也無法徹底剷除, 太皇太后王政君也只是退隱後宮, 暫不理事。 也正是因為她的地位穩固,

才給了王莽重新回朝廷的機會。

王莽回到新野後, 並沒有灰心, 繼續結交賢士, 勤儉自律, 以便博取聲望, 伺機再起。 在這期間, 王莽一直關注朝廷動向, 尋找回京的機會。 他的次子王獲誤殺了一個家奴, 這居然讓王莽看到了機會。 他狠心地逼兒子自殺為奴婢償命,

以此來博取民心。 果然, 此事經過王莽黨羽的宣傳, 震驚朝野。 許多大臣有感于王莽的正義無私, 上書哀帝, 為他請命。 元壽元年, 在眾臣的呼籲下, 王莽以給太皇太后侍疾之名, 重回了長安。 一年後, 哀帝病逝, 無子。 臨終前, 他將大權及玉璽都交給自己的男寵, 大司馬董賢。 可董賢無能, 哀帝一死他什麼也不會做。 結果71歲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再次揚威, 她從董賢手中奪到傳國玉璽, 又逼得董賢自殺, 然後將漢王朝的軍政大權都交給了王莽, 自己退居幕後攝政。 這樣, 45歲的王莽走上了專政之路。

王莽在董賢死後就重新當上了大司馬, 由於長期以來積累的聲望, 他得到了許多朝中大臣的支持, 這樣, 王莽很快地掌握了朝中大權。

因為哀帝無子嗣, 漢元帝的孫子 中山王劉興的兒子劉萁子與他的血緣最近, 就繼承了皇位, 劉萁子繼位時, 改名劉衍, 即漢平帝。 劉衍8歲稱帝, 年幼體弱, 自然是王莽專權最理想的皇帝。 王莽為了達到長期專權的目的, 他不准平帝的母親衛氏等人入京, 從而徹底孤立了小皇帝, 他對其他外戚也不放過。 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曾殘酷殺害皇子, 以致成帝無子嗣, 而哀帝的皇后傅氏驕奢跋扈。 王莽以此為由, 逼得她們自殺, 然後又將丁氏 傅氏兩家外戚趕出了京城。 這樣, 王莽徹底掌控了大權, 朝中都是他的黨羽, 他從此再無敵手。

王莽的野心也不再掩飾, 他開始不斷地要求皇太后賜給自己尊貴的封號。 元始元年, 王莽被封為“安漢公”,

為了使自己的地位更穩固, 元始3年, 王莽逼使12歲的平帝劉衍娶了自己15歲的女兒為皇后, 這樣, 王莽就有了國丈的身份, 自然更加尊貴, 他又想要更高的稱號, 為自己篡權奠定基礎。 西元4年, 王莽獲得了“宰衡”的封號, 位居所有諸侯王公之上, 他還命禦史為自己刻了一枚“宰衡太傅大司馬”的印章以顯示尊榮。

王莽的野心越來越大, 篡位的企圖更加明顯, 這些都引起了逐漸長大的皇帝不滿。 王莽察覺了平帝的不滿, 就對他動了殺心。 西元5年臘月, 王莽毒死了年僅14歲的小皇帝劉衍。 王莽本打算篡漢自立, 但感覺時機還不成熟, 就決定在立一個傀儡皇帝。 於是他擁立了2歲的孺子嬰為太子, 自稱“攝皇帝”, 代太子處理朝政, 他的排場儀仗于皇帝無異。 此時,王莽的野心已經路人皆知。不過他的羽翼已豐,年邁的太皇太后也拿他沒辦法了。從居攝元年起,東郡太守 長安人趙明等先後起兵反莽,但都被王莽鎮壓下去了。到了居攝三年,王莽覺得改朝換代的時機成熟了,就決定代漢自立。

王莽為了讓自己稱帝名正言順,費勁了心思。他先將居攝三年改為初始元年,以便去掉“攝皇帝”的“攝”字。接著他又認為,要想讓天下人認同自己稱帝是天命所歸,就需要有符命。所謂“符命”,就是編造“天符之命”,或者“聖王受命之符”。於是,各地的政治投機分子紛紛製造符端來討好王莽。其中有一個無賴叫哀章,他偽造了兩個銅匾,一個刻上“天帝行璽金匾圖”一個刻上“赤帝行璽某傳予黃金金策書”。這個“赤帝某”就是指斬蛇起義的汗高帝劉邦,而“皇帝”就是指王莽,意思就是天帝和汗高帝劉邦傳位給王莽。哀章將這兩個銅匾送給王莽,王莽如獲至寶,於是光明正大地逼5歲的孺子嬰禪位給自己,宣佈代漢自立。由此,54歲的王莽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他改國號為“新”,尊年邁的汗室太皇太后王政君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還改長安為常安。

未完待續..............................................

想看更多古代皇帝們的故事,別忘了要關注我哦

此時,王莽的野心已經路人皆知。不過他的羽翼已豐,年邁的太皇太后也拿他沒辦法了。從居攝元年起,東郡太守 長安人趙明等先後起兵反莽,但都被王莽鎮壓下去了。到了居攝三年,王莽覺得改朝換代的時機成熟了,就決定代漢自立。

王莽為了讓自己稱帝名正言順,費勁了心思。他先將居攝三年改為初始元年,以便去掉“攝皇帝”的“攝”字。接著他又認為,要想讓天下人認同自己稱帝是天命所歸,就需要有符命。所謂“符命”,就是編造“天符之命”,或者“聖王受命之符”。於是,各地的政治投機分子紛紛製造符端來討好王莽。其中有一個無賴叫哀章,他偽造了兩個銅匾,一個刻上“天帝行璽金匾圖”一個刻上“赤帝行璽某傳予黃金金策書”。這個“赤帝某”就是指斬蛇起義的汗高帝劉邦,而“皇帝”就是指王莽,意思就是天帝和汗高帝劉邦傳位給王莽。哀章將這兩個銅匾送給王莽,王莽如獲至寶,於是光明正大地逼5歲的孺子嬰禪位給自己,宣佈代漢自立。由此,54歲的王莽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他改國號為“新”,尊年邁的汗室太皇太后王政君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還改長安為常安。

未完待續..............................................

想看更多古代皇帝們的故事,別忘了要關注我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