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機器人來搶飯碗?不妨淡然些

“未來十年, 翻譯、簡單的新聞報導、保安、銷售、客服等領域的人, 將約有90%會被人工智慧全部或部分取代。 ”近日, 創新工廠董事長、創業教父李開複, 在中泰證券資本市場年會上發表了公開演講, 作出驚天預言:未來以下的工作將全面被人工智慧替代。

比如說識別人臉, 比如說做一些識別語音、識別手寫的字, 還有一些依靠大量資料的工作, 比如說翻譯, 這些人都沒戲了, 機器會全面超過人類。 還有助理、保安、司機等, 無人駕駛一出來, 90%的人口都要失業。

“喂, 如此說來以後你們做媒體的也要失業了?”有人問筆者。

“如果文章全部是機器人寫的, 電視節目全部是機器人主持的, 新聞播報是機器人的聲音, 你愛不愛看, 愛不愛聽?”

“嗯, 也許會看一部分, 新鮮感過去後, 肯定覺得乏味, 因為他們不是真人。 ”

“那就好了, 真人做的東西也許效率不如機器人高, 還會出錯, 但人的本性就喜歡真的東西, 更何況聽歌尚須愛聽真唱的, 你假唱觀眾就不舒服, 會把你轟下臺。 ”

機器人做節目即便做出了“情感”, 你的全身會不會泛起雞皮疙瘩?機器人即便做出了“深度”報導, 你感覺是不是像嘴巴裡被塞進了塑膠粒子?當然, 機器人有機器人的優勢。 2014年3月17日, 美國洛杉磯發生4.4級地震, 《洛杉磯時報》的相關報導從撰寫到發佈僅用3分鐘。 誰幹得怎麼快?機器人。

其實, 人類歷史一直進行著機器替代人工的步伐, 只不過有時慢些, 有時快些, 現在更快了。 在當代, 把工業化、自動化、數位化或一切新科技的反對者稱為“盧德分子”。 何為“盧德分子”?據稱, 1812年的時候, 當自動織補襪機可以代替人工, 英國一個叫盧德的工人, 認為機器搶了他的飯碗,

人類將越來越沒有活可幹, 把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 他砸了機器, 並號召所有工人去上街遊行, 可是一百年過去了, 兩百年過去了, 大家沒有失業, 並且收入越來越高。

近年來, 富士康已經利用機器人技術, 將昆山工廠的員工人數從11萬減少到5萬, 用機器人替代生產工人。 但是, 該公司依然在不停地招兵買馬。 2017年擬招聘1.2萬名高校畢業生和6000名中專技校畢業生。

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台銘近日在深圳表示, 此次招聘計畫反映了富士康轉型升級的需求。 他說, 實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在向智慧製造轉型的過程中, 富士康將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投資, 尤其是人才方面的投入力度。

就以富士康為例,

保安的崗位也會越來越多地讓位于機器人。 富士康10萬人的工廠不用卡, 靠臉就可以刷進去了, 這樣的威力, 能力再強的保安也不可能做到。

但是, 認為機器人無所不能, 未免太過天真。 1986年, 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 現場搶救人員大批死亡, 於是從日本請來機器人進入危險區域, 不料機器人在高輻射下失能, 於是只能重新靠人力救援。 或許你會說, 機器人技術早已今非昔比。 但是, 日本媒體給出的最新報導稱, 東京電力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反應堆安全殼內投放的去除堆積物的機器人, 預計能堅持2小時, 進去僅1個小時就罷工了。

所以, 機器人畢竟是機器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