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德國可以從俄羅斯手裡索回柯尼斯堡(加里寧格勒)嗎?

加里寧格勒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迄今仍然存在著領土爭議的地區, 加里寧格勒的歸屬便是一例。 儘管俄羅斯人控制這一地域的時間已超過七十年,

但它原來的主人德國卻從來沒想把這片土地徹底忘記。 這裡是七橋問題和歐拉一同享譽世界的起點, 也是伊曼努爾·康得的故鄉, 無數德國學者曾在這裡留下自己的蹤跡。 但是當今的德國政府, 卻從來沒有公開表示過, 想要索回這片他們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失去的土地。

波茨坦的未決問題

納粹俘虜

1945年, 經過激烈的戰鬥, 柯尼斯堡被蘇聯完全掌控, 在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于西席林霍夫宮舉行的波茨坦和平會議上, 美國、蘇聯和英國的三大巨頭決定了東普魯士柯尼斯堡的命運。

《波茨坦協定》明確寫到:在波蘭西部邊界最後劃定前, 德國前東部領土, 即自史溫曼德(今希維諾烏伊希切)以西的波羅的海沿奧得河至尼斯河西段匯流處, 再沿西尼斯河到捷克斯洛伐克邊界, 包括本會議決定不歸蘇聯管轄的一部分東普魯士領土和前但澤(今格但斯克)自由市區域, 均由波蘭政府管轄。 柯尼斯堡(今加里寧格勒, 以後稱加里寧格勒)及其鄰近地區劃歸蘇聯,

最終邊界仍待專家研究。

租用五十年

在當前的德國有一種論調, 這種論調的支持者認為, 《波茨坦協定》中提到的所謂將加里寧格勒交給蘇聯, 其實隱藏著長期租借的意味, 還有人繪聲繪色地指出了租借的期限——50年。 基於這一認識, 許多人迄今仍然執著的試圖在波茨坦協定有關的內容中找出影射租借的內容。 當然, 他們的努力失敗了, 波茨坦和平會議保留的所有資料都印證了杜魯門和邱吉爾不反對蘇聯併入加里寧格勒的行為。

過去的加里寧格勒

戈巴契夫的買賣

有關戈巴契夫試圖拿加里寧格勒做交易的消息, 是由立陶宛學者首先曝光的。 立陶宛人把研究成果賣給了德國人, 於是這則資訊被德國明鏡雜誌刊出。 在蘇聯國家動盪的上世紀末, 時任蘇聯總統的米哈伊爾·戈巴契夫曾派其特使格裡·巴騰寧(Geli Batenin)將軍和德國政府進行直接談判。 談判的主題是蘇聯向德國交還加里寧格勒, 德國則向蘇聯提供優惠貸款以發展經濟。 據稱, 德國政府最終拒絕了蘇聯的建議。

他們的理由是:如果蘇聯實在沒有發展經濟的能力, 那是蘇聯自己的事, 德國沒有多餘的錢借給他們。

政治家的沉默

政客們或許忘了, 1946年8月16日, 當波茨坦會議結束之後, 波蘭和蘇聯共同簽署了一份名為《關於蘇波邊界》的補充協定。 協議規定, 按照蘇聯和波蘭兩國達成的一致, 加里寧格勒和加里寧格勒州, 應於1946年不加任何條件和限制的成為蘇聯的組成部分。 而東普魯士的其餘領土, 蘇聯交給了波蘭, 東普魯士就這樣被瓜分了。

德國人的想法

近些年來, 因為害怕引起歐洲盟友的不滿, 激起對第三帝國的回憶, 德國政府從來沒有發佈過一條涉及到加里甯格勒未來命運的聲明。 但是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部分黨員, 卻通過格式各樣的聲明,提及到他們對加里寧格勒這一仍然存在爭議的土地的看法。部分德國人認為,加里寧格勒從本質上講是德國人的土地。將其和德國合併,是歷史大勢所趨。但在當前的德國民眾當中,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的觀點沒有獲得足夠多的支持,在2016年進行的德國地方選舉當中,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遭受重大失敗。

今日加里寧格勒

三個理由

到目前為止,支持德國與加里寧格勒統一的德國人提出了合併的三個理由:其一,是波茨坦協定當中並不存在的五十年租期;其二,是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曾經的支持;最後,就是其他國家政治家的贊同。但到目前為止,德國政府也沒有發佈任何的官方表態。

卻通過格式各樣的聲明,提及到他們對加里寧格勒這一仍然存在爭議的土地的看法。部分德國人認為,加里寧格勒從本質上講是德國人的土地。將其和德國合併,是歷史大勢所趨。但在當前的德國民眾當中,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的觀點沒有獲得足夠多的支持,在2016年進行的德國地方選舉當中,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遭受重大失敗。

今日加里寧格勒

三個理由

到目前為止,支持德國與加里寧格勒統一的德國人提出了合併的三個理由:其一,是波茨坦協定當中並不存在的五十年租期;其二,是蘇聯總統戈巴契夫曾經的支持;最後,就是其他國家政治家的贊同。但到目前為止,德國政府也沒有發佈任何的官方表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