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熊孩子”之過,家長責無旁貸

近日, 江西萍鄉蘆溪的瓜農曾先生遇到了紮心的事, 原本想趁著端午節賣個好價錢, 可是前兩天他的西瓜大棚慘遭毒手, 9000多斤西瓜僅僅被四個“熊孩子”踩的一塌糊塗。 用曾先生的話說:“豬都不能吃了”。 不僅如此, 當他進入大棚發現玩的歡脫的“熊孩子”, 正在“花樣”踩西瓜的時候, 心痛不已。

實際上, 生活中這樣的熊孩子“比比皆是”。 筆者鄰家小朋友就是這樣的“混世魔王”, 不但賴到別人家裡玩還要拿走人家的全球限量版玩具, 而且看見樓下睡覺的小博美上去一腳就踢飛。 “調皮搗蛋”的方式真可謂是千奇百怪,

每次一出現都是“人見人怕”能躲則躲。 說到這, 熊孩子的父母總是以“孩子小, 不懂事”來搪塞, 卻並未對自家孩子批評教育。

不得不說, 孩子之過, 家長責無旁貸。 教育的失敗, 對於孩子來說, 是極端不負責。 家長們可曾想過, 今天的一句“孩子小, 不懂事”縱容了孩子的放肆與無法無天。 一旦孩子長大, 社會將不會縱容這一切。 這樣的“言傳身教”, 導致孩子一犯錯, 家長就出現擺平。 有個“好爹”萬事不愁, 他們對“享受”覺得順理成章, 覺得“規矩”只是一個噱頭, 只要他們想要就能得到。 當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步入社會, 藐視道德, 無視法律, 把一切無道德、無法律的事情看成勇敢者的遊戲, 將極為危險。

作為家長, 如何不去誤導、鬆懈引導?一方面,

引導孩子建立自我效能, 塑造童年清單。 更多關注孩子的習慣、心態、技能、身心健康。 比如:做家務。 哈弗格蘭特研究發現:人生的幸福, 來自於愛, 學會愛自己, 更要愛別人。 另一方面, 家長應注重孩子培養價值觀、樹立是非觀、增強道德感。 言傳身教做好榜樣的標杆, 時刻激勵孩子。 同時, 家長要做好試錯教育。 在生活中, 家長應適當的讓孩子去體驗失敗的感受, 讓孩子懂得失敗只是成功的一次“暫停”, 坦然面對不斷突破才能展翅高飛。

教育是教給孩子一點工具, 尋找夢想, 即使失敗也不會氣餒, 即使成功也要謙虛。 “熊孩子”之過, 家長責無旁貸, 在正確引導的同時更要保持耐心和理解。 教育是一項系統性工程, 家長們準備好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